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瘤”一: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
控股股东及其关联公司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现象较严重,具体表现为占用金额大、占用时间长、未以临时公告形式披露。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2004年中期沪市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发生额总计282.2亿元、资金占用余额448.7亿元。其中大股东直接占用107.2亿元、大股东控股子公司占用75.5亿元、其他关联公司占用265.8亿元。
控股股东占用资金情况严重的公司中,股票交易特别处理公司占相当大的比重。控股股东的大量资金占用,已成为导致公司股票交易被特别处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统计,2004年上半年深市505家上市公司中共有225家上市公司存在向关联方提供资金的现象,占上市公司总数的44.55%,报告期内向关联方提供资金的发生额高达288亿元,期末占用余额368亿元。
其中ST公司(含*ST)合计提供资金余额为119.32亿元,占总余额的32.37%。同时,占用金额前20名公司向关联方提供资金的发生额和余额合计分别占到相关总指标的73.27%和53.31%。
“毒瘤”二:491家公司共700亿元违规担保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837家沪市上市公司中有180家存在违规担保情况,涉及的总金额为279.98亿元,违规担保的金额占上市公司担保总额的26.72%。其中部分公司违规担保金额巨大,使得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统计,深市505家上市公司中涉及担保的公司311家,担保总额达420亿元,其中上市公司违规担保总额为131亿元,比年初的109.04亿元上升了20.10%。逾期担保余额为113亿元,比年初的72亿元增长了57.62%。
大部分违规担保集中于10家公司,占到违规担保总额的71.57%,其中又有7家属于ST或者*ST公司。
“毒瘤”三:委托理财信息披露差且损失严重
2004年半年报强化了委托理财情况的披露要求,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统计,仅有32家公司作了相关披露,其中只有12家公司全面披露了受托方的基本情况、收益的确定方式、投资范围等必要的信息。
深圳证券交易所依据公开披露的信息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半年报显示,505家上市公司中有32家公司涉及委托理财,本期新增委托理财金额74500万元,本期收回委托理财94966.52万元,期末委托理财余额为179213.48万元,逾期未收回的委托理财本金和收益累计额为41011.3万元。
此外,深圳证券交易所还注意到,有些上市公司一直将委托理财作为表外资产,待受托方丧失偿还能力时才进行披露。
部分公司委托理财损失严重。上述32家委托理财公司中只有8家公司有收益,共计1069万元;有5家公司因为委托理财计提12431万元的减值准备;其余公司均无收益。
上海证券交易所没有披露沪市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的统计情况。
上市公司“三大毒瘤”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