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的境界


格林斯潘的境界

 

当一个人的剑术达到一定境界,他就可以说“我即剑,剑即我。”同剑客相比,我觉得格林斯潘已经超越剑客的境界。格林斯潘完全可以对世界说:我就是美联储,美联储就是我。

从专业角度看,格林斯潘的高超之处表现在:对国内和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精确判断,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利率手段的频繁使用。而且,在大多数情形之下,其时机把握都是很准确的。

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最高境界莫过于“物我两忘,浑然一体”。格林斯潘就是这样一个人。一般来讲,一个人到了格林斯潘这把年龄,或早已躺在医院,或在鸟笼前逗逗小鸟,或打打门球。可是,格林斯潘居然能够一路小跑进入他的办公室,解读各种数据精细入微,讲话滴水不漏。无独有偶,进入老年阶段的吴清源老先生身体很差,但是,一坐在围棋盘跟前,居然可以连续研究围棋7-8小时。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讲,格林斯潘是国际金融界的“吴清源”,吴清源是围棋界的“格林斯潘”。

学界对格林斯潘的批评比较多,最严厉的批评说:“格林斯潘是最不称职的美联储主席”,比较客气的人说:“对于格林斯潘的历史地位,恐怕要重新评价”。

    我们知道,用世界公民的标准来要求,格林斯潘不仅仅是犯了许多错误,而且是干了很多坏事。但是,格林斯潘毕竟是美国公民,毕竟首先是美国人的中央银行行长,他在美国做官,拿美国人给的俸禄,所以,他必须为美国人的利益服务。

因此,对全球是坏事,对美国人可能是好事;对远期是坏事,对近期可能是好事。这样,格林斯潘的目标函数就自然锁定在:在自己的任期之内,使美国人的短期利益最大化。这也是他的本职工作。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衡量他的工作,他的确完成得很好,至少可以得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