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毕研韬

国际战略传播学会创始人。Founder of World Society for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中国“外宣”亟需脱胎换骨


毕研韬
 
这几年,中国虽投入巨资试图改善国家形象,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正面评价却持续下滑。笔者认为,中国政府应对此承担主要责任。且不论国内政治社会生态如何,中国的“对外宣传”观念僵化、手段陈旧,不仅不能承担起重塑国家形象的重任,甚至“外宣”自身已影响到中国形象。中国“外宣”亟需脱胎换骨。
 
在战略层面,中国亟需先进理论的指导。中国的对外传播至今还停留在“宣传”阶段,而“宣传”从“二战”时就已打上了“说教&...

Read more

国际战略传播学会宣告成立


国际战略传播学会(World Society for Strategic Communication)日前经香港特区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学会会刊(中英文)拟于2011年3月创刊。学会将专注于国际传播与政治传播中的战略战术研究。学会创始人毕研韬副教授一贯倡导“传播学是一门实战性极强的应用学科,是一种攻防兼备的谋略艺术。”
 
战略传播是指政府或组织为实现特定战略利益,动员协调各种资源,向特定目标受众传递信息、施加影响的过程。一般而言,战略传播以认知提升、形象塑造、身份建构、态度转变、价值认同、行为转化为战略目标。战略传播多用于国际博弈,但现在亦用于国内政...

Read more

谁解雪域风情?


谁解雪域风情?
——第三次藏区考察报告
 
毕研韬
 
2010年6-7月,笔者第三次进入藏区考察学习。此行历时27天,途径四川省、青海省、甘肃省和西藏自治区。此次考察的重点是藏传佛教,兼顾藏区政治与社会生态。途中参观的宗教场所有四川省亚青寺、白玉寺、德格印经院,青海省塔尔寺,甘肃省嘛呢寺,西藏自治区的大昭寺、小昭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布达拉宫、班禅夏宫,等等。
 
笔者多年来一直密切关注“西藏问题”。这次进入藏区的主要目标是了解“西藏问题”的实质:“西藏问题...

Read more

中国亟需政治传播学


中国亟需政治传播学的指导,这是中国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的迫切需要。但国内外都有论者认为,独特的政治生态决定了政治传播(学)在中国的地位。有人甚至认为,在中国,政治传播(学)将难以获得其在西方社会的殊胜地位。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我们既不能夸大中国政治生态的特殊性,也不能无视政治传播(学)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强大生命力。当然,要展示政治传播(学)的强大生命力,政治传播学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必须大胆突破思想藩篱、努力开阔思维空间。
 
一、何谓传播学
 
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事实上,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集中于社会信息如何引发预期的社会变化,从而实现传播者...

Read more

维基解密“中国词条”真假难辨 声称是中国政府文件


8月9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随着维基解密披露大量美军机密文件,这个美国泄密网站都泄露过哪些秘密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德国之声”中文网7日报道称,这个网站也下设了“中国”词条,其中曝光了很多据称是中国政府的内部文件。
《环球时报》记者在该网站看到,“中国”词条下有数十个文件链接,在这些文件中,很大一部分与所谓中国政府对媒体的审查有关。这似乎契合了维基自诩的“宣扬政府活动的透明”。它在一段时间内先后披露了与“绿坝”软件有关的数个文件,包括中国审查软件“绿坝&...

Read more

留美博士变身“恐怖分子”?


作者:毕研韬
 
4月15日,在美国史蒂文斯技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翟田田与一教授发生口角。当天,该校取消了翟田田的留学签证。次日,美国移民归化局正式批捕了翟田田并于第三天签发了递解令。至今,翟田田已被关押在纽约一家监狱内一个多月了。校方认为翟田田具有“恐怖分子”嫌疑。
 
“翟田田事件”令海内外华人深感震惊。美国法律究竟如何界定“言论自由”?只有言论而无行动可否被判为“恐怖分子”?美国方面为何至今没有知会中国领事馆?校方在接受中国媒体询问时为何不愿置评甚至...

Read more

中国能否收购《新闻周刊》?


毕研韬
 
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外都有华人鼓动中国人大胆出手,将美国人引以为豪的《新闻周刊》收入囊中。没错,中国人不差钱。但是,不差钱的中国人会有实力收购《新闻周刊》吗?笔者认为,对中国人而言,可否收购《新闻周刊》的主要考量不是经济因素,而是经营能力。
 
《新闻周刊》隶属华盛顿邮报集团。东家出售《新闻周刊》的表面原因是该刊连年亏损,且扭亏无望。但分析者认为,东家此举是要甩掉《新闻周刊》这个包袱,集中资源保住《华盛顿邮报》。57日,《新闻周刊》总编辑Jon Meacham撰文称,《新闻周刊》面临的困境是普遍存在的:商业环境的恶化...

Read more

“总体战”与国际博弈


作者:毕研韬
 
以“总体战”捍卫国家利益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但国内至今还有人简单地认为,“总体战”就是指陆、海、空、天、电五维战场的军事博弈;“总体战”只适于战争时期。事实上,“总体战”的本质是国家或民族间的总体力量对决,“总体战”早已是和平时期国际博弈的主要形式。
 
就战争而言,德国军事家埃里希··鲁登道夫说,“总体战不单单是军队的事,它直接涉及到参战国每个人的生活和精神。&rdqu...

Read more

《圣经》的本质与价值


作者:毕研韬
 
《圣经》究竟是什么?基督徒将其视为宗教经典,无神论者则视其为“精神鸦片”。笔者近几年业余研究各类宗教,对佛教、基督教涉猎较多。在下愚看来,《圣经》和其他宗教经典一样,都是维护传播者利益的工具。当然,为“合法化”(legitimate)其宗教,基督教也和其他宗教一样,都竭力将其教义包装成普世价值。
 
《圣经》在一定程度上宣扬犹太民族的“神圣地位”。《圣经》自始至终都在建立、维护上帝的权威,都在抨击“异端邪说”。《圣经》有不同的版本。天主教和基督新教...

Read more

如何推动全球华文大融合?/毕研韬


据报道,海峡两岸将建立“两岸辞汇云端数据库”,下愚对此大力支持。但笔者同时认为,仅有台海两岸合作是远远不够的,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两岸四地应携手推动全球华文大融合。
 
两岸辞汇的差异早已引起关注。虽然有些差异,如桌球/乒乓球计程车/出租车幼稚园/幼儿园等,并不妨碍交流,但某些词汇差异,如  “波萝/凤梨、“猕猴桃/奇异果摄护腺/前列腺,却常常让对岸人士不知所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