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自由故 万事皆可抛
——论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
文学院04新闻 杜迈南 学号02040245
内容提要:最大限度地获得“新闻自由”几乎是所有新闻人一直不断追求的目标。杰斐逊为言论和新闻自由以及自由主义报刊思想的确立做出了最有力的理论贡献。他强调充分发挥报刊媒介监督政府、启发民智的作用。但现实中的新闻自由面临种种限制,因此需要新时代新闻人继续进行不断的抗争。
关键词:新闻自由 民主监督
相当长时间以来,新闻界人物一直被人们冠之“无冕之王”的称号,尤其是在西方社会,人们更是将他们视为与政府、国会、最高法院配合行动的“第四集团”。这种看似简单说法,却从某种意义上显示了新闻界的能量和地位。纵观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最大限度地获得“新闻自由”几乎是所有新闻人一直不断追求的目标。英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家弥尔顿发表了《论出版自由》,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提出了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基本概念,奠定了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论出版自由》的影响也从出版界扩大到新闻界,成为资产阶级争取新闻自由的锐利武器。虽然弥尔顿还没有进入新闻自由的实践层面,但他还是触及了新闻传播的核心问题,并从此揭开了争取新闻自由的序幕。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自由主义报刊思想也在不断成熟、深化,而人们对新闻自由的渴望则更是愈加强烈。谈到新闻自由,很难不涉及美国,而当谈及美国新闻自由史时,又不得不论及一个人,他就是被称为美国民主之父的杰斐逊。
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是《独立宣言》、《维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一七八四年与一七八五年西部土地法,以及其它大批官方文献的起草人,他一度担任维吉尼亚州州长、驻法大使、国务卿以及美国副总统,并从1801年起连任两届总统,他所代表的反联邦连续执政到1840年。他不仅是位总统,还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哲学家、律师、农场主、建筑师、音乐家和发明家,同时也是对人类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历史影响的人,他为言论和新闻自由以及自由主义报刊思想的确立做出了最有力的理论贡献。
所谓新闻自由,是一种消极的防范措施,用以保障新闻媒介免受政府控制的独立性。在杰斐逊的民主思想主中,新闻自由占有重要地位,他也一直为了实现新闻自由而不断努力、不断抗争,并在身体力行贯彻其新闻自由思想的同时,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独立战争后,杰斐逊在同联邦派的斗争中,捍卫独立宣言规定的人民民主权利,就新闻自由与联邦派代表人物汉密尔顿进行了激烈的论争,并努力使国会于1789年通过了宪法前的十条修正案(又称《权利法案》),从而真正明确保护了言论自由。而其中关于“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的规定,则更使之成为新闻自由史上的里程碑。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具体表现在:率先提出并积极努力为新闻立法;正确指出了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深刻阐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的意义;强调新闻自由对资产阶级政治秩序的服从。
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更多的是从发挥报刊媒介监督政府、启迪民智的作用出发的,他力图对报刊媒介的新闻自由权利进行有力保障,并使之脱离政府的过分限制和干涉,确保公众舆论得到自由表达,从而使政府的行为、政策能够得到报刊媒介的监督,以便更好的规范和自我调整。杰斐逊认为这能有效防止暴政的出现和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而美国现代新闻报刊也正是在与政府干涉的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他认为,世界上每个政府都有人类的弱点和腐化堕落的胚芽,为了防止政府蜕化,必须由人民来监督。为了防止犯错误,就必须通过报纸让人民充分了解公共事务。这一论调的指出旨在提升报纸的社会功能和确立公民自由发表舆论的合法地位,并逐步明确报刊媒介监督政府的权利和职责。他说,“我们相信最终会证明,人是可以受理性和真理支配的。因此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给人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新闻自由。”杰斐逊坚信:“对诽谤不必恐慌,说实话就不是诽谤,即是纯粹的诽谤,也有人民做出公正的判断。” “可以放心地信任人民,让他们听到每一种真话和谎言,并且做出正确的判断。” 杰斐逊那句关于新闻自由的名言至今仍被人们广为流传:“如果由我来选择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要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而这段语录如今已被美国新闻界作为标准范文不断复制,高悬于各报社的墙上。
