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兆玲

徐兆玲,英文名thomas;
相信价值投资,成长股理论;
先行业后个股,行业是否好是非常关键的;
在尽量低的价位买入并长期持有直到公司基本面变坏或者危机发生时卖出。

温州动车事故是人为的


据专家组副组长王梦恕介绍,调查报告中事故的主要原因将此前的对设备和技术问题的质疑扭转了,组织管理不善将成为动车事故的主要原因。“经过调查和实验,动车信号技术和设备可以说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人员和管理的问题。”王梦恕强调,当地管理部门没有将设备进行很好的管理和使用,造成设备损坏出现故障,加上故障后人工操作不当,酿成了最后的惨剧。

呵呵,中国就是中国,什么事情都有,出了事就千方百计找借口。也难怪的,这么大的事,负责人要不坐牢的话,真的对不起广大人民群众。这些之前的什么信号问题是不是忽悠人的呢?会不会相关人员为了逃避责任才想出这样的理由?这并不是要针对这些责任人,而...

Read more

天价薪酬错不在高管


  这些所谓的高管的天价薪酬,这些年都不断谴责这些人,说现在都金融危机怎么怎么的,你们这些高管还可以去度假潇洒什么的,拿工资还好意思拿那么高。有些为了表示自己不是那类人就说拿一块钱的年薪,可是背后还不是有很多看不到的收入吗?高管要负责一家公司业绩,对于上市公司最终要体现在股价上。而贪心是人类的共性,如果股价越高,薪酬就越高,那高管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股价市值,只要能够打擦边球甚至是铤而走险都要提高股价。这些所谓金融精英就会利用一切手段包括想出很多所谓的金融工具来增加自己的收入。那这些高管错了吗?其实也不能完全怪这些所谓高管。有市场才会有供给。他们做的很多并不违法。当然从道德方面看是不怎...

Read more

所谓的理财产品值得购买吗?


新闻说到的是渣打银行的理财产品怎么怎么亏得厉害。其实这样的事情对于对理财市场有些了解的人来说,也听过不少了。不过在这里还是要说清楚自己的态度,这篇评论仅仅是自己的个人观点,并不构成购不购买基金产品的建议。不管是银行的理财产品还是券商信托什么的。这些都一个样了。他们本质就是基金。说的明白一点就是集合大家的钱做投资。做投资就可能会亏损,有些投资者会听银行或者券商的人吹得天花乱坠那样。说我们这个保本的,这个又保收益的,可是买了之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那些所谓的理财合同地球人都没人看得懂的。然后到时候亏了就跟你玩文字游戏。要衡量理财产品好不好,首先要跟相对应的指数比较。如果长期而且是稳定地比相应指...

Read more

中概股如何避免被猎杀?


中国概念股不断传出被所谓的做空机构猎杀的新闻,而这些猎杀中国概念股的研究机构和这些找茬的律师事务所,合力唱空做空华尔街上市的中概股。这些被猎杀的中国公司要不被私有化,要不退到粉单。其中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的公司最容易成为他们的猎物。最近一段时间,360也被盯上了。不过业界并不看好这次的猎杀行动。说这些做空机构是在做梦。为什么中国概念股已经风光不再呢?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众所周知,有些公司本身的业绩就不好,为了上市,不惜造假;还有这些所谓的上市中介机构为了赚取不菲的中介费用,不惜同流合污。而华尔街是一个由投资者决定的市场,如果没有好的公司做支撑,上了市还是会露馅。而律师事务所的故意找茬,做空机...

Read more

药价畸高是谁的错?


药价畸高成了这两天各媒体的头条。其实药价的零售价格高这是众所周知的,今天媒体又特意拿出来进行批判一下,分析一下这些所谓的利益链条,揭示一下潜规则。这种东西不用说都知道的!每次到药店要买什么药,都觉得挺贵的,十几块是最低了,还有经常一瓶药水什么几十块钱,上百块的。而到医院看病之后医生开的药,看了一下价钱总让自己心痛自己的收入。对于绝大部分的工薪阶层,是看不起病的。从新闻可以知道,药的出厂价并不高,可是到了消费者那里就贵了很多倍。原因是由于潜规则的存在,医药公司本身销售要赚钱,还有医药代表本身要提成,医药代表要打通关系,用药医生,还有药品负责人都要进行潜规则。最后医院自己也还要赚点,最后的价...

