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社会学

宋圭武观点124为什么社会会出现笑贫不笑娼、救急不救穷问题


 宋圭武观点124为什么社会会出现笑贫不笑娼、救急不救穷问题

社会缺德,缺乏同情心,且功利主义,必然出现笑贫不笑娼问题。一个有德和有同情心的社会,既不会笑贫,也不会笑娼,对这两种人,只有悲悯和救助。

所谓救急不救穷,其实也反映了一种缺德和功利算计主义。救急是解一时之困,一般付出都能得到收回,且后期回报也大;而救穷需要付出长期努力,且多是收不回成本的单向付出。基于功利算计,必然一些人多选择第一种情况。其实,在缺德和功利算计主义背景下,所谓救急也是稀缺的。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

一个社会,若笑贫不笑娼、救急不救穷,这等于在变相鼓励娼,也等于在变相增加穷,最终可能社会娼的数量...

Read more

烟台市税务局老干部到金都招远上党课


 

2023.10.26我们烟台市税务局老干部到金都招远市参观了胶东税工教育园、黄金博物馆,瞻仰了胶东税工烈士墓。https://www.meipian.cn/wap/video?id=b3z20ve&type=6&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user_id=245540485&uuid=0a0a0d9d195983fa1bda1c1bc92d7712&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45540485&utm...

Read more

从广告到哲学,我选择的是心灵的启迪


 标题:中国最厉害的改名大师的老师颜廷利教授:从广告到哲学,我选择的是心灵的启迪 

导语:在众多行业领域中,颜廷利教授为何选择了广告设计、品牌策划、企业形象塑造、易学起名、易经心理学、周易姓名学改名字以及哲学思想教育这样的行业领域?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颜廷利教授的选择背后的故事。 

正文:当有的人怀着好奇的心态询问颜廷利教授,为什么当初选择广告设计、品牌策划、企业形象塑造、易学起名、易经心理学、周易姓名学改名字这些行业领域时,2023全球十大周易大师顶级人物中国当代易学泰斗易经起名姓名学改名字专家的老师,颜廷利教授是这样回复的--- 

美国总统富...

Read more

我的复旦大学政治指导员黄汉荣先生之十二


 十二,逝于八八米寿
      黄老师原是江湾五角场,空军部队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上海重工业局机关,地址在上海福州路,江西中路转角上的大楼里,与市公安局大楼为邻,他在宣传处从事通讯报道工作。重工业局是最重要的工业管理部门,辖有冶金、机械、机电、:重化等重大行业,后来撤掉了,成立行业分得更细的专业局,当时这是一个不错的单位,也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1956年,他进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到61年毕业后留校,任我们的指导老师。
    1971年,黄老师为了与家人团圆,离开复旦去了天津,他在复旦整整待了十五...

Read more

中国第一起名大师谈二八定律与人类社会:贫富分化的真相


 中国第一起名大师的老师颜廷利教授谈二八定律与人类社会:贫富分化的真相
在一个充满金钱交易、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常常听到"二八定律"这个词语。简单来说,二八定律就是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而剩下的80%的人只掌握了20%的财富。
这种现象在许多社会和经济系统中都有所体现,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 这种不平等的现象,也反映在战争的本质和真相上。用大多数人的生命去维护极少数人的利益,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寻找解决方案,或者接受这种现象。相反,我们应该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并寻求改变。
## 颜廷利教授的观点 中国当代文化名人...

Read more

论发展、问题与成果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读黄奇凡《当下的发展,看起来是问题,实际是上成果》有感

        看过黄奇凡《当下的发展,看起来是问题,实际是上成果》的标题,感觉感觉这好像是个哲学问题。文章标题的意思是:“当下的发展,看起来是问题”,其实它不是问题,不但不是问题,而且“实际上是成果”。既然不是问题,那怎么就看出问题来了?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既然都亲眼看到是问题了,怎么又不是问题了?难道看...

Read more

我的复旦大学政治指导员黄汉茱先生之十一


 十一,相见在天津
     天津虽是大城市,与北京相邻,但在许多方面,它的影响,被北京大大的淹没了。我们去北京的机会多,而去了北京也懒得去天津。京津距离虽短,但不便,所以去探访黄老师的机会不多。
   2008年,卢星林退休后,他们单位组织去北京旅遊,他乘此机会与在京的陈克会相约,在天津又会同在天津的陈秘水,去见恩师黄汉荣老师,他己是耄耋老人了。陈秘水关照大家,相见时不要太激动,因黄老師年事已高,不能亢奋。黄老师与小儿子一家住一起,女儿去了加拿大,师母巳仙逝,平日里子孙都去上班上学,他是很孤单的。这天他刚住医院出...

Read more

我的复旦大学政治指导员黄汉荣先生之十


 ,我们与黄汉荣老師在上海相见
      黄汉荣老师,是1971年离开复旦去天津的,19885月他回厦门老家探亲,途中簽票停留上海,只有几小时的时间,又要赶路。离沪十七年了,来沪找谁呢?他不想去复旦,那里让他无所适从,毫不顺心的地方,使他心灰意冷,不再回望。
    他想念着同学,还是找到我们的班长陈发春,请他召集,因他在报社工作,联络方便,工作地处市中心,便于聚集,但碍于当时无微信,及家用电话不普及,通讯不便,叫不到很多同学来,只叫了了报社附近的几个人,陈发春和金福安,都是解放日报的,方...

Read more

我的复旦大学政治指导员黄汉荣先生之九


 

 ,不幸又无奈的事件
     黄汉荣老師负责的班级,出过一件由学校作出决定的大事,这事在学校的那么多系中,那么多班中,是少有的,当时也是破天荒的事了。事情就出在黄老师的班里,它不仅影响了一个学生的前程,也让老师无奈,那有老师不愛自己的学生,而去处理自己学生的,他要保又保不了,而他的职务,又成了决定的直接执行人,自然被处理学生对他不满,在一些同学中,也有微词,认为黄老师在处理此事中,过严了,无人情,但黄老师服从大局,服从纪律,从党性出发,维护着学校的威信,没有泄露自己对这事的态度。因此只能对责难他的微言,委屈地都忍了。...

Read more

我的复旦大学政治指导员黄汉荣之八


 ,黄老师慧眼识好苗
     金福安同学,在我们年级里颇为低调,为人谦逊,不引人注目,在众人眼里,他並不突出,但却被黄汉荣老師所识中。在第二个学年的某一日,黄老师找到我,对我说:我观察你们室的金福安,这个同学不错,能不能表扬一下,既对他鼓励,又能形成班级好的学习风气,你是组长写一写,写好后交给我。我只感到金福安言语不多,但对人对事善于观察,读书也扎实,且比别人有更多更深的感悟,别的我也说不出来。此时黄老师归纳了四点,我甚感极是。我写好后给黄老師,他再叫班级宣传委员写成大字,贴在年级的走廊里。这种表扬的方式,也许在我们年级是第一次,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