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鹏举

从事教学工作,也思考人生。经验使人知道,命不是轻易献的,因为命只有一条。

读:取消择校费“药方”能去病根吗?


关于择校费

 

2010年11月04日 16:25:34  来源: 新华网重庆频道综合

该网站发表了一篇与“择校费”有关的文章,谈到择校费在短时间内由三万到四万到五万快速增长的问题,比房价涨得还快。

我对此深有感触,择校费是教育史上的毒瘤,交了择校费多年换来的是心灵的歪曲,人格的异化。人们为什么还如此热衷于交择校费?

这是由一些非靠工资来生存而钱当纸片的人给哄抬上去的。他们为什么要哄抬择校费?原因是他们不懂得教育的真谛,不懂得行政教育造成的歪曲教育,死信正统宣传里的“资源配置不公”等宣传。如果真正是教师资源配置...

Read more

评:深圳大学推行全员聘任 1249名教师提出申请


       在中国这个特殊的人文国情中,深圳大学的聘任制不可能带来实质性效果。
不先改变社会的官本位现象,难以实施好真正的聘任制。“堂堂正正一两年,接踵而至走过场”这是我的预测,但希望有关人士耐着性子听下去。

        如果要强力实行聘任制,多年后的结果只能是“服从命令量化现,辩论意见靠边站”的命令教育。这样的教育改革肯定与改革者当初的想法事与愿违,只能是折腾。中学教育的例子明摆着,只是中学教师没有从...

Read more

绩效工资探讨的意义何在


在诸多教育问题中,根源其实只是一个,即教育思想的是否偏颇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这一关键性问题,对其他的教育问题的解决力度只能是徒劳。绩效工资就是维护已经存在的刚性教育体制的工具,是属于执行力度问题,不具备鉴别职能。

怪现状:一方面探索教育的走向,一方面又加大现有教育模式的力度。只有在肯定了教育模式的完美无缺时,才能探讨绩效工资等执行力度问题,而单纯探索绩效工资的意义不大,甚至南辕北辙。

Read more

从肖乐义转载文中看朱元璋的影响


       肖乐义转载的《朱元璋对明朝皇帝的评价》里,入木三分地分析了朱元璋不干好事的本质,一个典型的暴君。文中提到他即帝位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乞丐,要饭的。比刘邦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最寒酸”容易使人误解,出身高贵就是优点吗?当然不是。文中最想表达的是“没教养。但两者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而通过“最寒酸”的词语似乎难以表达'混混"初衷,倒使人想到寒酸与没教养成为绑定的关联词。最好明确或反复地强调“没教养”从而不可能引导...

Read more

中国的市场经济较为特殊


     社会经济分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传统经济和混合经济等四大体系。虽然一九九二年吹响市场经济的号角,但目前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之中,没有形成规模,没有相应的信用度。尽管这样,市场经济还是逐渐成为政府和很多经济学者们推崇的经济模式。

如果想到中国的国情表现之一 ------目前亟待改革的权贵市场经济,就不该执着了。许多现成的东西甚至理论,在中国不一定行得通。中国要探索新的路子,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经验,也不能折回老路。中国不缺乏奋斗者,只缺乏思想者。而强行政模式却正在做着相反的事情。

Read more

一些人关注的政改


     国家共有到共产的套路我们体验过,这不是我们要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要在我们国家运行,先得澄清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必须首先涉及到人的感受及心理承受能力,其次才能考虑国家共有和共产的问题,国家共有或共产只是财产分配的形式,并非人不可离开的绑定因素,不管形式如何,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用它。
 

Read more

打破铁饭碗是否为了给当今教育体制输血打气


“深圳大学彻底打破铁饭碗”是打破了僵硬等级制度的一种做法,至于它是否会对教育带来显著变化,可以走走瞧瞧。我认为现今教育制度是教育思想的缺失,不是具体操作有误的问题。在高考的内动力作用下,打破铁饭碗也无非是应试教育花样的又一次翻新,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折腾教师学生的变形手法而已。何能挣脱如来佛的手心?中国教育的病根在社会问题与教育制度问题。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让学生上学首先是为了解决养家糊口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为社会服务是这个问题的客观作为,学生为了自己而学习,真正能被社会承认,本身就是对社会的贡献。我们没有权利让别人非得达到不能养家糊口来给社会做贡献,真正那样,何以为...

Read more

人们对社会道德标准存在不信任心理


       看了关于《我爸是李刚》,我与许多人心情一样,感到悲哀。当初的具体情况,究竟是怎样的?说话时的口气如何?当时两方是对立的还是平等说理之中,已经无人关心,那事件发生后当事人语气的委婉程度与强硬程度与否,人们不大关心,人们更多地相信对立。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它已经不是一件具体的事,而是心理倾向性的问题。也许当事人那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并没有什么恶意,假若真的,也是长期的无所谓这种潜意识的偶然反映。它反映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对小错误的长期包容才造成一些人心目中的无所谓。透过当事人的行为,反映出人们对...

Read more

课堂教学已经走图无路


读了王作宝的《多媒体教学“五忌”“五提倡” 》,感到它对对课堂教学有相当的指导作用。我在这里说说另外的话题:课堂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主要体现了纯粹的思路完整,而现实生活的完整才是学生的完整。研究领域是一部分人的必须,而生活是每一个人生的必须。班级授课制本身脱离了学生活生生的实践程序,却人为地用时间表约束每个人的行动和学习时间、学习内容。教育现状的种种怪事都与这个总根子有关。我们广大教师当然只能按照上级要求及大环境的倾向进行贯彻性的研究。诸如学生问道的大问题:你们教师怎么混得不如学生呢?才一千元工……。这样的问...

Read more

也说什么是领导


程和平《话说什么是领导》中提到:领导是领导者利用权力对下属施加一定的影响力的一种行为。什么都能做的不是领导,能领导若干人做事的才是领导。

从此可以知道,领导要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否将个人的性格特点了解的清清楚楚,像如来一样把所有人的心握在自己的手心儿翻云覆雨。这一点很重要。但现在许多领导虽然也有此本事,却在此套本身中附带了“收发机”的作用,或者附带了勾心斗角的作用,思想深处牢记着:“敢跟我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