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玉坤

胡玉坤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莱特学者(2013-2014年),兼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兼职副教授、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妇女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中国妇女研究会理事、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学会妇女/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担任过若干国际发展机构的社会性别咨询专家或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性别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生殖健康;农村妇女发展;老年社会工作等。主要专著和译著有:《人口、健康与发展:全球化视阈与本土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社会性别与生态文明》(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60年的变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中国北方的社会性别与权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及《生育健康研究与促进》(合著,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等。
评论
6 views
在我们迎来了低生育率,尤其是13亿人口日之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激起了学界新一轮的讨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虽然不是初露端倪的问题,但重新予以审视也势所必然。
一、历史回眸
人类对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探寻源远流长。晚近的缘起可以追溯到马尔萨斯毁誉不一的《人口原理》。但世界范围内对人口、环境与发展兴趣的彰显,可以说出现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地经济、政治、生态及文化迅速重构的背景之下。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先亮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旗帜。继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里...
后殖民研究中的女权主义思潮
评论
6 views
[内容摘要] 女权主义后殖民研究滥觞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后在西方学术界赢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后殖民研究中,女权主义者的社会位置,尤其是她们客居异国的主体性造就了其独特的理论视界。也就是说,后殖民女权主义者力图寻求一种跨文化的空间和话语来张扬第三世界妇女的理论、实践和主体性。因此,女性主义后殖民研究不仅致力于质疑和挑战主流后殖民理论和欧美女性主义理论,而且也倾力于建构其自身的阐释视领和话语体系。本文旨在对后殖民女性主义研究的主要内容、理论动向及其影响作一粗浅的梳理。
[关键词] 后殖民研究 女权主义
Abstract:Feminist postcolonial s...
气候变化阴影里的中国农村妇女
评论
6 views
一、 无法忽视的“脆弱性”
气候变暖引发的全球气候危机正成为威胁全人类的一个严峻挑战。干旱、风暴、洪水、冰川融化及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导致的各种灾害不仅愈来愈频繁,而且也越来越严重。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世界性气候危机面前,谁在其减缓和适应的过程中最为脆弱以及如何使这个脆弱人群参与其中,正成为国际学术界和政策圈关注的一个焦点。
气候变化在地方层面有多样化的复杂影响。一些原本就很脆弱的边缘化人群首当其冲受到了更大冲击,同时他们也最无能力或机会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这点逐渐在各种学术和...
政治、身份认同与知识生产--嵌入权力之中的乡村田野研究
评论
编辑推荐
12 views
国家、市场与中国农村妇女的经济参与
评论
4 views
村落视野中的人口“数字游戏”及其省思
评论
9 views
村落视野中的人口“数字游戏”及其省思
...
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无法规避的挑战
评论
9 views
疾病负担、结构性挑战与政策抉择--全球化图景下中国农村妇女的健康问题
评论
10 views
疾病负担、结构性挑战与政策抉择
——全球化图景下中国农村妇女的健康问题
胡玉坤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摘要:本文旨在从社会性别视角考察全球化时代图景下我国农村妇女的主要疾病负担和未来政策选择。研究揭示,无论留守还是外出务工者,农村妇女面临着多重严峻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危机。从全球化的角度来审视,我们得以洞察妇女不健康/患病的制度性和结构性障碍。种种证据表明,农村妇女这个弱势人群健康的保护和促进,归根到底是政治化的过程而不只是个技术问题。惟其如此,只有消除...
社会性别与艾滋病--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个案
评论
编辑推荐
12 views
转型期中国的“三农”危机与社会性别问题--基于全球化视角的探究
评论
21 views
转型期中国的“三农”危机与社会性别问题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