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与和谐
歧视。是一个问题。在我们社会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你看,城里人对乡下人的歧视;有钱人对穷人的歧视;白领对蓝领的歧视。等等。仔细观察,这个社会“歧视”现象无处不在。所以,英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及时提出了要建立和谐社会。多么及时,多么英明,多么高瞻远瞩!
再说,歧视,有时候就是门户之见。前两天,一位朋友告诉我,说现在报考造价师审查特别严格,还说,现在不准学工的考造价师。我不相信有这样的规定,这不是公开的歧视吗?
本人什么职称也没有,学历还是十八年前的那个硕士学位,自己有自知之明,知道按照知识折旧的速度来看,二十年前学的那点玩意儿早已被折旧完了,所以,根本不敢以这个学历丢人现眼,再说,现在,MBA、EMBA、博士、博士后、教授、研究员等等名堂越来越多,我等过气的硕士之辈早成为“凉了的黄花菜”。
现在中国的MBA、EMBA、博士、博士后、教授、研究员很多很多,但是,真正有含金量的又有多少呢?昨天还是连ABC都念不清楚的官员,今天就在名片上豁然印着MBA或博士或教授头衔。这样的滥竽充数之辈越来越多,如果让这样的“有名分”的“学术婊子”占着“茅坑”,又不“拉屎”,而没有头衔,真正思考问题的人有不“准入”,那才是国之悲哀。权力与金钱搅和在一起,是权钱交易,是腐败。权力与文凭学术搅和在一起,是什么交易?是不是腐败?有人说“学术政治化”或者“学术行政化”是中国特色的学术。我看,那是胡说八道,这是“学术腐败化”。
我对于真正有学问的人一向是非常敬重的,在这里,写这么些内容丝毫不想诋毁任何有学问有良知的学者。但是,我要表达一个观点,思考和写作的权利是天赋的人权,与任何的头衔无关,与门户无关,与政治倾向无关,与学术流派无关。与所学专业无关。所以,笔者认为,在“写作”面前,人人平等。
本人对政治没有什么兴趣,不过,关于什么人可以治国,倒要胡说几句。我不认为学工的不能谈所谓文科的内容,我也坚持认为,学工的也可以搞政治,甚至还可以搞得很好。现在的中国政治舞台,的确是学工出身的官员是多了一些。不过,这很好嘛,亦工亦政,多才多艺,文理皆通,说明中国社会的进步,好事情,应该击掌庆贺。
再说,学文科的难道就必然能够把国家治理好吗?我不知道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和姚文元这些人是学什么专业的,他们大概都是学文科的吧?还有,毛泽东先生是地地道道学文科的,他在晚年犯的错误应该属于“比较严重”一类的罢。所以,搞政治与所学的专业关系不大。
因此,谁搞政治,谁学的什么专业并不重要,关键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社会监督框架,以及权力制衡等制度性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制度合理,找个花花公子当总统,他也坏不到哪里去,大不了让他多玩几个“粉丝”女人。如果制度不合理,找个聪明成精的人当国家元首,也只能是祸国殃民。所以,制度建设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团体、组织,都是如此,无一例外。和谐社会需要完善游戏规则,而不是加深歧视。
为了建立和谐社会,还是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少一些歧视和门户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