当时的政党报刊政治色彩浓厚,随处存在着隐性的政党斗争。而各政党为了达到政治目的、摧毁对手,不惜施展人身攻击等低劣手段。主张新闻自由的杰斐逊成了政党报刊攻击个人的最大受害者,他在一八八零年竞选期间遭到了联邦制接连不断的指控,称他是一个危险的政治煽动家;是一个无信义、不道德、反宗教者;是独立战争中的懦夫、乔治华盛顿的诽谤者、渴望独裁统治的人。而他当上总统之后,美国报纸对他的辱骂更是进入了登峰造极的时代。虽然他在遭受了太长时间的恶意攻击后,也表达过愤激之词,但更多的时候他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仍然尽全力坚持最大限度的在宪法和权力范围内保护新闻自由。他一直认为报刊有监督、批评政府的权利,不管报刊的批评有多大的错误,联邦政府还是尽量少干涉为妙。他在1802年的一封信中写道,联邦党人“让自己的报纸充斥着谎言、诽谤和狂言。……我们正在进行这样的实验,看一看不借助强制,光凭自由讨论,是否不足以宣传和保护真理,是否不足以使政府在行动和观点方面保持纯洁和正直。……他们选中了我来担任这一荣誉的角色,同时又以世上任何国家前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种凶恶方式来攻击我。我将保护他们造谣与诽谤的权利,而且我仍将珍视这一权利的继续维持……” 他在第二次就职宣言中指出,如果一个政府在批评面前站不起来,就该倒台。某种意义上说,杰斐逊在大力宣扬新闻自由行使民主监督的同时,也开创了美国报纸谩骂总统、批评政府的传统。不可否认,从新闻传播的意义和效果的角度来看,这是对人的抨击、侮辱和诬陷,更是对政府行为的干涉,是不正确的;但从大众传播的大众化角度来说,它能对政府以及政府实施的政策进行民主监督,并能使报刊媒介更好的行使大众传播舆论监督的权利。面对辱骂、质疑和抨击,杰斐逊所表现出的豁达、宽容和大度,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而这无疑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领导者所具有的姿态。
杰斐逊认为,无法无天的新闻出版界并不能阻碍民主政体中的公民做出公正的判断,公共舆论将会纠正报刊对其自由的滥用。但是,杰斐逊也对新闻过度自由感到过忧虑,并意识到新闻自由背后的责任之重大。他发现报纸过度自由会造成一种“危险的情况”,所以他反对报刊滥用新闻自由损害公民的名誉,并强调对新闻的客观性和理性竞赛必须根据美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予以限制,他还呼吁用“有益的压制”来对待“虚假的诽谤性文章”。很显然,对新闻自由的美好信念与新闻自由的过度滥用、对彻底新闻自由的理想追求与社会现实的实际需要,几者之间很难协调,并且矛盾冲突不断。
在杰斐逊执政时期,“只有事实真相才可以用于诽谤诉讼辩护”的原则以法律的形式被确立,这也就把政府与私人放在了完全平等的地位,使得新闻界对政府以及上至总统的任何政要的揭露、批判,和对私人一样,只看是否属实,不存在“煽动”或危害社会的问题。在美国,人们信奉这样的思想:一个人可以批评当时的政府,反对其政策,促使其倒台,但仍然是忠于祖国的。一个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代表着广大社会舆论的报刊媒介呢?而在别的国家,这种情况是很难出现的,更多还是会存在政府和私人悬殊的地位差别,新闻界也很难脱离政府的干涉而取得真正的独立,其充当的角色也大多是为政府服务的工具,尽管有的看似与政治远离,却也实际上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谈不上敢揭露政府和抨击总统了。
杰斐逊一上台就按自己的新闻自由观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他那个时代却被称为美国新闻史上政党报纸的黑暗时期,在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新闻出版界一直存在着嘈杂的党派纠纷。但尽管如此,那一时期的美国还是诞生了整个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保障新闻自由的宪法。而且杰斐逊的信念是坚定的、正确的,他已经把新闻自由对民主政体进行行政管理国家的监督作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构建在理性主义和天赋人权基础上的西方新闻自由主义理论认为,任何人都有权发表言论,而无需政府的同意;媒体的存在目的是知情、娱乐和销售商品;媒体的主要责任是帮助发掘真相,更好的监督社会和政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人权至上、绝对自由只是一种空洞口号和美好空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新闻自由在被无限膨胀并极度放大后,往往掩盖着种种荒谬与阴暗,还有更多的无可奈何。众人极力追捧的新闻自由也极易被用来充当为国家机器服务的传声筒和代言人,而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现实社会中媒体不断追求经济利益而日益严重的商业化倾向,也无不影响着新闻自由的真正发挥。
不管社会如何现实,自由如何虚假,若想让新闻事业获得更大的发展与飞跃,新闻人还是要为争取新闻自由而不断振臂高呼,不断地为新闻自由寻找净土。因为新时代的新闻人仍然坚信:若为自由故,万事皆可抛!
参考书目:①《杰斐逊集》(美)杰斐逊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②《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美)迈克尔•埃默里等著,展江、殷文等译,新华出版③《西方新闻自由悖论》(中)李希光著 《求是》杂志2005年第四期
若为自由故 万事皆可抛(转帖)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