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唐海滨

经济学博士、教授、知名民营经济专家、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主要撰稿人。本人擅长政策研究、企业咨询、企业经营关系公关、搭建青年创业平台。研究领域涉及民营经济、统战理论、国企改革、区域经济、党建、三农、社会改革、企业理论、知识产权、法律等。Email:tanghb@acfic.org.cn

企业的进化规律


  企业的进化是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意思,是指从非企业演变成原始企业、近代企业到现代企业的过程。企业是个历史概念。企业的进化存在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企业的起源和形机制;企业进化的进程;企业进化的影响因素和进化机制。在这里我们还要有另一个企业观,即由于我国历史的特殊性,我国的企业是四个企业进化阶段的交叉混合。在企业形成上既有原始企业、近代企业的痕迹,又有现代企业、现代联营大企业的一小部分特征。所处的时代既是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又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时代,我国经济又比较落后。因此,我国的企业改革既不能超前,也不能落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遵循企业的进化规律。

  1.企业的起源机...

Read more

企业的本质规律


  企业的本质问题涉及的是对企业的根本认识。它是企业理论的基本命题。企业本质所要回答的就是企业是什么的问题。企业的本质是企业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企业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也就是企业的基本规定性。在今天,企业改革处于关键时期的时候,一个最基本的企业观就是要解决什么是企业的问题。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认为,过去经济学家们建造的理论大厦之所以发生倾斜是因为他们常常忽略对它赖以存在的基础的考察。西方经济学家也承认,在经济理论中企业有被长期忽略的历史。在西方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几乎没有经济学家对企业的起源、本质及成长进行过描述。因为企业被简化为一个假定,即使利润最大化。是科斯(R&mi...

Read more

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需要观念与理论的十大突破


     1、国有企业的经营领域应有所限定,即控制国有经济的规模,压缩国有企业阵线。改变过去一谈公有制为主体,国有企业就应该在所有领域里经营,否则就是对公有制地位的动摇。应该通过立法,限定国有企业的经营范围,使国有企业退出一定的经营领域,国有企业主要经营公益性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即使在这些领域也应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经营,以防垄断。在国有企业要退出的领域,对现在国有企业采取国有民营和拍卖的做法。

  2、对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化、法律适用于商事化,使其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即对国有企业进行严格的分类,国有国营和公司法人企业严格限...

Read more

企业集团与集团公司的区别与联系


 从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或企业对企业集团与集团公司的管理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主要问题有:1、名称不规范,即对企业集团与集团公司不加区别;2、机构不规范。由于把企业集团视为集团公司,因此企业集团与集团公司组织机构建制变成了一回事;3、子公司与分公司相混淆,甚至等同;4、母子关系倒置,甚至出现反向持股;5、存在“先有儿子后有老子”的情况;6、行政性组建的集团很多;7、垄断问题有所出现。

  下面主要从法学原理和国际通行做法的角度,介绍企业集团与集团公司的区别与联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企业集团

  (一)企业集团的概念。所谓企业集团,指的是...

Read more

企业的联合制理论及理论渊源


企业的联合制理论是影响本世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人们可以大致勾画出各种企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对企业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理论的形成除了具备一定的历史环境之外,有其一定的理论渊源。经过上一个世纪的理论探索,无论是资本主义世界,还是社会主义世界,除了其存在各自不同的社会本质之外,在企业生存和发展方面,则存在共同的规律,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因为两种社会都存在商品生产,而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必须遵循商品生产规律、市场规律和固有发展规律。一百年来世界各国企业发展的实践和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企业的演变都说明企业发展存在类似的规律和极相似的重演,也有相雷同的经验和教训。...

Read more

关于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几个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围绕这个主题,我想谈几点认识:

  一、完善企业法人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

  法人制度有两个最重要的问题:第一是要有独立的财产制度,第二是要有责任制度。一个财产制度,一个责任制度就构成了这个法人应该具有的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现有的国有企业没有完整的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所以它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首先我们来看它的财产制度,大家知道我们的《宪法》经过修改,承认我们国家具有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就是全民所有制经济,即企业是国有企业。但在《民法通则》里是这样规定:国家授予国有企业对国有资产有经营管理权。只授予它有一种经营管理...

Read more

促进内地民营企业与香港工商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内地民营企业经历了一二十年的发展,有了一定基础。发行量很大的北京青年报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对普通百姓进行了调查,有58.5%的被访者认为入世后民营企业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更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其市场竞争力会更强。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广大民营企业过去较少受到政府的直接干预,他们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产权明晰,利益驱动力强,组织层次简洁,内部信息通畅,对市场反应灵敏,应变能力较强,经验灵活,用工与分配制度可自主决定,投资较少,富于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他们更熟悉中国的市场环境,更懂得中国的文化,更能知道中国的市场在哪里。但民营企业也有明显的劣势,比如还存在市场准入的困难,目前大多...

Read more

对社会信用及信用管理体系的粗浅看法


  信用,辞海中解释为:真诚信任;讲究信誉,遵守诺言;货币借贷和商品买卖中延期付款或交货的总称,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英语中的“信用”源于拉丁文,拉丁文中的“信用”又源于梵文,原意为“我给予信任”。现代意义上的“信用”一般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能力,不用立即付款就可获取资金、物资和服务的能力。我理解信用有两层含义,第一,信用是一种处事原则。是民事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二是一种活动能力。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市场经济活动能力。

  信用是商品关系和货币关系的产物,是市场...

Read more

有关商业秘密立法的情况综述


  一、有关国家和地区商业秘密保护法制现状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一些国家和地区基于保护公平竞争、促进科技发展的需要,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商业秘密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财产权,予以法律保护。其中许多国家不仅在一般的合同法、侵权法、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法、刑法等方面普遍加强了对商业秘密的法律调整,而且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对商业秘密进行专门立法是十分必要的。其中,美国是为商业秘密提供法律保护最早最为充分的国家,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确立了商业秘密的保护制度。目前美国已确定了以判例为先导,以《侵权行为法重述》为中介,以联邦《统一商业秘密法》的颁布并为一半以上的州所接受为标志,三者相辅相成...

Read more

企业生态理论的基本框架初探


  众所周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特定的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它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单个企业仅仅是社会的细胞。因此,任何企业的活动和关系都离不开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企业的研究者们越来越意识到,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企业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不顾环境因素而改革或设计企业系统,很难成功。因此,有必要将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引进企业学的研究领域。

  生态学(Ecology)一词创于19世纪后半叶。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达尔文学说的积极卫士赫克尔为生态学下了如下定义:“生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