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因为我在初一上课,上完后就直接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了,没有回教师办公室。刚刚打开电脑,想写一个祝福父亲的帖子,有一个同事打电话给我,说有家长找我。听到同事说出那个学生的名字,我不知有什么事。因为这个孩子,这段时间还听话,没有什么异常。他的家长会经常与我电话联系问及他在学校的情况。因此只有关掉电脑,去见这个家长。
作者文章归档:梅秀兰

我谈边远山村的教育
看了网友范老师写的《义务教育不应过早“城镇化”》,我觉得他写得很实在。
我不知道上级教育主管人员为什么会有此想法。当我听说要大面积集中教学时,我以为只是说说而已。但是真的实施了,却发生了范老师所说的问题:“于是现在的村小、乡镇初中甚至希望小学大多是人去楼空,留守的教师也心不在焉,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生意上。结果造成恶性循环,教学质量越来越差,学生越来越少,义务教育基本上提前进入城镇化。”
因为集中,有些...
带学生去踏青吧!谁敢!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生成了我们的上帝。他们的安全问题放在了第一位。于是,我们的老师把它当成了高压线。不敢越雷池一步。很多正常的活动我们也不敢做,就像体育课,我们也是能在室内上就不去外面。每个学期刚开始,我们任课老师,班主任都要和校方签订一份协议书。同时,校方也要和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各签一份协议。
能与孩子平等交流,才是称职的师长
现在的老师和家长,最大的苦恼不是没有钱,而是孩子的叛逆心理。我们总是认为:我们就差没有给孩子生命,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听我们的话?可是,有多少人反思过:我们对孩子的态度是不是很公正?很平等?我们总喜欢板起脸孔教训孩子。喜欢说:我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连书都读不起,你们有机会读书还不认真!可是,孩子就生活在现在,那我们应该如何让孩子去体会我们过去的生活?我们的唠叨只会让孩子更烦,他们不但不会听我们的,还会能躲则躲,避免与我们正面接触,于是我们就更变本加厉地责怪孩子,说他们是白眼狼,我们花了那么多的心血,得到的是他们的恩将...
如果这样编排英语课本,那就好了!
自从分配到现在,我一直都是任教英语。从初一到初三,我经历了几个轮回。但教材也换了五次。刚开始是人教版,后改成湘教版,后又是仁爱版,再是人教版,现在是新目标。但是,无论怎样改,都是换汤不换药:一样的编排形式---课文以单元为单位,分为两部分,单词放在书后面。书后有简单的语法。然后,随书发下来的,有几本练习册。每年叫得最响的是减负,可是每次随书发放的教辅书,让我们老师头痛。因为他们发的教辅书,有两本与我们的教材根本就不配套。一般都偏难。他们把它叫做走市场的书。听说这是通过关系下来的。每个学校不得不买,说是自愿,可是,每年开学时,这些书钱都会与学费一起上交。
解决农村师资力量真的很难吗?
只要国家真正想管,就一点都不难!古人有一句话:“上有所好,下必甚之!”
读林格的《教育是没有用的》
教育是没有用的,咋看去,很让人吃惊。因为我们全国上下都在为教育而出谋策划,而你一句教育是没有用,不是让人寒心吗?
如何促进农村中学教育资源的公平?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讨论《规划纲要》。其中,在指导方针中,有一条:促进教育公平。我真的很想知道,该如何促进这个公平?边远农村中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似乎是编外人员。我们这里的老师,基本上是上世纪分下来的老师,并且超过一半的老师都是70年以前的老师,然儿,就是这些为中国教育丰献了几十年的老师,居然连中教一级都没聘到。那么,可想而知,这里的教育资源有多么的落后!因为不能补充新的师资力量,我们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也因为国家不会在意我们这些老师的现实情况,我们很多老师都有个种情况得不到及时的处理,久而久之,我们的教学热情受到很的影响。
现在,国家又提出这个口号:促进教育公平,我...
中国教育缺失什么?
昨天,在电视上,我看到贵州台周六专题节目在谈“中国教育缺失什么?”。在座的嘉宾,大都是中国名牌大学的教授。
有人说缺“章程”;有人说缺“教育理念”;有人说缺少学术公平和公正。但我说 :中国教育缺的是信仰!
教育是人的教育。所以要说中国教育缺什么,应该问“中国人缺失的是什么?”而我的回答就是缺少信仰!
也许有人觉得很奇怪;中国人不是信仰“共产主义”吗?是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可是, 现在的**员,有多少人能大声地回答:他们为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