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梦溪

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有著作多种。

陈寅恪与现代性


陈寅恪与现代性

 

刘梦溪

 

 

读陈寅恪先生的著作,常有一事似不可解,就是无论他的研究对象是“殊族之文,塞外之史”,还是隋唐政治制度文化渊源的考证,抑或是对钱柳因缘诗的释证,即不管研讨之具体领域如何陌生偏僻,都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吸引你不知不觉地进入他的文本之中,而与之共振共鸣共叹,不敢稍有懈怠。

 

所以如是,原因很多,比如考证的详博、知识的充盈、文笔的婉妙,并因而引发探幽解密的兴味等等;但最主要的,我以为还在于他的“古典”和“今典”并用的治学特点,释证“古典”,往往绾合着“今情”,著作中流溢着生命具现的现实感受和活泼泼的现代精神。这对于一...

Read more

陈寅恪从根本上说是一位贵族史家


陈寅恪从根本上说是一位贵族史家

 

刘梦溪

 

    陈寅恪从根本上说是一位贵族史家。明乎此,我们方有可能对他的立身行事表一种了解之同情。谁能够设想,一位大学问家由于未能看到一场昆剧演出就会大发雷霆呢?然而这样的事情恰恰发生在陈寅恪身上。

 

    那是1962年,由俞振飞、言慧珠领班的上海京剧团赴香港演出,回程过广州加演四场,其中一场是专为政要和名流献艺。有陈寅恪的票,但当他拿到时,演出时间已过去好几天。他愤怒了。没有人描述过当时发怒的具体情形。但这个故事或者说事件,下至中山大学的教授和校方管...

Read more

美国中国学泰斗狄百瑞的风格


美国中国学泰斗狄百瑞的风格

 

刘梦溪

 

    我在哈佛的研究计划结束之后,又应邀到哥伦比亚大学访学一周。我感到高兴的是,居然有机会与堪称费正清第二的美国中国学泰斗级人物狄百瑞教授作了访谈。这要感谢哥大东亚系主任王德威教授,以及商伟教授。他们把一切都提前安排好了。

 

    访谈时间在1999年3月4日下午2时,地点是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教授的办公室。他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文明的对话问题,包括西方的价值理念和儒家思想的对话,中国古代的儒家传统和现代的对话。采取的方...

Read more

《红楼梦》的两种不同管理模式


本文原题为《红楼梦里的管理思想》,共分五个部分:一、凤姐和探春的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二、探春的“新经济政策”;三、探春和宝钗:改革的实践和理念的冲突;四、大观园改革的后续故事;五、改革者探春怎样下的台阶。因文长,分五次披载。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第一部分“凤姐和探春的两种不同管理模式”,敬请红楼爱好者不吝指正。至于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周年,则纯属巧合,非关纪念也。

 

    《红楼梦》的管理思想在两个人物身上表现得最集中,这就是王熙凤和贾探春,并且都有特别的情节。前者在书中为“王熙凤协理...

Read more

贾府三小姐探春的“新经济政策”


贾府三小姐探春的“新经济政策”

 

 

刘梦溪

 

 

本文原题为《红楼梦里的管理思想》,共分五个部分:一、凤姐和探春的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二、探春的“新经济政策”;三、探春和宝钗:改革的实践和理念的冲突;四、大观园改革的后续故事;五、改革者探春怎样下的台阶。因文长,分五次披载。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第二部分,探春的“新经济政策”,敬请红楼爱好者不吝指正。至于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周年,则纯属巧合,非关纪念也。

   

    贾府三小姐探春的管理模式不同于王熙凤。

  ...

Read more

宝钗和探春的改革理念的冲突


宝钗和探春的改革理念的冲突

 

刘梦溪

 

 

本文原题为《红楼梦里的管理思想》,共分五个部分:一、凤姐和探春的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二、探春的“新经济政策”;三、探春和宝钗的改革的实践和理念的冲突;四、大观园改革的后续故事;五、改革者探春怎样下的台阶。因文长,分五次披载。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第三部分探春和宝钗的改革理念的冲突,敬请红楼爱好者不吝指正。至于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周年,则纯属巧合,非关纪念也。

 

  

    探春的新经济政策所包含的改革的内容是很尖锐的,实施得也非常果断,但尚称平稳,不...

Read more

大观园改革的后续小故事


大观园改革的后续小故事

 

刘梦溪

 

    《红楼梦》里的荣宁二府,故事一展开,就已呈现衰败之象。如同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所说:“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因此极需有人站出来运筹谋划,力挽颓局。

 

    王熙凤本来是最合适的人选,作者也曾寄以希望。所以第十三回特地安排了秦可卿托梦给凤姐的情节,脂砚斋还因了这个原故指示作者删去了秦可卿与贾珍私通的具体描写。但事实证明,秦可...

Read more

大观园改革者探春是怎样下的台阶


改革者探春是怎样下的台阶

 

刘梦溪

 

 

    凤姐对探春的改革一直取冷眼旁观的态度。她内心也认为改革不是没有必要,但又深知改革必然引起冲突。她对平儿说:“你知道,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二则家里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几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却一年进的产业又不及先时。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曲,家人也抱怨刻薄。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又说:“若按私心藏奸上论,我也太行恶了,也该抽身退步,回头...

Read more

贾母对宝黛爱情的真实态度


贾母对宝黛爱情的真实态度

 

刘梦溪

 

 

    要想知道贾母对宝黛爱情的真实态度,首先需要知道贾母对宝钗和黛玉的态度。宝玉的因素可不在考虑之内,因为这位带玉而生、长相又酷肖他爷爷的宝贝孙子,是贾母的掌上明珠,“心肝肉儿”、“命根子”不足以为形容。在贾母眼里,宝玉永远没有错,如果宝玉有错也是由于别人的错。宝玉挨打,那是贾政的错,是贾政要和贾母过不去。紫鹃情试宝玉,宝玉发痴,那是紫鹃的错,应该打的是紫鹃。这样说来,贾母对宝钗和黛玉的态度应比较简单,她必是以宝玉的态度为转移了?却又不然。

 

  &...

Read more

贾母“见异思迁”和宝玉“歇斯底里”(上篇)


贾母“见异思迁”和宝玉“歇斯底里”(上篇)

 

 

刘梦溪

 

 

    《红楼梦》描写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是一定程度上带有现代自由恋爱性质的爱情。除了爱情本身的价值,当事双方不知道有其他价值。爱就是一切,不计影响,不计后果,不计成败,不计得失。而一切妨碍和危及他们爱情进行的事态,都会引起他们超常的强烈反弹。

 

    《红楼梦》前八十回,宝黛对爱情阻力的反弹,可计数者主要有三次。一次是第二十八回元妃赐礼物,独宝钗和宝玉一样多,接着第二十九回,张道士给宝玉提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