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先生的回信
范海辛先生:
4月25日来信收到。
你提出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看法,有许多创新的观点,并且融会贯通了许多前人学者的成果,极有价值。
你的基本观点,中国的前途取决于领导人的文化,确有一部分道理,但并不完全,因为领导是群众的镜子,有什么群众必定有其相对应的领导。举一个例子,毛泽东发动文革,这是领导的文化,但如果他到美国去发动,未必发动得起来,再如统一台湾的问题,当今领导即使有你所建议的想法,也未必敢于实施,因为百姓中要求武力统一的呼声极强,领导决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采取与百姓不同的政策。再比如当今领导胡锦涛20年之前当副处长,去安徽要为他冤屈的文革中死去的父亲争点面子,当地官员不买副处长的账,这说明领导是群众中生长出来的。
所以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是全民教育,而且是长期(三十年)教育,但愿这三十年中不出现对抗性矛盾(像六·四那样),否则教育中断,又要从头来起。
我因事忙,每天来信太多,匆匆草拟请原谅。
致
敬礼
茅 于 轼
2004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