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字知人,洗尽俗尘返天真
——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先生书法艺术赏析
文章来源:中新网 作 者:醉 梅
近来颇爱段俊平先生的草书,盖因品鉴书法作品格外能触及书法家的品格与天性,而草书尤甚。清朝著名的理论家刘熙载在他所著的《艺概》中道:“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这与庄子“醉之以酒,而观其侧”的出发点异曲同工,大约人在极放纵极投入极忘形的时候,是很难虚伪矫饰其真性情的。醉酒时如此,纵情书写时也...
作者文章归档:段俊平
观字知人,洗尽俗尘返天真
——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先生书法艺术赏析
文章来源:中新网 作 者:醉 梅
近来颇爱段俊平先生的草书,盖因品鉴书法作品格外能触及书法家的品格与天性,而草书尤甚。清朝著名的理论家刘熙载在他所著的《艺概》中道:“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这与庄子“醉之以酒,而观其侧”的出发点异曲同工,大约人在极放纵极投入极忘形的时候,是很难虚伪矫饰其真性情的。醉酒时如此,纵情书写时也...
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未雨绸缪——《黄帝内经》治未乱的管理之道
作者: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
标签:企业管理咨询 国学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但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是一部蕴含许多管理理念的管理宝典。
《黄帝内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哲学思想就是“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治疗已发生的疾病,而要治疗未发生的疾病;不治理已经乱了的世...
居安思危在企业管理中的哲学意义
作者: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
标签:企业管理咨询 青蛙效应 居安思危 哲学意义 国学
“居安思危”一直是中国人常用来告诫从政者的最常用的一个词,出自《左传》。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
来源:中国日报网
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著名书法家良宽和尚说他平生最讨厌三样东西:厨师的菜,诗人的诗,书法家的字。这话初听好像很别扭,但仔细一想却觉得极妙。这说的是讨厌所谓专业人士的“匠气”,那种局限于技法层面上的讲究,总让人有种腻歪的感觉,没有生活化的亲切感,炫耀的是表面的形式,谈不上境界。所以看良宽和尚的字总让人感觉到一种活泼泼的生气,毫无那种故作高深的“炫技”。而观段俊平先生的书法作品也让人有同样的鲜活感受。
这种感受要如何描述呢?八个字:悠游不迫,一任天然。其字里行间始终有种漫不经心地从容,传达着活生生的畅快愉悦的心...
端木遗风与古人的财富观
作者: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
标签:企业管理 中国化 财富观 以财发身
孔子在《大学》最后一段有一句“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的话。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的财富观。它的的意思是:仁者利用财富达到自己的理想,不仁者以自己作为获取财富的工具。孔子用财富观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仁”的特性。“以财发身”和“以身发财”道出了我们所说的不同的两种人的财富观,“以财发身”其实体现了中国古...
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海纳百川——墨子“尚同”思想对管理的启示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先秦诸子的思想对中国后来的统治阶级的影响很是深远,其中墨子的思想尤为如此。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的很多哲学理念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其中墨子的“尚同”思想更是被历代君王奉为圭臬。
历代统治者清楚地认识到,要使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使社会的各个阶层有统一的道德理念和是非评判标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核心价值观。墨子指出:“天下之人异义,是以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其人数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
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大道行简——中国化管理哲学经典36则》之三十四:和谐共生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人的基本需求中最渴求的部分。所以,尊重和关爱每位员工在企业管理中很重要。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中的墨家就提出了与此相同的“兼爱”管理思想。墨家不仅提倡“兼爱”,同时还赞成劳动过程分工的合理性,提出“各从事其所能”的原则,在用人问题上的显著特征是,强调“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不分贫富、...
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大道行简——中国化管理哲学经典36则》之三十三:尽人之智
管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事情,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经营绩效,许多管理思想的发展,均是针对效率的提高而来的。管理学家认为,企业在追求绩效时,企业管理必须要兼顾两种原则,这就是管理的专门化与人性化原则。
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就针对统治提出了授权的观点,堪称授权管理学的鼻祖。在《韩非子·八经》里,韩非子讲“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这句话是针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大道行简——中国化管理哲学经典36则》之三十二:三字真经
谈到管理学,其实应该必谈中国的先哲、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因为韩非子应该是世界的管理之父,他不仅比德鲁克早2000多年,也比西方的管理学对管理阐述得更全面。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总结前期法家的政治思想,将商鞅提倡的“法”、申不害强调的“术”以及慎到倡导的“势”结合起来。法家讲的“法”,指的是制度;“术”,指的是管理者的管理技巧和领...
《大道行简——中国化管理哲学经典36则》之三十一:仁心慧思
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怎样的个人素质?在这琳琅满目的企业家群体中,你很难找到他们的共同之处,反而是他们拥有的个人魅力和个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我们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企业家纵有各种个性,但所有成功的领导者其实都具备两个共同的素质,这就是仁心与慧思。
关于领导者应该具备仁心与慧思,中国古代名相管仲曾经告诫齐桓公,有过一番精彩的论述。《史记》记载,管仲对齐桓公曰:“人君惟不爱与不敏,不可耳。不爱则亡众,不敏则不及事。”这段对话的意思是说:管仲对齐恒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