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树杰

亨利商学院执行研究员/中国代表,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前副研究员。

职业经理人何以就被当成了小保姆?


   在央视争论国美的黄光裕和陈晓孰是孰非的时候,著名的媒体人水皮先生把职业经理人称作是小保姆,把陈晓比作是上了主人床不愿意下来的小保姆。真是让人感觉悲哀,不是为了陈晓,而是因为水皮:我们的国人为什么总是奴性不改?难道小保姆买上一股股票就可以成为小主人?!

  企业在社会中存在的目的和价值究竟是什么?企业是谁的企业?企业就该是大股东说了算吗?利益相关者的位置在哪里?利益相关者的发言权有多大?

  当矿老板们、金融投资者们攫取了巨额利润,却把一次次污染,一次次尾矿溃坝留给当地百姓,把一次次矿难甩给矿工的时候,我们是否早应该意识到,企业不能单单为资本持有者服务和负责任?如果企业仅...

Read more

讲给管理者的25个故事之沟通


 2001年的10月份我被录取进入英国牛津大学SAID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在商学院举办的第一次欢迎酒会上,我有机会跟商学院院长探讨英国几所商学院的优劣对比;当谈论到曼彻斯特商学院时,院长突然快速地说它不是很好,我问为什么,院长说,因为它有70%80%的学生是中国学生;我当时一愣,但没有继续追问。

第一个学期的某天一如既往学习到深夜时,我突然心血来潮,把与院长的这段对话未加评论地发送给了全班同学,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应:几位中国同学回复认为我太敏感,发信的举动不妥,是在故意制造矛盾,也是在误导别人,他们相信作为一位国际知名学者的院长并没有丝毫看不起中国学生的意思,他只是在说明...

Read more

讲给管理者的25个故事之从经验中学习


 人人需要从经验中学习;但既往的成功经验往往会通向下一次失败。

后赵武帝石虎(295-349年)被称作十六国时期的君;幼年丧父,由叔叔石勒抚养长大;也为石勒建立后赵王朝立下功劳,得到石勒的极端信任;公元333年石勒死,第二年石虎篡位,尽屠石勒全家妻儿。石虎从不信任任何人,甚至虐杀自己的两个儿子;即便高度集权,石虎仍然感慨朕闻良臣如猛兽,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信矣哉!石虎从自己的篡权经历借鉴的经验却很快葬送了后赵王朝。

联想前些年专注做PC时曾总结管理能力是自己的竞争优势之一(营销类公司的管理能力能够成为竞争优势?);对外投资、收购、参股互联网、...

Read more

老大怎样跟兄弟们分利益


除非一个组织的饼在不断做大,领导和下属之间可以维持看似和谐的关系;一旦饼的大小固定了,甚至开始缩小,领导与下属之间要么相互背叛,要么相互撕咬以一方掉脑袋告终。

唐玄宗晚年昏聩给安禄山史思明反叛创造了机会,逃亡途中匆忙传位给太子,就是唐肃宗;谁知道这个新皇更没有眼光,叛乱还没有剿灭,就担心郭子仪、李光弼等功劳太大,将来没法给与更多的奖赏;结果这些有能力的大臣们没有实权,反倒把权力给了奉迎自己的宦官当监国或监军,战争无故被拉长,最后落了个老爹(玄宗,后称太上皇)被气死,自己被吓死的下场。

宋太祖赵匡胤算是看透了带头大哥与兄弟们在创业期与收获期不同的利益关系,杯酒释兵权,算是和平解决了潜在...

Read more

培训讲师的自信和激情应该来自哪里


看了一位讲师的激情四射的授课视频不到5分钟,实在受不了了!首先这位并非姓王的讲师称自己跟语言大家王力先生是爷孙(1)关系,然后说自己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立马提到一句“刑不上大(dai)夫(2)”;提到台湾曾经的首富蔡万霖,说人家是卖菜(蔡?)出身(3),提到柳传志当年开会迟到惩罚自己,说柳传志要靠墙罚站5个小时(4);看不下去了,比唐骏还能忽悠!

重回培训行业,我一直在自问,这些讲师的自信和激情来自哪里?

首先肯定不是出自真实的文凭和实力。就如某个成名多年的大师,总是号称我们牛津大学博士后,甚至某些知名咨询公司的老板也自称哈佛EMBA;真该把他们象对唐骏一样拷问...

