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石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总裁

关于“育、繁、推、服”一体化


前不久,在由全国种子行业主管部门召集的一次座谈会上,本人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种子企业的目标,是要建设“育、繁、推、服”一体化企业的概念。在以往对于种子行业的目标设定上,“育、繁、推”一体化一直是行业公认的、也是官方认可的标准。但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大的商榷余地。

 

首先,在“育、繁、推”方面,每一项内容的内涵上都应到得到很大的修正,或者叫“与时俱进”。

 

“育”:我们一直强调种子企业应该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研和育种能力,但是在实践操作中,这一标准形同虚设。在目前全国登记的8,000多家种子企业中,真正拥有科研、育种能力的恐怕不足5%。而且在这中间,绝大多所谓育种能力...

Read more

走近赞比亚 (三)


斯先生

 

在赞比亚,我们走访了一些中国企业和私人在当地经营的农场。在所有拜访过的农场中,我对斯先生的印象最为深刻。斯总先生是江苏人,到赞比亚已经工作和创业已经十多年了。他刚到赞比亚的时候,是作为养殖专家被公派在国营农场工作。八年期满之后,他已经有所积蓄,也摸清了在当地买地投资农场的门路。他便与国内的一家企业合资购买和开垦了现在的农场,并经营至今。

 

斯先生的农场仅仅有80公顷土地,在赞比亚当地的农场中属于中小型的。但是斯先生一家人生活简朴、勤勤恳恳,年终无休,把农场经营和管理得井井有条,农场每年盈利十分可观。现在斯总不仅还清了当初购买和开垦农场时的欠债,而且还...

Read more

走近赞比亚 (二)


赞比亚的农业

 

赞比亚位于非洲的中南部,平均海拔 1000-1600米,属于高原。国土地势比较平坦,仅有少量的丘陵地带。土地上布满了并不高大、也不繁茂的杂木林。赞比亚国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中国两个省的面积,人口1200万,人口密度仅相当中国的六分之一。赞比亚还有大面积的耕地可以开发,其可耕地目前仅仅开发了不足20%。首都卢萨卡十分平坦,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仅有约十座,其人口约有200万。

 

赞比亚降雨比较充沛,平均超过1200多毫升,年均气温14-32度,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十分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赞比亚的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也十分利于棉花、水果、烟草等...

Read more

走近赞比亚 (一)


旅途

 

非洲曾经距离我非常遥远。若不是一年前因公务在南非转机,设法逗留了差不多24个小时,我几乎从未与非洲有过接触。人们都说“距离产生美”,这次便要跨越距离的鸿沟,仔细欣赏其“美”了。

 

因为一个项目的关系,我有机会走近了赞比亚,开始对于这个遥远、陌生,却又因为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而耳熟能详的国家开始有了一点点的了解。

 

由于航线和时间的关系,我们选择的是一条耗时最长的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的航线。它途中经停印度的新德里、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津巴布韦的哈拉雷。当我们的飞机终于在赞比亚的首都卢萨卡降落时,已经距离我们从北京起飞整整24小时了,空...

Read more

舍本逐末的中国“粮食安全”策略


  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是指该国家粮食生产的能力和生产效率是否能够满足本国人民基本消费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它既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粮食消费的“刚性”需求十分强劲。中国的粮食生产如果有任何短缺或者剩余,都会造成国际市场上相关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这就是所谓的“大国效应”。如果这一原本简单的市场经济问题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或者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所利用,就有可能造成我国的经济动荡和社会不安,并会进一步威胁到国家的政权稳定。所以,“粮食安全&rd...

Read more

悲情波兰 (下)


波兰和犹太人

 

为了增加抵御俄国的实力,在十六世纪初,波兰与立陶宛成立的当时的“北约”,并且把首都搬到距离俄国更远的华沙。出于嫉妒心理,波兰的商人在十六世纪游说当时的国王通过法律,在其后的三百年间,禁止犹太人在华沙居住。后来,随着波兰的“亡国”,这条禁令被废止。新任的统治者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犹太人到华沙投资和定居。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繁衍生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波兰定居的犹太人超过三百万,是欧洲的第一位。仅仅定居华沙的犹太人就有三十六万,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纽约的第二大的犹太人的聚集中心。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波兰再次亡国。由“波奸”组成的...

Read more

悲情波兰 (上)


最初印象

 

过去,我对于波兰的了解十分有限,只是依稀记得围着太阳转的哥白尼,众多女学生心中偶像的居里夫人,忧郁的钢琴王子肖邦,和写“灯塔看守人”的显克微支。此外,还有并不令人愉快的“卡廷事件”,以及一个叫“卡车司机”(卡钦斯基)的总统带头跳着脚抵制根本没有邀请他的北京奥运会。

 

因为参加利马格兰公司的年度会议,本人有机会再一次来到波兰的首都华沙,对于华沙以及波兰开始有了一点肤浅的了解。

 

 
华沙街头


 

上一次路过华沙还是在二十多年以前,在去“西德”留学的途中。那时本人经济条件极其拮据,去德国是自费留学,只能凑钱坐火车去。途...

Read more

智商,情商和“毅商”


上周,受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邀请,本人做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发展与成才”的演讲。下面是就其中一部分演讲内容整理出来的文稿,与网友分享。

 

中国的教育历来注重智商的开发:小孩子们从小就“被”背唐诗、“学前班”、“奥数”、背诵范文…,条件好一些的还有英语、绘画、钢琴、舞蹈等特长班,一个字:就是“累”。但是,所有这些主要是围绕着“知识”在做填鸭式的教育,而不是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是知识教育,考试教育,模式化教育和听话教育。我们的教育体系缺少对于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发展,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教育 – 彻底丢掉了所谓的“因材施教”的优良传统,更缺少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

Read more

种子产业的发展潜力


博主在上一篇博文中讲到了种子产业的风险。虽然说的都是实情,但对于不是土生土长的农业圈以外的人士,以及基金经理们来讲,可能现实显得过于“残酷”了。但这不是本博主的错,本博主无法对种业的风险,云南大旱,“蒜你狠”以及“豆你玩”负责。种业有风险不是博主的错,但是也许说出来就是博主的错 - 正如长得丑不是博主的错,但是跑出来吓人就是博主的错了。

 

不过,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还是要“提高我们(种业人)的勇气”,而且也给种业和农业圈子以外的人士以鼓舞。

 

我们的成绩在哪里?中国种子产业在过去的十年里的成绩实在是乏善可陈:

 

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