作者文章归档:胡玉坤

公共卫生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
厘清“青少年”和“青年”概念的分野——国际政策举措与中国实证依据
中国性健康教育须与时代同步
中国的学校性健康教育肇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艾滋病时疫的来袭和蔓延无疑起了举足轻重的助推作用。自那时以来,性教育干预不仅在各级校园延伸、拓展并进而遍地开花,而且也在城市校外青年尤其是脆弱人群中播下了种子[①]。历史翻过了20多个年头,性教育辩论的聚焦已由提供与否转为提供什么以及如何提供等议题。尽管这些年迈出的步子令人鼓舞,但迄今为止无论政策抑或实践莫不差强人意,系统化性教育体系的匮缺毋庸置疑致使中国性健康教育远远滞后于中国青年尤其是少男少女多样化的复杂需求。
伴随改革与开放的双重变奏...
风雨兼程的艰难探索——促进中国青年性与生殖健康的干预
风雨兼程的艰难探索
——促进中国青年性与生殖健康的干预①
胡玉坤、刘爽
摘要: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与改革开放相伴生并逐渐浮出水面的中国青年性与生殖健康危机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中国政...
中国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问题亟待纳入政策议程
理解青年亚文化是有效赋权年轻人的关键
时代不同了,“80后”和“90后”中国青年不单在兴趣爱好、娱乐休闲及生活方式方面与其父母一代迥然有别,新生代青年在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及情感表达等精神层面上亦与后者大异其趣。在全球化时代生成的青年亚文化(youth subculture),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甚至有悖于社会的主流文化,这在世界各地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不管成年人是否接受,青少年和青年人有自己偏好的音乐、电视、电影、时尚。一些人对歌星、影星、球星等偶像的追捧、膜拜甚至到了成年人难以理喻的境地。
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青年性文化...
性与生殖健康的青年友好服务--——国际理念与中国探索
青年友好服务(youth-friendly services)和青少年友好服务(adolescent friendly services),皆可称为“亲青”服务,是新近十多年国际上逐渐达成共识并付诸实践的一种创新性的医疗保健干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计生联盟(IPPF)、Pathfinder International、Engender Health及FHI等知名国际健康机构先后都提出过青少年或青年友好服务的框架。
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青少年友好服务特征主要包括以下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