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侯锦阳

在南京日报工作11年的“老记”!

媒体不要再制造信息迷雾了


日前,有媒体报道,“央行拟推新的按揭政策以彻底打压房价。”;而后,就有一位记者从“一知情人处”得知,“这一政策的核心是将购房首付款的比例从最低2成,提高到4至5成。”于是,又有人分析,这个“信号”将意味着政府有可能对“房地产热”采取有史以来最猛的一剂“药”。然而仅隔一天,央行新闻处相关负责人就断然将其否定:“这条消息不是出自央行,因此央行没有必要对这样的消息负责,也不作出评价。”   “首付比例提高至4至5成”的信号起初出来着实让人大吃一惊。好在这个不实的信息及时有人出来予以否定,才没有造成多大的恐慌。但是,这样的报道无疑给社会留下了一个笑柄。然而,再来反观一下南京,关于楼市的类似不实...

Read more

股市飘红利于房价稳定


据报道,随着股市近期的全线飘红,老百姓的存款意愿正在下降,并且大量资金开始向股市流动。对于股市的这种景气状况,市房产局新闻发言人昨天向记者表示:“股市飘红绝对有待于楼市的健康发展。” 去年以前,由于股市不景气,老百姓手中的钱大量地用于购置房产,投资者也纷纷从股市撤走资金,转而投向房地产,对房价上涨赶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作用。在去年的宏观调控当中,许多专家就大声疾呼,由于股市的不景气,又缺少其他的投资渠道,使得房地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给房地产的调控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想真正减少楼市的投资成分,保证宏观调控的顺利推进,社会普遍呼吁开辟投资渠道。“现在股市好了,一些投资性购房...

Read more

汇率“破8”不直接影响南京楼市


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突破8元,特别是本月16日达到8.0150,较周一“破8”的7.9982回调168个基点,创下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最大的隔日波幅。相关人士认为,汇率“破8”对南京楼市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如果央行进一步采取加息措施,则会带来一定影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破8”是一个敏感的心理关口,人民币汇率重回8元以上,有助市场冷静看待汇率走势,避免汇率在“破8”后继续惯性推高。而从“破8”与楼市的关系来看,南京网尚研究机构副主任李智认为,在短期内,此举对外资进入比较多的上海、北京地等地的楼市会产生一定影响。因为从7点多至8点多的上升,意味着人民...

Read more

南京市房产管理局致全市人民的公开信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今年我市房产系统被列为全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八个重点部门之一,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房产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而且也表明全市人民对房产工作的热情支持与关爱。同时,更为我市房产系统向全市人民学习,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塑造房产新形象提供了难得机遇。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关心支持下,房产系统积极推进"服务型房产"建设,政风行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实施了...

Read more

南京河西楼市还缺什么?


每次到河西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不同的感觉。本月20日,记者又随同本报看房车,到河西奥体片区走了一圈。此次忽然觉得,整个这一片就是一个商品房的集中交易区--作为一个新市区,自然是一个挨着一个的新楼盘,以及各个楼盘设在现场的售楼处。 虽然"国六条"和南京"新十条"的出台,对南京楼市整体上似乎没有太大的影响,可河西各家售楼处的人气却是有的冷清,有的旺盛。看房车所到的八九家售楼处,人气也是冷热不均。但是,从看房跟售楼售人员的对话,以及看房人的表情来看,能够让他们满意的房源却少之又少。"河西房价肯定要比老城低一大半,房子也盖的不错。可我们很难从里面挑到一套满意的房子。"一位老先生摇着头如是...

Read more

楼市新政岂能有“达·芬奇密码”


“国十五条”已经实施了半个月,可至今里面还有许多让人弄不懂的地方。这可难倒了地方政府和开发商、购房人。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90平方米”之争。 上月九部门意见第二条规定:“自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这个政策一出,不仅社会上立即对其中的“90平方米”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就连国家相关部门内部似乎也是意见不统一。 比如,14日媒体报道建设部房地产业司司长沈建忠的话是这样说的:“套型建筑面积是设计规范的技术层面的概念,套型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

Read more

2008楼市,让人几多猜想?


     从年初的公积金贷款调整,到年中的“一房一价”、和后来的“二套房”新政,再到“6加息”,2007年的调控铄,自然给2008年的楼市带来许多新的希望,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期盼。
    眼下又到了展望未来的时刻。那么,2008年的楼市又能有多少猜想,让我们届时可以找到答案?相信每个人对此都会有自己的设想,这里,我们先提出被认为是最为令人关切的几个猜想,供读者参考。
    猜想一:会不会再出新的措施?
    据央视最近的报道,从国内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近来的表现...

Read more

楼市怎一个“赌”字了得


        近一年来,一场有关深圳房价会否下降的打赌,引起了各界的持续关注,而两位主角是北大教授徐滇庆和知名财经评论人牛刀,徐滇庆声称如果他输了就登整版文章向深圳市民“道歉”。随着这个赌局最后期限--7月11日的日益临近,双方纷纷出台表态。徐滇庆表示,深圳房价每一个月都在涨,“我不用道歉”。牛刀对此反驳道,深圳房价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徐滇庆半年前就输了,徐滇庆如果不道歉,“网友不答应,我更不会答应。”(6月30日《北京晨报》)
  可以相信,业界许多人都在急切地等待着7月11日这个“决胜日”的到来,他们要看看到底谁会输...

Read more

鼓吹“危机论”就是想动摇楼市调控政策


在无锡举行的这场房地产高峰论坛上,几位地产大佬和专家发出了各自的声音。但是,有股声音让人听上去总觉得有点别扭。其实,不光无锡论坛上的几位大佬,类似的言论近来也还有很多。甚至已经有人直截了当地说:如果现在对供需双方都从紧的政策不改变,购房人观望、楼市低迷的现状有可能会持续,似乎当前的楼市已是危机四伏。所以“政策应适时调整”、“政府要救市”。
  概括起来,这些言论的本质,就是要求政府给紧缩的政策“松绑”。
  那么,对于楼市的宏观调控政策到底能不能松动?就让我们来揣摩一下“不要死扣第二套房子不贷款”这句话背后的用意。众所周知,起初的宏观调控措施,基本上都是从供方来调控,可房价仍如野马脱缰,原因...

Read more

要弄清楚是谁在“断供”


 由于房价跌幅比较大,近来,深圳一些购房人的“断供”事件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以往我们所关注的“断供”,主要是购房人因为没有经济能力、还不起贷款。而今出现在深圳的“断供”,则是由于购房人贷款购房后,因为房价下跌从而主动不还贷款。

  对于后一种“断供”行为,我们则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便弄清几个问题:

  首先,相信在平常,人们都会说,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房贷的这个“供”断与不断,反映出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诚信问题,俗语说得好嘛,“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房价的涨跌是一种经济现象,有涨就会有跌。而房价上涨了,你就还贷;房价下跌了,你就不还贷了,这哪是市场经济下的诚信行为!那些因为房价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