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的政治手腕(下)


格林斯潘的政治手腕(下)

/郑友林

 

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刚一上台,就碰到了社会保障制度支付危机,由于政府出现巨额财政赤字,入不敷出,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接近崩溃。为了挽回面子,里根请格林斯潘出山,担任社会保障改革全国委员会主席,负责处理社会保障的财政危机。经过反复调查研究,1982年,格林斯潘设计了一个微妙的妥协方案,总的策略是,增税开源与“细水长流”并举。具体包括:分两阶段增收雇主和雇员的工资税;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对高收入的受益者的津贴收税,并且把按指数化增加的生活费用津贴推迟6个月支付。这个方案节约了大量的开支,被认为足以在进入21世纪前使社会保障制度得救。长期的社会保障支付问题被推迟到将来解决,其做法与这个制度最初创立时一脉相承。这个解救方案,受到里根政府和国会的高度评价。国会几乎不加改动,全盘采纳。1983420日,里根自豪地说:“这个方案表明我国无论何时都对社会保障承担铁一般的义务。”众院议长奥尼尔评论说:“今天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高兴的日子。”此举,使格林斯潘赢得了更多的政治资本,大大提高了他在华盛顿的地位。在1987年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任期届满时,里根总统毫不犹豫地提名格林斯潘接任

不过,格林斯潘觉得杰拉德·福特和罗纳德·里根都理解不了复杂的经济概念。为了在华盛顿站稳脚跟,他又不得不与政客们达成协议,同时,在他内心里,又特别厌恶政客们将简单的事实搞得一塌糊涂。共和党人常常将格林斯潘视为天然的同盟军,事实上,他与共和党的亲密关系也的确在其入主美联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但格林斯潘真正效忠的是古典保守主义。他在1987年当上美联储主席后曾为里根提出的大幅增加支出感到非常不安。

1988年,乔治·H·布什(俗称“老布什”)主政,不希望政府预算陷入泥潭的格林斯潘与老布什达成一宗交易——“如果布什总统愿意说服国会增加税收,解决赤字问题……那么,格林斯潘将愿意为1992年的总统大选适时降息,提振经济发展。”但是,在当年,他并没有这么做。老布什总统本人曾多次表示,他对格林斯潘的表现感到失望。而曾在1989-1993年期间担任美国财政部长的尼古拉斯·布雷迪已证实存在这样的交易。布雷迪承认“有这样一个协定,如果总统愿意调整财政政策,他(格林斯潘)就愿意降低利率……但(格林斯潘)根本没有像他所说的那样去做。”布雷迪吐露这些话之后,曾经试图取消采访,因为他深感到这些话似乎会使格林斯潘的道德受到质疑。

1992年,民主党人比尔·克林顿当选。根据比尔·克林顿的政治顾问迪克·莫瑞斯(Dick Morris)透露,格林斯潘也曾与时任总统的克林顿达成类似交易,即总统必须从单纯提高富人的征税转向更广泛的加税,作为回报,格林斯潘将把货币政策保持在较低水平。在对徵税基本上持反对态度的格林斯潘眼里,单纯提高富人的征税是绝对不入眼的。

在历任美联储主席中,能与白宫建立亲密关系的当数格林斯潘,特别是他与克林顿政府的关系最为密切,对克林顿内阁的影响也最大。有人说,1998年克林顿面对性丑闻案能临危不倒,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了选民们对繁荣的格林斯潘时代的满意,有人称格林斯潘是美国的影子总统。格林斯潘虽然有时会与克林顿政府在意见上有很大的分岐,两者之间也会有矛盾和冲突,例如,1998年下半年,美联储曾经三次(929日、1015日和1117日)密集降息,接着主导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拯救方案,格林斯潘还在国会听证会的场合当中,炮轰白宫所提“拿社会福利基金投入股市”的建议。格林斯潘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却又保持相当的灵活性。他还是与克林顿以及财政部长本特森之间建立起了真诚、友好的私人关系,他们常常一起打网球,一边打球一边谈论金融政策及金融理论。而格林斯潘对克林顿的评价是很高的,他认为克林顿懂得他所应该知道的所有经济知识,是一位明智的总统。有一位经济学家则指出:“格林斯潘是美国历史上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长这一奇迹的缔造者,没有他,克林顿也将一事无成。”

乔治·W·布什(俗称“小布什”)2001年走马上任时,自然也无法忽视格林斯潘这个深具影响力的政客。保罗·奥尼尔被任命为美国财政部长,就是因为他与格林斯潘有多年交情,希望两人的这种关系能避免出现老布什当政时的矛盾。格林斯潘力排众议在布什政府的减税方案上签了字,方案中加上了“如果预算盈余变成赤字,减税措施应终止”的声明。 实际上,小布什政府并没有兑现这宗政治交易。“格林斯潘对减税的支持是有条件的,没有预算盈余,就没有减税,但当奥尼尔试图让布什兑现双方的协定时,他处处受阻。”这次轮到格林斯潘对交易保持沉默了。2004年5月18日,小布什总统再度提名格林斯潘续任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20051024日,小布什提名本·伯南克作为格林斯潘的接班人,在发表提名讲话时,小布什指出:“近20年中,格里斯潘主席引领着美国经济走过起起伏伏,在他任期内,美国经济成功化解种种危机,包括一次股市崩溃、墨西哥和亚洲金融危机、两次经济衰退、若干企业丑闻以及自然灾害和恐怖袭击造成的数次股市动荡。”

格林斯潘还赢得了他的同行们的广泛赞赏。例如,英格兰银行行长莫尔文·金在一次采访中提到格林斯潘的深邃思想、灵活性、沟通技巧和判断力。他引用宏观经济学创始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英国另一位经济学家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写的讣告。他说:“凯恩斯在吊唁马歇尔的讣告中说,伟大的经济学家极其少见,这种人必须具备几种人的天赋: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艾伦·格林斯潘正是这些天赋的化身。”

    然而,这显然还不是对格林斯潘工作的最后总结,在他让位的那一天以及在此之后,媒体和公众将会有更加全面和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