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经济思想

Song Guiwu’s Viewpoint 12 Countries with Large Popul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ust Promote Urbanization Carefully


 宋圭武观点12  发展中人口大国要谨慎推进城市化

 

 

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发展中人口大国要谨慎推进城市化。

城市化能否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人口小国,比较可行。因为农村人口不多,城市吸收农村人口压力不大。对于工业发达国家,也比较可行。因为工业发达,城市有产业支撑,能较多吸收农村人口就业,这不会导致“城市病”。同时,由于工业发达,工业可以反哺农业和支援农业,也不会导致“农村病”。

但对于发展中人口大国,要完全依靠城市化吸收农村人口,并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大困难。...

Read more

Song Guiwu’s opinion 11: The more morally deficient a society is, the more serious the problem of social alienation is


 宋圭武观点11:社会越道德稀缺,社会异化问题越严重

 

有一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致命的自负,这是对理性设计的怀疑,但也包含对自身的否定。因为怀疑理性设计也是一种理性,其本身也包含致命的自负。

从实践看,计划经济在实践上问题确实是多多。同样,市场经济的自由秩序在实践上也是问题多多。

社会问题最终是实践说了算。是选择市场,还是选择计划,是实践效果说了算。要立足实践检验制度效果,然后两害相权取其轻,或两利相权取其大。不顾实践效果,抽象说市场或计划最优,都是一种致命的自负。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如何选择体制,既要考虑自身的经济基础,还要考虑自身的文化等因素。文化是影...

Read more

Song Guiwu’s viewpoint 10: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education are similar


 宋圭武观点10:发展农业与教育培养人类似

 

农业的生产对象是生命体,教育培养的对象也是生命体。同是生命体的一类,必然具有更多的相似性,比如都具有一定的情感情绪和一定的意识灵性等。教育要培养高质量的人,必然要多体现道德关爱原则。发展农业,要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由于农业对象也是生命体,我们也应对生产对象动植物充满道德关爱原则。为此,本人认为,我们应大力发展道德农业。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人只有道德对待自然,自然才能道德对待人类,人类对自然的伤害,必然最终也是对人类的伤害。为此,在道德体系建设上,必然客观要求人类不应高高在上,而应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界中平等的一...

Read more

Song Guiwu’s opinion 8: Instinct is the integration of rationality


 宋圭武观点8:本能是理性的集成

 

                        

甘肃省委党校二级教授宋圭武认为:一般而言,我们的常识总是把人的本能排斥在理性的边界之外,总认为本能不属于理性的范围,是理性的对立面。其实,细究起来,基于经济学视角分析,宋圭武教授认为,本能其实也是一种理性,而且是理性的集成。

首先,本能有...

Read more

Song Guiwu’s opinion 7: Coase Theorem needs to be corrected and improved


 宋圭武观点7:科斯定理需要纠正和完善

 

甘肃省委党校宋圭武教授认为:科斯定理需要纠正和完善。关于科斯定理存在众多争论。一个是存在不存在科斯定理,或者科斯定理算不算是一个定理,有不同争论。另外,若有科斯定理,到底科斯定理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也有不同争论。目前,主流的看法是认为科斯定理应当是存在的,并且一些学者将科斯定理主要归结为两种情况:第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最终自愿交易都会导致资源配置成本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第二,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效果,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对...

Read more

《理想国》札记(09):共同财产


 《理想国》札记(09):

共同财产

2024-01-15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卫士们过集体生活,住公共宿舍,吃公共食堂,就像住在军营里。每个人除了最基本的贴身用品外,没有任何私有财产。日常生活所需实行的是供给制,不会短缺,也不会有剩余。

作为城邦的护卫者,就需要过公共生活。“过这样的生活,他们才能拯救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国家。” (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P389)如果拥有私有财产,建立个人家庭,就会培养出私人情感,就会产生基于私人利益的矛盾和纠纷,城邦就会分离,走向毁灭。“要是他们为自己搞...

Read more

Song Guiwu’s viewpoint 6: how to build a culinary civilization


 宋圭武观点6:如何建设饮食文明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一门大学问,饮食文明事关民运国运,哲学家尼采说,理性源于厨房,社会需要大力建设饮食文明。

第一,在饮食上,我们应拓展道德的范围。我们应真正树立万物平等的理念。平等的理念,是产生平等道德的观念基础。如何平等,人不能把自身摆在高高在上于万物的位置,或认为比其它生命更有存在的优越性,或把自身看成是万物的主宰,应认为人自身也是万物中平等的一员,是大自然万物链条中的一个普通环节,没有特殊性。

第二,要坚持节俭原则。所谓节俭,就是在满足自身合理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对自然的消耗应尽可能少。从个人方面看,注重饮食的节俭和节...

Read more

Song Guiwu’s viewpoint 5: "Smith’s paradox" does not exist in essence


     宋圭武观点5“斯密悖论”本质是不存在的

 

    甘肃省委党校宋圭武教授认为:“斯密悖论”本质是不存在的。宋圭武教授说:所谓“斯密悖论”,是指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本书中所体现出的不同价值倾向。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斯密倾向于利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在《国富论》一书中,斯密更倾向于利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于是,这一问题被德国学者约瑟夫·熊彼特称为“斯密问题”或&...

Read more

Song Guiwu’s viewpoint 4: Human beings should keep two awes


 宋圭武观点4:人类应保持好两个敬畏

 

人类应保持好两个敬畏。一个是对自然的敬畏;一个是对良心的敬畏。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这里康德所说的两个敬畏,其实一个就是对自然的敬畏,另一个就是对良心的敬畏。

从哲学角度看,自然是外在的“神”,良心是内在的“神”。对自然的敬畏,有助于自然的安静;对良心的敬畏,有助于内心的安静。宁静致远,有了静,自然必然有了长远,人类也必...

Read more

Song Guiwu’sviewpoint 3: good or bad human nature


  宋圭武观点3:人性善还是人性恶

  人性恶,还是人性善,应是一个伪命题,或应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讨论。人本性是趋利避害。

  趋利避害,这是人的自然本能,是大自然的天然赋予,而且趋利避害这种本能不仅人类有,一切有生命体,都应有这种本能。因为假如有一种生命体,不是趋利避害,而是趋害避利,则这种生命体必然最终灭亡,最终不可能存在。

  但要说趋利弊害是善,还是恶,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说是善或恶。因为趋利避害与善恶之间还有一段距离。比如,人锻炼身体,是趋利避害行为,但很难断定其善恶。再比如,人爱自己的子女,也很难断定其善恶。

  如何断定趋利避害善恶,关键是看一个人的趋利避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