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民 江源 欧阳明德
北京市兴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小涛先生投资1亿多元,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建设一所高层次的希望工程:北京市兴涛学校。从事房地产多年、事业有成的程小涛认为,人生一世,不能仅满足于物质财富的拥有和享受,给后人留下无形的文化知识、有形的公益设施,才是永恒的财富和人生的意义。而兴办学校,不但可以传授普及人类丰富的文化科技知识,而且还可以使既往的文化科学在学生成人后的创新实践中裂变增值、开发生长出更新更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更大的物质文明。本来他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样,通过捐款给希望工程兴教育人,但毕竟不能直接体现自己的兴教思想、育人观念:人的一生,不同阶段会受到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教育,而影响人一生的最重要的则是来自中小学的九年基础教育。“一所优秀的学校,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周边环境,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将使人终生受益。”于是他抱着上为国家培养人才、提高民族整体素质、赶超世界发达国家,下为兴涛社区配套服务的宗旨,经教育部门批准,以民办公助的形式,与历史悠久的名校北京四中、实验二小合作,于1997年办起了眼前的这所现代都市人子女的精神和生活家园,自任董事长,四中和实验二小的负责人担任副董事长,并派出阵容可观、精干得力的专职教师和资深管理人员,二小原校长姚尚志为常务副校长,主持日常校务。
兴涛学校的诞生,是国家调整教育政策、改革教育体制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明文规定:“国家鼓励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它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创办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现有教育资源不足的形势下,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国家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新体制,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长期方针。兴涛学校在这一大潮中应运而生。
位于北京市南郊大兴县黄村卫星城兴涛小区的兴涛学校占地近80亩,建筑面积将近4万平方米。在窗明几净、宽畅亮堂的大楼里,有42间普通标准教室、22间各类专用教室,如语音室、实验室、计算机室、阅览室等。200多台计算机不仅联接了中国教育科研所,并可直通国际互联网,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高标准、高质量的教学楼、宿舍楼、综合场馆以及球场、网球场、体育馆、游泳馆等体育设施,兴涛学校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浩大的校园规模,一应硬件都超过了一般中小学。
好的舞台,须有好的演员才能演出好戏。决定育人质量的关键是校长和教师。而管理和师资,正是兴涛学校最突出的优势。兴涛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比之公办学校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这是民办学校的天然优点,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者的办学创造性和积极性,更加贴近学生和家长的愿望,贴近社会的需求。作为学校的日常负责人姚尚志校长,他是20世纪早期创办起来的实验二小的老校长,二小的许多改革、创新、建设、发展都是他亲手主持的,可谓德高望重,经验丰富。因此,尽管兴涛是一所新校,却有着丰富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经验。姚校长奉派离官(办)赴民(办)时,还通过正式手续从实验二小带过来5位正式在编教职员和1位退休教师。所有派往兴涛学校的工作人员都是二小改革的参与者、亲身实践者。具有90年校史的实验二小的教师,已然形成“安于其业、乐于其业、日新其业”的师风,注重“基础扎实,思维灵活,方法科学,习惯良好”的要求,这些对兴涛学校办学思路的形成无疑有着直接的作用。北京四中也派出了一批得力的师资。其中17位是高级教师,两人是一级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有5人,在四中任教研组长的有4人。经过严格的考察筛选,另从社会上选聘了一批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高尚师德的专业教师。这就使兴涛学校既有四中、实验二小的传统优势,又兼采社会各校之长,使兴涛学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
兴涛学校分小学部和中学部,实行九年一贯制,新校一开办就处于较高的起点上,实现了两所名校多年教学经验的成功移植。在这一强势基础上,学校潜心于适应新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探索,要求教师对教育对象要坚持面向全体,他们的理念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教学成果不能只满足于99%,因为1%对于学生及其家长则是100%;教学内容要坚持全而不偏;教学过程要坚持生动活泼;评价学生要坚持激励上进。对所有生活教师,要求体现双重身份:既是老师又是家长;把严格管理与关心爱护结合起来;把严格训练与耐心指导结合起来。
兴涛学校边建设边招生边办学。建校3年来,全校学生由132人增加到1999年的1000余人,师生比由1∶1.2达到1∶4,学校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兴涛学校1997年初创之始,首次招生只招了132个学生,师生比例为1∶1.2。其中小学部一年级十多个学生,有5个尿床。但是,经过几个月生活教师耐心调教、引导和管理,5个小朋友没一个尿床,彻底克服了在家形成的经久难改的毛病,而且还学会了自立自理。全体教职员工以主人翁的工作态度、高度的敬业奉献精神,团结协作,逐步完善了规章制度,尤其是在教学方面,通过“打基础、立规矩、学方法、树导向”,初步形成了兴涛的校风、学风,教育教学工作在短时期即走入正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既教书又育人;既教知识,又培养动脑、动手能力,同时加强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开展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学校坚持以课堂为教学主战场,精心研究、琢磨教案教法,提高新体制下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实效性,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讲课中注意扩大学生知识面。比如其语文教学,在讲授《雨中登泰山》课文时,就顺便介绍姚鼐的《登泰山记》,讲授《长江三峡》时,就补充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的“三峡”。每周要求学生选写一篇古今名文佳作,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熏陶。每天语文课前举行一次固定的“今天我主持”节目,由同学轮流向全班介绍名人名言、诗文名句、中外知识,锻炼大家学做电视主持人的说话能力。作文则自选题目、体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效果显著,深受学生欢迎。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对兴涛的教育教学,学生满意,家长满意。一位家长来信说,“我是在前一夜因值班只睡了3个小时的状态下来听课的,竟然能聚精会神地听完两个教师的讲课,完全是因为讲课的生动和吸引力所致。80年代,我曾在全国各地听过不少课,但像兴涛这样精彩的讲课不多见,使我大开眼界。”
在当前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公办学校显而易见的优势对比下,兴涛学校以其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凝聚了社会上众多望子成龙的父母的目光。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学校特意设计为寄宿制,使孩子们全天候脱离家庭无微不至的关怀而携手同窗,日夜与共,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也有了更多的欢笑。特别是学校创设的和谐愉快、自选自主的课外活动,更使学生们感到极大的乐趣。小学部基于实施素质教育的30多个兴趣小组吸引了全体学生。今年“六一”节,学校即以“人才从这里起飞———兴涛学校小学部课外活动成果展”为活动形式庆祝孩子们的节日,同时也是一次成果汇报和实践的检阅。成果展分“人才摇篮”、“英语天地”等13个板块,全面反映了全体学生学有特长的丰收景象,向社会展示了兴趣小组“四落实”(人员、时间、地点、内容)的丰硕成果。“电脑世界”充分反映了学生学习先进科技、操作运用电子计算机的熟练程度;“自然之光”则体现了儿童对大自然现象的认识、利用和动手能力;“画苑春蕾”和“书艺新苗”中真草隶行各体书法条幅和童真画卷琳琅满目;“心灵手巧”则放满了千姿百态的手工作品,名副其实;师生家长同台表演的文艺汇报演出则更是载歌载舞,精彩纷呈,全场气氛热烈,谢幕后人们还久久不愿离去,都想争着看这是些什么样的孩子;学校开展与国内外的广泛交流。兴涛的师生曾到过瑞士、法国、奥地利、德国学校访问,德国罗曼罗兰学校师生也曾造访兴涛,“英语天地”就体现了学生们中外口语沟通的实际能力。
新世纪的人才正像“六一”节的群鸽,从兴涛学校起飞,飞向全国,飞向世界,飞向灿烂辉煌的未来。
《市场报》 (2000年06月29日第六版)
兴涛—托起明天的太阳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