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面临如此严峻的考验,企业家在企业中,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中国是一个具有农业文明三千多年的文化大国,几前年华夏大地上氤氲小农主义的思想。因此,我们受到中国传统小农主义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我们大多数的企业领导很愿意把自己当作企业的救世主,逐渐使自己走向神坛,以独裁的皇帝的形象而粉墨登场。
企业家正是扮演这样角色,才导致了中国企业的不断夭折,看看近些年不断倒下的企业,巨人、飞龙、三侏、南德、德隆、秦池、大邱庄,这样曾经煊赫一时的流星企业,现在留给我们只有无限的缅怀和悼念了。当我们反思时候,这些企业领导人各个不是曾经以救世主的形象而出现,而且决定企业生死命运的一线往往是掌握在他们手中,别人只是舞台上一个无足轻重的跑龙套。这些企业家没有逃脱市场规律的审判,他们最后以失败者的角色而谢幕。就是因为这些曾经一时的英雄,他们创造了历史的奇迹,但是他们又跳不开自己的能力之外的圈子,最终画地为牢,使自己走向了穷途末路。
企业家在企业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笔者认为这必须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而定位。经营企业就如同指挥军队作战,企业领导扮演的角色相继应该是战斗员、指挥员、统帅。当企业创立之处,也不过三五个人,七八条枪,这时候企业就像军队中最小的组成单位:班组。这时候企业家相当这个班组中的班长,扮演着战斗员的角色。企业家既要懂得粗浅的指挥艺术,同时也应当掌握作战技能。此时,企业家应该始终冲锋在前,起到一个表率和模范作用,这时的企业家更多是依靠个人的魅力去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随着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企业逐渐发展成为“排级”、“连级”、 “营级”企业,企业家也逐渐升级为“排长”、“连长”、“营长”。但是企业家仍然还是扮演着战斗员角色。
而当企业发展成为“团级”“师级”以上企业时。这时,企业家也顺其自然扮演“团长”和“师长”的角色。此时,企业家就必须有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一般变化,而是“质”的变化。企业家已经不是当初的战斗员了,而是升级为指挥员。此刻,不能要求企业家抱着炸药包去冲锋陷阵,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求他们应该置身企业当中,胸纳万卷书,运筹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此刻,企业家更多以来与“术”,也就是更多的管理手段。
与创业初期相比,企业家角色的转变,要求其必须全面提升自己的内功,迅速将自己从“土狼”转变为“狮子”。如果不能及时适应自己的角色,那么,当初一头狼指挥几只绵羊的队伍,就变成一直绵羊指挥着一群狼,这支队伍迟早要毁灭。
但是,这不是企业发展的最高境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变成了一个大的军团。这时候,企业家就是企业的“军团司令”了。地位的改变,带给企业家更大的责任和压力。企业家此刻应该是企业传道者,即更多扮演企业灵魂牧师的角色。此时,企业家应该建设企业的“道”,也就是企业的企业文化,而企业家此时必须是企业之“道”忠实的信徒和传导者。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样而言,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也是愚蠢的企业,也不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钢铁之师。
在这里,笔者将日本管理大师松下幸之助的名言与大家共勉,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迪。“当企业有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最前面,身先士卒,发号施令;当企业的员工增至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的中间,恳求员工鼎力相助;当企业的员工达到1万人时,我只有站在员工的后面,心存感激即可;如果员工增至5-10万人时,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必须双手合十,以拜佛的虔诚之心来领导他们。”
面对这样的高手,中国的企业家是否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将拿什么去和世界级的对手做一番较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