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市场的无能为力及与政府的勇敢博弈


政府对于市场的无能为力及与政府的勇敢博弈---叶行昆先生
【叶先生写了一篇生动的妙文,说明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甚至对于社会的无能为力。许多人,特别是中国人,由于过惯了“全能政府”的生活习性,因此总是把自己的一切思想主张寄托于政府身上,要政府做这做哪,要政府这样做不哪样做,心底里仍然抱着一个“全能政府”,包办一切的心态,唯独没有给自己留下责任与自由的权利。殊不知,政府是内生于社会与市场的东西,它只是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而没有激动经济活力的作用。一个社会的经济活力,来自于每个人自己的利益冲动,而不是来自于政府的命令与政策,政府的政策可以使人们的经济冲动开放与关闭,但它本身却象被阉的太监,并无生殖能力。因此我们才看到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国营经济”的衰败景象。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就是一个“开放”性,开放社会、民间的经济活动,因此,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对政府行为的限制,就是政府对自身的限制。对自己功能的重新定位。今天,政府被限制直接经营经济的改革已经大见成效,可是政府的行政体制却仍然没有得到较大改革,致使官僚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太多的机会可乘,去出租自己手中的权力,最终扰乱与破坏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经济运行制度,只是一个汲取现存经济资源的制度,因此我们才看到,当社会民众的经济资源被汲干后,中国的经济危机也就到了崩溃的边缘。日本在战后也曾搞过一段时间的国家计划经济,但发现不是路,及时改弦更张,没有象中国那样,走得太长太远。现在中国的渐进改革之所以那么难,就是因为过去的计划经济走得太长太远了,制度所沉淀下来的陋习难以清除,再加上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带给人们的帝皇特权思想与奴性思想,使一个人要么以帝皇心态自居,要么以奴才心态自存,根本没有责任与自由权利的文明意识。因此,对于当今政府种种不当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对于今天贪官污吏的横行,人们大多感到理解,感到理所当然,感到非常正常。这种令人悲哀的社会心态不根除,中国又如何能够发展,能够现代化呢?――黄焕金】

也谈“政府与市场”  
叶行昆

  眼下,“经济学家”网站上关于政府与市场的网文多了起来;在下尚不知此命题是热点还是焦点呢?恕我孤陋寡闻,有眼不识泰山。我真佩服如今中华大地的经济学界内高手如云,指点江山,唤风呼雨,妙笔生花,点石成金者,大有人在。几乎像目前的装修队员工,要什么有什么。有人说:“在中国要成为一名经济学家,比在英国成为一个木匠要容易”;此言不谬矣。
 
  关于“政府与市场”这一命题,在下望洋兴叹,力不从心;只想提供些近现代的中国历史常识,以供精于此道者参考。

一.    林则徐虎门烧烟,乃政府行为;后来八国联军破门而入,大清政府望风而逃;无“守夜人”,市场岂不一片萧条?

二.    在太平天国风起云涌之际,大清帝国的八旗军溃不成军,屡战屡败。后由“曾剃头”在湖南老家进行“团练乡勇”,替代了政府军,屡战屡胜,方得扭转乾坤,使大清江山得以苟延残喘;但此时此刻的市场经济无从谈起。

三.    国父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族政府,建立了民国政府;百废待兴,市场经济,有点欣欣向荣,但也未能上轨道。政府对于市场,犹如“太监选宫女,有机会,无能力”。

四.    倭寇入侵,“国民政府”以“攘外必先安内”为由,节节败退;大好河山,只得以一首“九一八”的咏叹调哀之。后由共产党领导的“小米加步枪”的非政府军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打倒了国民政府。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却以“四大家族”胜出;劳苦大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更不用说什么市场经济。
 
五.    新中国成立,人民民主专政诞生,“为人民服务”的政府降临中华大地。公私合营,人民公社,据不完全统计,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饿死人口近四千万。当时的国家主席称:“此举将会载入史册”。另一名老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则云:“饿死这么多人,还不造反,中国人真伟大”。区区南京大屠杀之死伤人数,与之相比,似不足挂齿。一直到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在轰轰烈烈之际,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政府的功德无量。阿弥陀佛!
 
六.    邓公的一出“春天的故事”,拨乱反正;在经济特区里,政府淡出市场;以后雨后春笋,大国难民的小康生活初见端倪。温洲人不找市长找市场,在与政府的勇敢博弈中,“一只打火机叫欧洲人打喷涕”;尤为可歌可泣,大快人心。此举应归功于政府,亦或市场乎?

七.    “国退民进”,昔日投机倒把的小商小贩变成了富可敌国的民营企业家;属于“国宝级”的,理应多多“善待”。“小政府,大市场”;成了自由主义者大旗上的标志性口号。而政府之于股市之冰点,几乎一筹莫展。

八.    如今“宏观调控”,以“科学的发展观”,大兴土木;各地政府的投资,恰似长江之浪,一浪高过一浪;却累得李大署长老泪纵横。房价飙升,平头百姓怨声载道,政府却望“价”兴叹,无能为力。
  古人云:“礼失求之于野”。中国特色的政府与市场之模型,可见一斑;依此类推,庶几近乎?进而深究,也不过如此而已。政府之于市场,当下盖棺论定,为时尚早;“千秋功罪,后人自有评说”。
 
  顺祝诸位同仁鸡年快乐,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