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经济思想

Song Guiwu’s Point 23: Social Development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ree Basic Issues


 宋圭武观点23:社会发展要更加注重三个本问题

 

个人认为,社会发展要更加注重三大本问题,观点是否妥当,仅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更加注重公平问题。公平比效率更重要。公平是本问题,效率是末问题。没有公平,只有局部效率和短期效率。而有公平,才有全局的效率和长久的效率。

二是要更加注重道德问题。道德比知识更重要。道德是本问题,知识是末问题。有道德,才有真知识,知识才能真正造福人类。没有道德,社会越有知识越恐怖。

三是要更加注重幸福问题。幸福比财富更重要。幸福是本问题,财富是末问题。幸福是真正的财富。若有财富,但没有幸福,财富就是一堆烂泥,没有任何价值。

本问题是...

Read more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札记(01): 城邦的产生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札记(01):

城邦的产生

2024-01-11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的《政治学》是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批判。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算是对老师表达歉意,其实也是为自己辩解。

《理想国》中,苏格拉底(柏拉图)讨论城邦的正义,先解释了一番城邦的产生。因为分工的存在,造成供给单一性与需求多样性的矛盾,于是需要交换;为了便利交换,很多人家居住在一起,就形成城邦。柏拉图的解释有一些经济学的意味。这是关于城邦或者国家起源的最早解释之一,这个解释似乎比两千年后的“社会契约论&rdq...

Read more

Song Guiwu’s Viewpoint 22: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generally faced with two failure dilemmas.


 宋圭武观点22: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两个失灵的困境

一个是市场失灵的困境;一个是政府失灵的困境。

市场有市场的有效区间和失效区间,政府有政府的有效区间和失效区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市场和政府的有效区间和失效区间必然不同。

发展中国家如何建设完善市场经济,必须要打好文化建设的基础。要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

市场经济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好物质文明建设,要硬;一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也要硬,而且要更硬。因为市场买卖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双方都可能会利用市场缺陷,一方想尽可能高价出售,一方想尽可能低价购入,通过长期不断交易博弈,必然最终会使交易精神和手段越来越...

Read more

Song’s Viewpoint 21: It’s impossible for human beings to completely eliminate prejudice


 宋圭武观点21:人类要完全消除偏见是不可能的

下面跟大家谈谈偏见问题。

偏见是一种常见现象,要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

美国科学家萨顿指出:“即使是掌握最伟大真理的英雄,也不能完全摆脱偏见的束缚。”

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指出:人的见解是受利益驱动的,而利益上的差异必然要导致偏见的产生,因此,“理智是充满偏见的”。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有条件的,人对事物的理解要受“理解的前结构”的制约,如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和他所从属的民族心理结构等等,这些因素在理解活动中起着先入为主的作...

Read more

Song Guiwu’s Viewpoint 19: The Alibaba Password to Open the Door to Happiness


 宋圭武观点19:打开幸福之门的阿里巴巴密码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永恒主题,没有例外。一个人的行为,要么是谋求当下的幸福,要么是以当下的痛苦换取未来的幸福,要么是以自己的痛苦为别人谋幸福,要么是以别人的痛苦为自己谋幸福。

关于幸福的研究文献很多。其中有一项研究认为,影响一个人幸福的最大因素是人际关系。该研究有三个结论:一是要提高幸福度,要高度重视人际关系;二是人际关系不在多,而在精,要努力提高人际关系质量;三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你的幸福度,还影响你的大脑发育。这里人际关系包括朋友关系以及婚姻家庭关系等多方面。其中婚姻家庭关系非常重要。

...

Read more

Song Guiwu view 18: tree move dead, people move live, why


 宋圭武观点18树挪死,人挪活,为什么?

 

人们常说,树挪死,人挪活,现实中也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为什么?下面跟大家分析探讨一下。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同所造成的。树的生长需要满足自然属性,而人的成长需要满足社会属性。

从自然属性看,一棵树在一个地方长久了,必然越来越适应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根也越扎越深。若要挪动,在新环境中,由于适应成本大,反而对生长不利,不利于树成活。

从社会属性看,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尽管这个人可能后来也改正了错误,但周围的人由于有利益竞争关系,总是会抓住这个人的错误不放。即使这个人在这个地方...

Read more

Song Guiwu’s Viewpoint 17: Exploring Monetary Policy to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


 宋圭武观点17:探索利用货币政策手段促进共同富裕  

 

下面跟大家交流一下如何推进共同富裕问题。

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最关键是要推进共同富裕。但推进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任务,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全面深度持久发力,需要充分发挥好党的领导权威优势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需要政府进一步运用好自身的职能优势。

这里本人建议,在缩小贫富差距手段方面,除了利用好常规政策手段,比如,努力增加贫困人口就业、增加高收入人群税收、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协调发挥好三次分配机制等手段外,还可以积极探索利用国家掌握货币发行权这个职能优势,通过实施定向的货币...

Read more

Song Guiwu’s Viewpoint 15: The World Needs a Third Enlightenment


 宋圭武观点15:世界需要进行第三次启蒙

 

                        

今天跟各位交流一下启蒙问题。

从人类启蒙史看,人类大体经过了两次大的启蒙。第一次是轴心时代。轴心时代轴心期的概念,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

Read more

Song Guiwu’s Viewpoint 14: Knowledge and Morality: How to Completely Integrate


 宋圭武观点14:知识与道德:如何充分合一

 

今天跟各位交流一下知识和道德问题。

知识与道德,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说对立,一是二者属于不同的理性范畴。知识更多体现工具理性,道德更多体现价值理性。二是知识也解构道德。知识的技巧性,为解构道德埋下了伏笔。同时,在现实世界,知识解构道德的事也多有发生。知识解构道德的结果是,让道德面子化和形式化。

说统一,是因为知识的增长也有助于道德的增长。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道德知识的增长,让道德本身增长。知书达理,大体就是这种情况。在知中犯错,与在不知中犯错,还是有区别的。有知,总是一种约束。二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知识的增长...

Read more

Song Guiwu’s view 13: Fairness is a four-dimensional category


 宋圭武观点13:公平是一个四维范畴

 

              

现在我跟各位交流一下公平问题。

关于公平的文献很多。比如,古希腊智者卡克利斯认为优者比劣者多得一些是公的,强者比弱者多得一些是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霍布斯等人,也给出了关于公平的不同观点,还有功利主义的公平观,还有机会均等的公平观等。还有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等。一些西方学者甚至认为,公平就是不嫉妒。还有罗尔斯的作为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