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毕研韬

国际战略传播学会创始人。Founder of World Society for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上帝也不能塞人耳目/毕研韬


八年前我在英国初学传播学时,曾有老师介绍说,布赖恩·麦克奈尔的《政治传播学引论》被誉为政治传播学《圣经》。然而今天,当我用心研读了荷兰作家G.英沃森夫人(G. Ingwersen)的《圣经里的故事》时,我却不得不心悦臣服:《圣经》本身才是政治传播学的殊胜经典。
 
在英国期间,我曾参加Coventry Cathedral Coventry Trinity Church共同组织的圣经学习班。期间,Kingdom HallJohn牧师每周开着老爷车亲自到我家中帮我学习《圣经》,我也常常参加教堂组织的各类活动。但由于自幼接受无神论教育,我一直未接受有神论...

Read more

抢救皮影艺术的民间艺人


 
 
我第一次观看中国皮影演出是在爱尔兰。2008年25日晚(当地时间),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中国研究院举办中国新年庆祝活动,邀请了北京百灵皮影剧团登台献艺。只有四个人的剧组现场表演、演唱、伴奏,让我亲身体验了中国皮影艺术的魅力。欣喜之下,我曾撰文介绍。
 
据考,我国皮影戏诞生于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时期(公元七世纪-八世纪)。有人称皮影为“比莎士比亚更早的戏剧,比卢米埃尔更早的电影,比猫王更摇滚的音乐”。德国大诗人歌德、英国喜剧演员卓别林都曾高度评价中国皮影戏。建国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都曾多次以皮影演出招待国内...

Read more

媒体阻碍世界和平?


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引发了国际舆论的警惕和指责,而这让部分中国人很不高兴。中国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络)上民族主义情绪急剧上升。有中国学者对英国《卫报》记者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的敌视主要是西方媒体煽动的。虽然笔者对此不敢苟同,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在某些中国精英人士眼里,新闻媒体不仅未能推动国际对话和世界和平,反而成为文化间交流的巨大障碍。
 
2009年世界新闻日前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声明指出,“媒体在促进对话、相互理解与和解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他认为,“媒体能够挑战人们对其他文化、宗教和民族根深蒂固的偏见。”联合国教科文组...

Read more

国际博弈讲究“期望管理”


 

毕研韬
 
 
某西方政治哲学家曾断言,当今时代的大多数战争是通过传媒进行的。虽然马歇尔·麦克卢汉主张“媒介即讯息”,但归根结底,新闻媒体还主要发挥“信道”作用。所以更准确地说,当今时代的国际博弈主要体现为信息互动。正因为如此,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今后的时代,控制世界的国家将不是靠军事,而是信息能力走在前面的国家
 
无论是国内管治还是全球治理,“期望管理”都是政治战略的核心。在国际层面上,期望管理不仅事关国家形象塑造,更直接影响国际环境变化和...

Read more

声明:毕研韬不是“晨曦歌者”“毕研滔”


(博讯北京时间2010年2月25日 首发)

网文“走自己的路,也要听听别人怎么说”的署名作者是“晨曦歌者”,而有评者误认为“晨曦歌者”就是毕研韬。本人声明:毕研韬不是“晨曦歌者”。
 
某电子期刊曾收入一篇关于中国传媒现状的调查报告,署名“毕研滔”。本人已向编辑者声明:毕研韬不是“毕研滔”,不认识也没听说过“毕研滔”。
 
海外某新闻网站曾发表一篇关于新疆问题的评论,署名“毕研韬&...

Read more

爱尔兰科克市举办中国新年晚会


 

218日晚,爱尔兰科克市在市政厅隆重举办中国新年晚会。爱尔兰国立科克考大学中国研究院和上海大学艺术团的师生们联袂演出,共同揭示中国春节文化的深邃内涵。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化正在坚定地走进全球每个角落。2008年,我在科克市亲历的第一个春节晚会是在科克大学古朴典雅的大礼堂举行的。从2009年起,这一年一度的新年晚会便转移到市政厅举行,中国新年晚会也成为当地人的重要话题。自我去年再返科克,我的房东已无数次向我提起2009年的中国新年晚会,每次都是啧啧称赞!
 
爱尔兰科克与中国上海是友好城市,科克大学亚洲研究院与上海大学是合作伙伴...

Read more

关于“西藏问题”的国际博弈


 

(中欧社2010年2月18日首发)
 
毕研韬
 
 
无论中国政府如何抗议,某些西方国家利用西藏问题向中国施压的企图从没有消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四:国际博弈的需要、意识形态作祟、流亡藏人的争取、中国政府的僵化。
 
西藏问题是某些西方国家与中国博弈的一张牌,不承认这一现实的人或者愚蠢无知或者是天真过度。西方大国何时使用“西藏牌”,取决于其国内政治和国际博弈需要。利益决定动机,动机支配行为。从这个角度看,无论西藏现状如何,短期内都无法打消其利用“西藏牌”的企图。欲...

Read more

媒体寡头的“新闻自由”


 

美国第三届总统托马斯·杰弗逊说,“宁要没有政府的报纸不要没有报纸的政府。”美国大法官波特·斯图尔特Potter Stewart曾把新闻媒体与行政权、立法权与司法权并列,称之为“第四权力”。在西方,新闻媒体监督政府运行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今天新闻媒体监督政府的动机正在受到质疑。
 
行使“第四权”的动机复杂化
 
20091011日,白宫新闻主管安妮塔邓恩女士在CNN节目中严厉指责Fox电视台,称其...

Read more

西方真的“新闻自由”?


 

西方“新闻自由”历史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理论武器,今天是西方新闻界对抗新闻管制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西方国家全球扩张的战略武器。
 
一、“新闻自由”的历史性
 
西方“新闻自由”思想肇始于英国大诗人约翰弥尔顿。米尔顿因出版了一系列有关离婚的小册子而触怒了国会,因为这违背了1943年通过的一项法案:未经检查批准,任何人不得印刷书籍。1644年,弥尔顿到国会接受质询,力陈检查制度的弊端,强调出版自由是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这篇答辩词就是著名的《论出版自由》(...

Read more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教育改革


 

作者:毕研韬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2010年1月21日
 
一个国家的教育应该上承历史下启未来、内合国情外应世界,应该与该国所处的特定时空位置相适应。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现有资源与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制度保障。

我国正在从“世界大国”迈向“世界强国”。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挑战急剧增加。要成功化解各种挑战,中国不仅要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更要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发展。

从内部看,如何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