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汤耀国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常务副主编

台当局拟设军火公司受质疑


台当局拟设军火公司受质疑
   
由于台媒的爆料,台湾当局终于承认,秘密筹办军火公司确有其事。经半年多暗中运作,“鐽震公司”已于今年1月底成立,主要业务之一是“整合台美重大军品采购案的工业互惠合作事项”,有望成为台湾最大的军火中介商。
不过真相尚未完全大白于天下。该公司以公帑为主要资金,却以民营面目示人。此外,赶在陈水扁政府下台前夕成立,挑选不懂军火的民进党大佬吴乃仁任董事长等等,都引来岛内舆论的质疑。

官方操办的“民间企业”
这家军火公司的名称怪异,究其背后,却也颇有道理。...

Read more

邮轮或破两岸旅游坚冰


  “海洋迎风号”携六百多名大陆游客高调赴台,岛内舆论为之欢欣之外,还纷纷揣测此行是否能成两岸旅游谈判僵局的突破口。

  在过去两年,两岸旅游行业组织已进行十次磋商,在纯技术问题上已达成基本共识。但“临门一脚”迟迟踢不出,岛内不少舆论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政治僵局,民进党当局始终将拼政治置于拼经济之上,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制约了两岸旅游开放的最终达成。

  “海洋迎风号”试“水温”

  六百多名大陆游客乘“海洋迎风号”赴台,成...

Read more

大陆巨型旅行团的台湾行


  2月11日,国际豪华邮轮“海洋迎风号”上的近700名大陆人士创下了两项记录,一是作为大陆游客首次乘邮轮访台,二是岛内开放大陆游客赴台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

  对他们的到来,台湾业界摩拳擦掌,要分享他们带来的上千万元商机,而台当局则“又爱又怕”,一边小心翼翼地放宽限制,一边又极为谨慎地准备安全演练,对一些敏感点进行严防死守。

  台湾史上最大的大陆旅游团

  2月11日上午10点50分左右,“海洋迎风号”驶入基隆港东岸3号码头,船上共有1485名游客,其中664人是大陆游客,是台湾旅游史上规模最大...

Read more

两岸首度合作打击重大经济犯罪


  两岸首度合作打击重大经济犯罪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通缉要犯王宣仁已在今年1月于大陆落网,并将遣返台湾。这是两岸合作打击重大经济犯罪的第一例。

  台湾舆论评价,此举显现大陆与台湾共同打击经济犯罪的善意,并呼吁两岸应进一步积极建立共同打击犯罪机制。

  两会协调两天逮到

  王宣仁是台湾中兴银行前总经理,因涉嫌中兴银行74亿元超贷弊案,于去年4月26日,被台湾高等法院判刑6年8个月,并被剥夺公权5年。台北地检署马上在次日对其发布限制出境、限制出海与限制户籍迁徙,但多次传唤王宣仁到案执行入监、拘提都等不到人。

  据台湾情治机构对台媒透露,早在5月3日,...

Read more

东南亚强人政治落幕


 

东南亚强人政治落幕

12786岁的印尼前总统苏哈托在雅加达病逝, 32年的执政遗产和10年的腐败争议,仍然挥之不去。

在他病危期间,与之惺惺相惜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和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都曾亲去探望,前者已经84岁,后者也已82岁,且数月前刚完成第二次心脏搭桥手术。

一起创造“亚洲东部奇迹”的“亚洲教父”们,就这样在岁月面前开始悄然落幕。

 

亚洲教父

1965年,苏哈托靠手中的军权,逼退当时的总统苏加诺而上台,统治了印尼32年。而李光耀、马哈蒂尔亦分别执掌新加坡...

Read more

谢长廷反对陆资赴台购房


谢长廷反对陆资赴台购房

民进党“大选”候选人谢长廷日前频频抛出财经政见,其中一项是反对开放陆资到台购买房屋,因为怕“造成房价的炒作、飞飙”。
这把台湾媒体“吓了一跳”,本以为他此前的两岸政策是因陈水扁而无法施展,现在放开嘴巴,却“尽显基本教义派思维”,走不出“排挤论”的阴影。

谢长廷反对松绑
不久前,台湾地区有传言让政商两界兴奋,说是 “行政院”跟谢长廷协商开放陆资来台买房。但谢长廷予以断然否认。
1月21日,谢长廷到台中梧栖镇探访脑性...

Read more

人文化解价值危机——访方立天


人文化解价值危机

——访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方立天教授

 

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归根到底是满足人的需要和精神追求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汤耀国

 

方立天教授已过“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年,但对时下的“欲”与“矩”感到不安。

物质生活提升,忽视精神下降;科学知识增多,道德素养欠缺;传统精华毁坏不少,新的共识尚待重建……先生认为,这是一种价值危机,成为当今人类进步的重大障碍,也是...

Read more

养护青少年心灵


不能大而无当地传“道”,还得以“理”服人,更要讲具体的实践过程

 

 

“为什么杀人者如此冷漠?为什么自杀者如此无情?”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孙浩哲教授对沈阳、鞍山、抚顺、阜新等市的大量“优秀中学生”进行了多次访谈,竟发现大多数的学生想到过自杀,越是重点学校的学生,问题越是严重。

另外,从青少年犯罪案件中还可以看到,大多数受害者都是杀人者的父母、同学、朋友,有些青少年杀完人后,还能正常上学,象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没有恐惧感,没有罪恶感。

这让...

Read more

功利时代的精神重建


功利时代的精神重建

人人都可以为圣贤,也同样能成为社会共同价值的担当者

“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2007年,《士兵突击》激发了许多普通人的热情。这部军营题材电视剧,已经超出一部文艺作品,真实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南京军区将《士兵突击》作为新兵入营教材;许三多的网上拥趸到云南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一群买股票的年轻人,也计划效仿许三多迷,同样捐建希望小学。

许三多,让普通人意识到平凡生活的光彩。

从此点放射,2007年,一系列文化现象引起的争论,蕴藏着持续的反思与新理想的酝酿。

一方面,在争论中,江西电视台的“红歌会”引起轰动,...

Read more

树立忧患意识的指向



强调要忧党忧国忧民,反映了我们党政治上的坚定、清醒和警觉


  2008,北京奥运会,改革开放30年……举国振奋,世界瞩目。

  在研究部署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时,中央高层频敲警钟: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年前在中央党校,面对近两百名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胡锦涛总书记说:“越是形势好的时候,我们越要有忧患意识,越要居安思危。”

  在1月15日召开的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胡锦涛重申,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党内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可能遇到的风险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rd...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