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怀宇

.

黄集伟评《周有光百岁口述》


病能救命

黄集伟 @ 2008-6-16 18:10:00 阅读(1418) 引用通告 分类: 一架好书

《周有光百岁口述》-周有光口述-李怀宇撰写

先生的老伴张允和最早是教师,在上海教书。后经社长叶圣陶邀请,任职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教科书。其时,看见全国都在用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做教材,觉得里面有些问题,就认认真真写了两万字的意见。

没想到,《人民日报》将张写的意见如数登出,张很得意。没过多久,三反五反运动开始了。这本来跟她没什么关系,但名门闺秀的张允和没经过这类事,搞得很紧张。

人一紧张,就生病,得了牙周神经炎,经常发烧。没办法,张允和请长假回上...

Read more

知识人在高处相逢


 

知识人在高处相逢

李怀宇

     2005年6月30日清晨,我的电话突然响了:“启功凌晨逝世,请你回报社采写一个悼念版。”从家里到报社的路上,我特意带了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手里翻着书,心里却闪过一件旧事:几个月前,在电视里看到采访启功先生的节目,老先生竟是那样老态龙钟。当时我就心里一颤,正好看到报纸上有启功先生刚过92岁寿辰的新闻,就写了一篇《“不合时宜”的启功先生》的评论见报。不知何故,启功先生老之将至的神态从此常在我的脑海萦绕。我更明确了多年来想做的一个工作:采访国内还在世的启功先生的同龄人,抢救性地记录他们的历史记忆,为...

Read more

刘绍铭评《周有光百岁口述》


簫鼓起消沉

劉紹銘

 

       余英時教授在替李懷宇撰寫的《周有光百歲口述》序言說,1968年他在哈佛校園看了張充和女士演出的《思凡》後,感慨萬千,回家後成詩兩首。其一是:「一曲《思凡》百感侵,京華舊夢已沉沉。不須更寫還鄉句,故國如今無此音。」1968是「文革」爆發後第二年,「紅色娘子軍」和「革命小將」當道,昆曲成絕嚮,余英時因有「故國如今無此音」之嘆。

 

      此書既是周有光的自述,有關自己的話不妨多說幾句。但相對來看,這位在漢字改革和漢語...

Read more

周有光追憶述往(澳门日报)


周有光追憶述往

說書人

周有光追憶述往

論上世紀的女性,很多人都會想起宋氏姐妹,但女子一旦和政治扯上關係,就如賈寳玉那句名言般,“從珍珠變成了魚珠子”,混濁無比,庸俗不已。

擔得起民國閨秀之名的,想來只有合肥四姐妹: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

“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這是葉聖陶說的。

四位幸福的男子分別娶了張家四名女子:著名昆曲演員顧傳玠娶了張元和,著名漢學改革家周有光娶了張允和,張兆和嫁的是著名作家沈從文,么妹張充和跟漢學家傅漢思結合。都是文壇上的佳偶。

晩年的...

Read more

余英时:在这个时代,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


余英时:在这个时代,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

(《时代周报》创刊号  2008年月11月18日)

李怀宇

 

 

 

余英时先生2006年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享有“人文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奖,被誉为“胡适之后最杰出的中国学者”。从普林斯顿大学荣休后,余英时先生隐居“小书斋”中著书立说,笔端深含中国情怀,思想影响华文世界。《时代周报》创办之际,余英时先生欣然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大师”:现在的大师太多了,就是通货膨胀,贬值了。人人都是大师,那谁是小师呢?

 

李怀宇:现在的“国学热”似乎越烧温度越高,为什么...

Read more

余英时:一流大学靠学术自由与民间力量


余英时:一流大学靠学术自由与民间力量

(《时代周报》第2期,2008年12月1日)

李怀宇

余英时先生始终在学院之中,任教多所名校,而在学术研究中,一直以中国史为主业,其专书和论文几乎贯穿了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传统观念有独到的看法。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的下篇,余先生阐述了“大学之理念”,也解答了“余英时不写通史”的问题。

 

 

“大学”:大学还得靠民间力量

 

 

美国的教育是最重要的进步资本。中国传统的说法就是要“藏富于民”,就会出现私立大学。美国私立大学主要靠校友慷慨捐助,这是它的经济基础。...

Read more

金庸:办报纸是拼命,写小说是玩玩


金庸:办报纸是拼命,写小说是玩玩

(《时代周报》第8期  2009年1月12日) 

李怀宇

                      摄影:林津鹭

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金庸1924年生曾任报社记者、编译、编辑,电影公司编剧、导演等。1959年在香港创办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及书籍,1993年退休。先后撰写武侠小说15部,影响深远。

&n...

Read more

金庸:我不赞成有“金学”!


金庸:我不赞成有“金学”!

(《时代周报》第8期  2009年1月12日)

李怀宇

          摄影:林津鹭

李怀宇:听说你现在还在改自己的小说,是真的吗?

 

金庸:现在不改了,已经改了三次了,第三次已经改完了。《碧血剑》、《天龙八部》、《雪山飞狐》改得多。我第三次修改,陈墨提了很多意见,很多意见我都接受,主要意见是《侠客行》、《飞狐外传》、《雪山飞狐》。

 

李怀宇:还会再改小说吗?

 

金庸:第四次将来再过十年再改吧。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