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雪根

媒体从业人员,财经记者,中国房地产媒体十大领军人物。主要从事房地产汽车家电等产业报道。

北京楼市为何谣言满天飞


     最近北京房地产市场可谓谣言满天飞。先是有消息称,北京将对二手房交易强制征收个人所得税,还传出三个不同的版本;接着,又有消息说,建设部已有文件,将套型建筑面积定义为建筑面积,并且言之凿凿,连文件号都有了;不久,又有媒体报道,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将提高到12%,并由此推断,此举等于变相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但不久,这几条消息就被证实是假消息。


  其实,稍微分析一下,就不致于相信这些虚假消息。例如,第一条消息,从道理上讲,二手房交易原来征收个人所得税都是采取自愿原则,由于国人纳税意识还没自觉到那一步,所以基本上没人申报,税收部门也就没有征收,...

Read more

政府卖地为何无人监督


中国的土地是谁的?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有点不好回答。

理论上,中国土地有国家和集体两种所有制,但实际上,只有一种所有制,那就是政府所有制,市域土地归了地方政府所有,农村土地归了乡镇政府所有,谓予不信,不妨细说一下。

法律规定,城市土地是国有土地,农村土地是集体所有土地,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要用于开发,必须先由"国家征用",因此,理论上,所有土地如要通过开发获利,都要是国有土地。换句话说,土地本身的价值及土地开发所带来的利润,都是国有资产,全国公民人人有份,要动土,应该得到全体公民的同意,卖地所得也应该归全体公民所有,但事实正相反:卖地既不用全体公民同意,也不用土地的使用者同意,卖地的...

Read more

小心限价房偷梁换柱


       人,自从离开动物界后,就住进了房子,因此,居者有其屋事关人类的基本人权,即居住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住房还是一个高价商品,虽然事关人权,也还不是人人都有钱买得起一套房子,这就需要政府出来提供保障,也就是说,解决住房问题,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对此,政府在进行住房制度改革时,是非常明确的,因此,才有了三种住房制度的设计,即高收入者购买商品房,中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房,低收入及困难家庭租廉租房。


  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高收入者可能还不到10%,同时,中产阶级还远未形成,社会上绝大多数家庭应该说还处在低收入...

Read more

独家访谈:三位猛料记者眼里的房地产宏观调控


独家访谈:三位猛料记者眼里的房地产宏观调控

焦点房地产网 house.focus.cn 2006062116:46 焦点房地产网

马磊 (个人主页)

 

    从中国新闻发展的角度来看,勿庸置疑的一点是,今天,房地产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最敏感的行业之一,房地产行业拉动的不单单是GDP的增长,不单单是开发商日益鼓胀的腰包和一些政府官员的政绩,更是国计民生中最被关注当然也更为敏感的区域,当然,更应该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

 

   “宏观调控首先调控的是房地产新闻。”2005...

Read more

刘晓光事件震动北京地产界


【记者陈雪根20日北京报道】据接近刘晓光的北京首都创业集团(简称首创)高层人士证实,北京首创董事长刘晓光6月16日,在首都机场被中纪委来人带走,接受中纪委的调查,中纪委的调查可能与土地交易有关。目前,进一步的细节尚不明朗。刘晓光是北京市副市长刘志华被免职以后,第一位接受中纪委调查的房地产界人士。
  房地产宏观调控除了经济手段之外,同时还借助于行政手段,去年“国八条”就曾提出,省级政府要为当地房价失控负责,今年“国六条”细则出台后,一改从前新政出台,开发商众声喧哗的局面,出现集体失声,直到最近才有人出来唱赞歌,原因就在于这次参与实施̶...

Read more

建设部干吗要打哑谜


    房地产宏观调控为什么越调房价越高,普遍的说法是开发商抵制,地方政府护盘,这样的判断会不会错了?

    近日,由国六条细则中套型面积 90平方米需占70%的规定引发的争论,让我们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也许政策本身就有问题,或者,说不定制定政策的人没想清楚,也未可知。

    国六条细则“十五条”的相关内容是这样表述的:“‘十一五’时期,要重点发展普通商品住房。自200661,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

Read more

抓几个官员房价就降了


    经济学家徐滇庆最近一直在做一件得罪人的事,他认为,房地产空置率高,根子在银行,因此,只要抓一二个银行行长,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大家还记得上次宏观调控抓了银行行长后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徐的主张是行得通的。不过在现在的情况下,恐怕做不到。

  为什么一边在调控,一边房价还在飞涨,除了地方政府在房地产领域有自己的私利外,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投鼠忌器,这就是如果房地产市场垮下来,银行首先会破产,其次社会也可能出现危机,如收入下降,就业下降等,因此,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不是毫无道理。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宏观调控如履薄冰,也就可以理解了...

Read more

开发商为何敢于囤积居奇


去年宏观调控开始后,上海房地产市场出现开发商捂盘现象,开发商捂盘的目的是想挨过房地产的严冬,等待春天的转机。今年四月份,上海楼市开始回暖,春天果然来了!
 
与上海相反,北京房价没有在宏观调控中跌落,反而一路高歌,北京开发商据说也开始捂盘。显然,北京开发商捂盘的目的与上海不同,他们是在待价而沽,等待房价涨到更高。
 
一方面,房价高涨,一方面,囤积居奇。这使人想起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上海。那时的上海,政权刚刚易手,但经济还掌握在别人手上,投机资本家一方面哄抬物价,一方面囤积居奇,向政府挑战,政府虽然关闭了投机市场,逮捕了不少投机分子,但最具杀伤力的一手是调集...

Read more

有多少城市可以胡来


        几千年的文明史,对于希望快步赶上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中国人来说,已不是优势,而是包袱。因此,五四以来的中国人都迫不及待地要同过去彻底决裂,心无旁骛地走向全盘西化。反映在城市建设领域,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彻底清空任何历史痕迹,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新最美的蓝图”,而将要建设的城市,无一例外都以国际化为目标。


        在此背景下,以标准化、高效率为准绳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设计思想,正好为急躁的中国设计师们提供了现...

Read more

增加中低价房政府不能指望开发商


        事实表明,房地产宏观调控如果只是一味地盯着投资,而政府不能有效地大量增加商品房的供应,就很难达到抑制投机,降低房价,改善结构的目的。
  增加供应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是增加新住房的供应量,一是增加二手房的供应量,可以说,此次新出台的六条调控措施,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因此六条的第一条就是“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各地都要制定和实施住房建设规划,对新建住房结构提出具体比例要求。”第五条:“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