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鑫

学生~

资本主义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这没有讲到流通,与资本主义对“财富”“价值”的定义不同。(动态的辩证的意义——资本的租金分析、通用性和专用性分析、市场博弈力量分析、虚拟资本、未来资本、社会化资本主义,而不是只就一方面的分析。经济本来就是系统工程。)这就归结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前提:强大的计划理性,即中央委员会的“正确”的调拨来替代随机的市场行为,从而创造大于市场主义的价值。还有一点,马克思认为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即他的所在的时期,是资本雇佣劳动的时期,而资本总在尽量的滚雪球,因此,有剥削...

Read more

中国人文化基因中法治的逻辑根基


我认为中国人是很有“契约”观念的,可以类似于“法”。只是这个“秩序”不一定是成文的,或明着可以摆到桌面上说的,或者能够向西方的法治一样,来用成文的明文的程序法来实现,而是“潜规则”。中国人有个“常识”(在中国人眼里,“常识”不是西方人认为的书上写的,法律文本规定的,而是“潜规则”):我要是能打过你,我现在就不会让你欺负。这就是一套“秩序”——1.我现在实力弱小,在双方力量较量...

Read more

一些关于政治学的思考


1.选民(不包括不同意者,“持股者都是同意该企业家的选民——流动性,不是强买强卖”)、政治家与政府的双重代理关系——政治合法性。

2.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公务员法与现实的公务员的选用——管理的公共部分的悲哀——企业也才存在这一问题,但企业可以在强力且较直接的外部竞争的压力下使公共收益内化(私有化),因此而实现目标控制MBO。(可见文章“企业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3.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相似性:项目(产品设计)-融资-经营-管理(人力、财务、营...

Read more

“人力资源管理”的使命


“人力资源管理”的使命

    当国家历经了“人力大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也该到了管理立国的时候。这是英美等国给我们的经验,但我们还是在客观与主观的历史上艰难的走过了一段,也可能继续走下去,不知悔改,这是可怕的!!!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力管理成了突出的问题。在中国这个想复兴的国家,而且人力管理存在最邋遢和最紧迫的问题。现在的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古老的“人才观念”和现在的考...

Read more

通往自我奴役和超我解放之路——自我剖析与重建


通往自我奴役和超我解放之路——自我剖析与重建

理性分明注视着人的存在,但不是理性的光照所注,而是那内外包围着这光柱的黑暗的关联域,它可感而不可说。”(《诗人哲学家》“论无数的瞬息兼论诗人哲学家的命运”张志扬 P492  1987年12月第1版)

                       ...

Read more

灵与肉的分离:意识的操纵


  灵与肉的分离:意识的操纵

  ——对小说《Gone with the wind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和电视剧《蜗居》的一些分析,来体现后工业化社会的人的思想层面的一些片段

  我在《通往自我奴役与超我自由之路》一文中谈到,人通过超越自我的意识建构,而进行重新建构,从而达到对低一级的所有建构的解构;这就实现了哲学之我,,也就得到了它给你带来的自由操纵。政治学上不可不提的马基雅维利讲过:目的是为手段服务的。这就是一个人的自由操纵的最真实写照。而上文提到的“重新建构”,其实是“目的因”的建构。我在《关于世...

Read more

关于世界的组合力的价值知识——对《认知与决策》课程(张富昌老师)的一些问题或观点(价值知识)


我认为世界是一个个组合力系统的组合;这个组合力系统的组合是按世界自为的价值系统组合的;关键在这个“力”字上,它是对世界自为的价值系统的“有形化”描述。再者,此处的“价值知识”是指这些观点没有经过证据的证实,但是,若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观点,应该予以承认,因为它有被证伪的可能性。

         1.信息在大脑中的加工过程和处理结构的“先验性”中,存储、删除、潜存在、调用,这些只是信息的...

Read more

偶窥《蜗居》评


从中我发现公共经济学中的公共利益如果选错了载体——公共产品,就让这些公共部门的合法性受到了动摇,甚至摧残。而且,其由于干预了私人领域,设计了一套市场规则——钱权的交易的市场化,使得公平从起点就受到摧毁。再就是,教育确实有问题啊,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经验,没有认知能力,大脑的评价机制不完善(因此才会发上那些悲剧)。还有,之前的规则破坏了社会评价系统,以至于整个社会是幽与明的,而幽的一面,才是社会,而明的一面是预测或者说是理念中的社会。其具有时间上的不统一性(反射性)(例如因为我们说社会是美好的,则预测以后会好的,会屈就于现在的痛苦);而且还有口...

Read more

在财政分权背景下,对我国地方政府行为的分析


  【摘要】通过对财政分权的逻辑分析,以政府“经济人”为前提假设,从行为主义和公共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出发,对我国地方政府行为,包括对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在财政行为方面进行分析。作者认为财政分权是政府治理的规范结构,也就是说制度孕育于其所在的文化之中。并且社会结构的设计是不完备的,也就是说有限理性限制了理性的发挥,且社会行为具有反射性自实现过程。任何制度设计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会通过“合理性迷思”来建立和巩固组织的合法性。而且运用现代企业组织模式——“事业部制&rdq...

Read more

从职业人到事业人:从中看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


现状:在企业战略之下,企业设计职位,招来人填充职位,然后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精心的招聘与选拔,企业给安排的培训,绩效管理,还有时髦的EAP,等等。

假若:我们从企业的经济性质与市场的经济性质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为什么在一定的均衡条件下(这牵涉市场方法和企业方法的均衡)不让每个人的事业共同组成企业呢。这样人力资源管理是另一番天地。现代的自由职业人就是这样做的,如个人做基金的,做设计的,做咨询的等等,他们的事业与企业的目标通过市场实现了个人事业和企业利润的双丰收。

我认为,这个要从我们对企业的经济学和计划经济学的研究入手,结合经济的社会过程,来找到这种结合点;我们至少能在企业内部,把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