Read more

管理的虚弱


我是向来反对把管理的作用忽悠得太大,即便你是以此为生的讲师;这既涉及到职业道德,也跟鼓吹者的水平有关。

管理有没有用?当然有,泰勒的宣扬使得福特汽车公司的高效率大规模制造成为可能;但在此之前不谈管理商业就不发展了吗?当然前提是不能把孔子也看成培训师,牵强附会。管理的价值体现在同是零售连锁企业,沃尔玛的利润率是国内同行的数倍,差异毫无疑问部分来源于管理的效率。

管理有多大作用?讲企业文化的动辄讲文化“不佳”(值得商榷)的企业就没有前途;某些国企的文化能好到哪里去?可他们是活得最好的一批。讲授权的就说没有授权的企业就没有效率;你去看看很多家电企业、保险公司,甚至P...

Read more

领导的善与恶


邓小平评价毛泽东功过,说是三七开;我想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集权;二是经常性搞群众运动,大跃进、文革等劳民伤财死人不少;三是彭德怀、刘少奇等大批开国元勋被迫害致死跟毛泽东脱不了干系;信任重用的四人帮给国家造成很大伤害。

按照这个标准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评价至少要二八开;唐朝天下几乎就是他带领打下来的;老爹李渊经常起到扯后腿的反作用;虽然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两个兄弟,但的确是在对方就要下手的前夜的无奈之举。唐太宗政治开明,比西方更早采取三权分立的分权制度,若自己的诏书不妥当也会被有司制止;胸怀也不错,魏征进谏200多次很多时候都能虚心采纳;但晚年渐恶直言,借故杀了两三个怀疑有二心的老臣;还因民...

Read more

领导身边为什么一定有小人?


秦始皇统一中国,赵高(?-公元前207)指鹿为马,得宠于秦始皇;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突然去世,赵高合谋李斯逼死太子扶苏将军蒙恬、蒙毅兄弟,立胡亥为帝,后被扶苏的儿子杀死;

明熹宗年间,魏忠贤(公元15681627)篡权,号称九千岁,大批官员土子惨死狱中,被新皇崇祯逮捕后自缢身亡;

清乾隆年间,号称中国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公元1750-1799年)陪伴乾隆20多年,专权几十年,直到被下一位嘉庆皇帝砍头;

新中国六、七十年代,副统帅和四人帮轮番捧杀毛主席,借机获取私利,直到摔死或被捉;

换个方式,岳飞、杜甫、屈原、彭德怀、苏轼、、、

伟人尚且如此,商业中更不能免俗,...

Read more

领导为什么会离下属越来越远?


小学时候看《三国演义》连环画,看到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时的心理活动至今记忆犹新:哇塞,竟然有这么平易近人的领导,太伟大了!

后来去英国留学,看到布莱尔这些政客在议会积极投入地辩论,在电视采访中被主持人毫不客气地打断,还是很受震动,意识到在一个法制体系完善的社会中,政客也如你我一样,打着一份工,就如演员本身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曝光率更高,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比老百姓更出色,更伟大。

回国后呢,当然又要回复原有的价值观,重新习惯媒体报道领导的角度;比如最近的一次天灾,总理去现场查看,电视报道的主要关注点不是洪水本身,而是总理竟然亲自趟着泥泞走过100多米这件事。煤矿领导都被要求带班下井了,俄罗斯...

Read more

千古第一职业经理人的打工教训


 吴起,有人知道他是战国名将,还有人从杀妻求将的典故知道了他。但吴起又是千古第一职业经理人,跳了两次槽,服务过三位老板,最后却横死在最后一个领导的尸体旁,可悲可叹;吴起换工作的不恰当思路应成为我辈打工者的教训。

吴起(公元前440公元前381年)是战国初期卫国(今山东定陶县西)人;当时的卫国跨现今山东和河南交界处,还出了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卫鞅和荆轲,只不过这两位是属于今天的河南省。

吴起先在当时的小国家鲁国打工,上层已经注意到了其才华,初期却没受重用,因为他娶的老婆是齐国人,并且还是有篡位野心的齐国宰相田家的人。吴起胸怀天下却无施展的机会,估计郁闷得要发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