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成为慈善家的乐土


中国:正在成为慈善家的乐土

  姚 薇

  中国经过2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造就出了一大批亿万富翁。有资料显示,在7万亿元的储蓄存款中,不到20%的富人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中国不再缺少富豪,慈善家不再是稀缺的资源,富人捐助慈善事业正在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中国正在成为慈善家的的乐土。
  中国具备了成为慈善家的乐土的政治、文化环境。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报告中提出,要“支持发展慈善事业”,这是多年来我国政府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肯定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国正在全力支持慈善事业,比如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等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都在注重慈善文化的宣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得到了很好的发扬。一种感染每个人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心理正在促使人们投身慈善事业之中。今天,为了你的财富和生命的安全,请你关注慈善事业;明天,为了你自我价值的实现,请你参与慈善事业;后天,为了包括你和你的家人在内的所有人的共同幸福,请你投身慈善事业。这种理念正在成为老百姓和富豪们的共识。富豪慈善家的不断涌现,在中国正在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价值取向。慈善家得到相应的荣誉和社会地位,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钦佩。
  中国具备了成为慈善家的乐土的法律环境。中国已经颁布施行了一些与慈善事业相关的法律,立法滞后问题实现了很大的突破。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于2004年6月1日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于2004年8月28日颁布、2005年1月1日起执行。《基金会管理条例》、《公益事业捐赠法》以及捐赠方面的有些法律也在完善,受赠主体、捐赠主体的资格和义务进一步规范,募集活动的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实际中的操作性不断增强。我国其他相关的民间组织法规也正在考虑修订。立法机关通过相关法律的颁布,确立慈善事业的主客体地位、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关系,营造慈善组织的基本运营环境,保护慈善机构的合法权利,扶持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使慈善机构在运行中有法可依。
  中国具备了成为慈善家的乐土的能起激励、优惠和引导作用的税收制度。中国正在确立完善、统一的慈善税制,修改企业捐赠只能在年应纳税额3%以内享受税收优惠待遇的限制性规定,税收制度有一定的倾斜,捐赠款项有相应的税收减免措施,政府予以政策支持;中国正在着手提高遗产税、赠予税、奢侈消费税等税的税幅,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均衡财富分配、弱化收入两极分化。这将引导富裕阶层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把自己的财产拿出来用作公益事业,为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慈善组织及其内部结构正趋合理。中国慈善组织按照“架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监督有力”的要求构建组织机构;坚持善款筹募、善款使用和善款运营管理相分离的机构设置原则;建立相互约束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慈善会全职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逐步形成具有专业知识的专职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慈善工作者队伍;加强志愿者队伍的规范管理,建立吸引志愿者参与慈善事业的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且有较高不同专业素质的志愿者队伍。
  基金管理体系日益严密。慈善机构的财政情况建立在“透明的玻璃口袋”的基础上,保证了慈善机构的透明度,树立起了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慈善资金的运作,从资金的入账程序、资金使用和审批程序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社会力量都能进行全程监督;慈善组织的财务管理,也能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如定期公布有关信息,向捐赠者乃至全社会公布各项支出与收入及财务审计报告、慈善活动效率的指标数值等内容,慈善机构和慈善资金监督制约机制缺失的状况,取得了突破性的改变;慈善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切实提高,慈善基金会除了接受捐赠外,都能够主动管理好使用好资金,让它保值增值。
总之,中国正在成为慈善家的的乐土,中国慈善家在这片乐土上沐浴着阳光、春风、春雨,普遍开花、结果。中国慈善事业正在走向成熟。

  【作者简介】 姚薇(1983.10~)女,武汉大学,研究生,近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篇。电话:02763122040 13554093861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