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制度)为本"论3


据悉:微软的CEO及其他重要的主管人员都经常被淘汰.而被淘汰的"人"是否是因其"才"已"不适用不能用"呢?这个问题值得考究.但微软始终还未能做到上文从理论上的假设:只用"才"不用"人"的作法.

这个假设看似不可思议.但这个"不可思议"的解决办法是,寻找及设计一种机制(制度)来实现.也就是说,我们要解决这难题的入手处实为异常简单及单一: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及设计出一种机制(制度)来解决只用"才"不用"人"的理论设想.如能做到这一点,那目前,所有的,五花八门的所谓"人才机制",都将显得过于笼统无实甚至幼稚可笑.

一种成功有效机制(制度)的设立是相当重要性的.在这,我们更有理由大胆狂妄的否定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机制(制度)才是第一生产力!因为,如果没有一个有效机制及制度的成功设立为第一前提,那么什么样的"生产力"也得不到释放及体现出来.邓小平只一句"知识分子也是劳动者"确了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制度".近年来,国家每年对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实行重奖,就是一种机制.一种成功有效机制(制度)的设立,别说能有效吸纳"精英"(人才),最终使其"才"转化为生产力,并更能深远而有力的作用着社会的发展态势及状况.如:
1),我们古代的科举机制及制度,相当有效地为朝庭吸纳了大批有用的"人才".很好完成了应该的历史任务.
2),目前,美国全球性的"托福"制度,非常有效的能将全世界的绝大部份最优秀的学子吸纳到美国留学.随后,并配以各种其它相关的后续机制及制度,也相当有效地使留学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为其效劳.
3),现实中还有许多的其它成功的机制或制度.

然而,我们如何才能设计出一种只用"才"不用"人"的机制呢.其实我们只需要借鉴,转化及强调就现实中的实例行了,因现实上早己存在了类似的实例,这就是企业的"难题招标"机制:企业出钱买应标者(人才)的"才"(有用适用的智慧,方法,技术,点子,经验及知识之类的),而不是将这"人才"连"人"招聘到企业中去.

到这,我们该很清楚地理清企业(组织)中,在管理和运作层面上各种手法或理念之间的链式递进关系了:任人唯亲-任贤唯亲-亲信制度-精英制度-人才制度(以人为本)-到本帖所试图论证及倡议的"机制(制度)为本"理论.

因个体的"人才"的"才"(知识,智慧,知识,经验,点子及能力)仅只对某个企业中的某个层中的某个环节有暂时性及相对性的"有用适用",除此之外,这个"人"对于企业而言,将是一无是处的负担.

所以,企业及组织管理层面中的"以人为本"的原理及倡导已从理论上站不住脚,应弃之.而追求在对"才"千方百计的吸纳使用的同时,将"人"这负担因素尽量甚至彻底剥离开抛弃或减轻其负值的影响及负担的"机制(制度)"的设计,应成为新的管理原理及理念加以探讨与倡导.

这样,才不会本末倒置的管理企业及组织,组织(企业)的运作成本才会真正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