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营销圈子里,大家经常使用一些“语言定式”来劝导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还非常有说服力。比方说:
心情变,态度变;
态度变,习惯变;
习惯变,性格变;
性格变,命运变;
命运变,心态再变。
之所以说,处理好心情是最重要的,就是因为客观上存在着上面的循环。这个循环被许多科学或案例证实。不是一个伪命题。
许多人生活得稍有不如意时候,就埋怨自己命不好,埋怨一多,心情就坏,于是,“命不好”就真的得到了“自我应验”和“自我强化”。潜意识一旦被“我的命不好”控制,那么,他的心情也就彻底地变坏了,接踵而来的是人生的态度消极,习惯上拖沓,性格软弱,命运自然好不到那里去。
其实,在“自我应验的预言”这一心理学的基本发现中,早就向人们阐释了“自我暗示”的作用。而现代人是很容易被“自我暗示”搞定的。因为现代人处于高度忙碌状态,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宣泄,在心理紧张和危险期,缺乏必要的心理指导和诱导,容易积压郁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自我否定。继而相信命运,相信什么东西都是命中注定等等。
政府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定式来制定政策,甚至是操纵市场。人类在心理上的循环趋向于走两个极端:好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好,好得一塌糊涂,坏的也是好的,什么都好,大家互相传染乐观情绪,于是,事情真的好起来。坏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不好,坏得一塌糊涂,好的也是坏的,什么都坏,大家互相传染悲观和否定的情绪,于是,事情真的越来越糟。
所以,有时候,宣传动员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纳粹德国可以把希特勒捧上天,德国人也曾经深信不疑,因为纳粹的宣传说德国人需要他,他是德国人的“伟大领袖”,所以,他们就越来越相信他,于是,希特勒越来越像他们的“领袖”。纳粹的宣传精英把“心理暗示”用到极端,于是,造就了一个“领袖”和他的“法西斯帝国”以及帝国的子民。
再说金融问题。美国人相信自己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国家,是无与伦比的超级强国,所以,只要是美国人,走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牛气冲天的,好象他们真的是全世界最牛的国家以及这个金融帝国的子民——上帝的宠儿。据说,绝大多数美国人都相信他们才是上帝的宠儿,上帝特别关照他们。这也是一种心理定式。这种心理定式自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情,然后是态度——习惯——性格——命运,这是一种奇妙的循环。
著名经济学家Samuelson在他的《经济学》中,经常使用“自我应验的预言”来描述许多经济现象,说明心理分析对于现代人的经济行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实,道理很简单,人类毕竟是一种有感觉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动物。其心理状态对于其日常经济活动自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适当关注人类的心理因素,有助于我们分析一些复杂的经济金融现象,以弥补纯粹经济理论分析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