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事弈趣


棋事弈趣

    中国古人喜欢将琴棋书画并称,说某某人是个才子,必说琴棋书画样样俱精。其实琴棋书画并非都是雅俗共赏的,只有弈棋,尤其是中国象棋,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兴之所至,华堂雅舍,街头田边,都可以摆上一局。二人对局,十人围观,于是水平不分高低,众人七嘴八舌,到最后主次颠倒,下棋的只有袖手旁观的份儿,因为自有越俎代庖者。

    我下棋时颇不喜旁人多言多语,古人云“观棋不语真君子,输棋不惭伟丈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棋虽小道,以德为先。下棋人讲究“落子无悔,摸子必走”,倒不是要和谁计较什么,而是因为弈棋是争胜负的游戏,是模拟的古代战争,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意思相当,这里面没有“如果”,没有“后悔”,有的只是总结经验,下次再战。

    我想人们之所以喜欢下棋,其实是人性中争强好胜的个性的外露。比如说象棋。象棋变化比围棋简单,是一种动态的美。象棋的战斗目标只有一个,矛头直指对方老帅。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双方积极调动自己的各种兵种,统筹安排,或费尽心思设置陷井,或一往直前死而后已,或迂回战斗后发制人,只是不管战略战术如何,终局一看,棋桌上死子一堆,充分体现了一场战斗的真正内涵,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围棋则不同,是一种静态的美。如果说象棋反映的是一次战斗的话,那围棋就是多次战斗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一场战争的全过程。

    细细想来,确实如此。围棋战争的双方在兵种上是绝对平等的,棋子只有黑白两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于是双方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一片空白的处女地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于是你看到了一场场激烈的战斗。这边的战斗打完了,我就换个地方到那边去开辟根据地;那边吃亏了,我就到这边补回来。于是你看到了棋盘上的棋子在渐渐的增多,随着战争的延伸,一方的地盘在逐渐的扩大,另一方的地盘在渐渐的萎缩,它不像象棋一样一定要把你赶尽杀绝才算是最后的胜利,它可以让你活,但你只能是在一小块地盘上苟且偷生;它也可以让你活得很大,但前提是你不能超过我,因为在胜负的世界里,胜者只有一个。围棋显示了王者之风,而象棋充满了霸者之气。

    我爱下象棋,更喜下围棋。我喜欢下棋的那种感觉,更能陶醉在弈棋的那种氛围之中。“尧舜相让三杯酒,汤武相争一局棋”,说的是弈棋的力量之美;“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说的是弈棋的淡雅之美;“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盘棋”,说的是弈者的隐逸之美;而“共藏多少意,不语两相知”,说的则是弈者之间的那种相知、相得、相互默契的和谐之美。我喜欢这种感觉,胜负倒放在其外了,若真个能“冷暖随缘开怀酒,懒算输赢信手棋”,这一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