Read more

农村残疾人有望无息贷款


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共同下发通知,对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加大金融贷款扶助贫困残疾人的作用。对康复扶贫贷款政策调整后,项目贷款的贴息利率由3%提高到5%,到户贷款的贴息利率由5%提高到7%,使很多地区农村残疾人实现农村小额贷款零利率。中国经济经过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算是经济大国了。只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水平就不能跟人家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而已。对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残疾的残疾人,政府贷款免息是很应该的,政府收了纳税人的税,就是要做好管家的职能。不断完善社会福利。不过对这样的扶危帮困措施,唯一要防止的是不良分子利用制度漏洞来骗取纳税人的钱。就像之前保障房那...

Read more

A股需要更加透明的发行退市制度


国际板的推出都已经说了很久了,其实推国际板未必不是好事,虽然说是利空A股。那是短期来说,长期来看,推国际板是百利而不一害的。让全世界最优秀的企业都在国际板上市,让投资者分享世界500强的利润成果,这是多好的事情!国际板的推出标志着中国股市对外开放又迈出了一大步。像A股的发行退市制度实在是不好。只是强调融资功能的股市怎么会好呢?上市公司只要拿到了上市的入场券,不管怎么样,退市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了,就算亏损,还可以ST,*ST什么的。最后还有个三板呢?这样的上市退市制度造成很多公司不惜作假,过了这个独木桥就好办了,至于要退市嘛就难了。如果A股像纳斯达克那样不知道多好,你要进来,好!那你就进来吧...

Read more

巴菲特是股神吗?


这些天巴菲特加仓科技股IBM成为IBM的第一大股东的新闻,成为了不少媒体的焦点。为什么买入IBM让业界有这样的异样眼光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一直都很反对投资科技股的。说什么科技股让人看不懂。而这次巴菲特投资科技股不是自打嘴巴吗?表面看来或许是这样的,但是仔细研究会发现,IBM虽然是科技股,但IBM有着坚挺的长期股价走势还有充沛的现金流。符合巴菲特的长期投资理念。

很多人提到巴菲特就会在前面加上股神两个字。说白了就是巴菲特赚的钱多而已。叫巴菲特股神是否真的很贴切呢?据统计数据,巴菲特50年来的投资复利水平是22%左右,这样的收益算不算高呢?地球人都知道不高。但是为什么巴...

Read more

2307是大底吗?


说的是和讯议市厅通过各种理由特别是CPI走势对比,得出2307不是大底的结论。说大底要明年2月到5月才能出现。看了分析似乎觉得挺有道理的,说的有理有据。当然股市之所以是股市,很多时候也只能是估的,很多事前很有道理的推论,事后都与结果相差甚远。其实2307是不是大底,没有必要去纠结这样的问题。除非市场远远跌破了2307,要不然的话,研究2307到底是不是大底似乎没有什么意义。就像文章所说的,跌破2307,到2200?2100?2000?或者更低?想如果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万点大牛的话,想这些点位都不是关键。就像上一轮牛市,1000点,1200点,甚至1500点,对于崩盘的点位6000点来说,你...

Read more

生物医药是未来超级成长的行业


中央将投入超过400亿资金到生物医药行业,未来5年,中国的医药行业工业产值将实现4万亿的目标。虽然文件没有正式公布,但是相关部门对这样的政策非常期待。从行业角度来说,生物医药行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为什么呢?因为只要有人存在都需要医药。就是巴菲特说的,是不能缺少的那类行业。与人的关系密切的行业往往能够长期保留着很好的成长性。再从行业所处于的行业周期来说,生物医药是处于成长期的初期。这样的行业是投资非常好的时期。对股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发现,生物医药指数远远把上证指数抛在后面。有眼光的投资者会投资成长性好,估值低的医药股。不过如果有生物医药ETF的话,如果你不投资,那是你的损失。当然前提是估值要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