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我进入了高中。我刚进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是一位名叫郁玲珍的女士,在她厚厚的眼镜片后面是一对善良的眼睛。她布置的第一篇作文题目是“记暑期生活”。当她后来宣布成绩情况时,大家有点意外,因为有一个85分、三个75分,而没有往常所有的90分以上的成绩。我的名为《牵牛花记》的文章得了85分,所以我记到了如今。郁老师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没有参与任何活动,我想象她那样善良的人是不会伤害任何人的。高二时换了一位名叫严志和的老先生,他是当时很少的一级教师,写的字很古朴。我在他批改的第一篇作文《师大夜色》里写了一首七绝,记得是“东风万里劲吹来,花到春天自会开,齐放百花呈异彩,万花丛里有虫哀。”严老师说平仄和用韵还可以。严老师说话不多,却乐于帮助学生。一次我说起自己的围棋理论缺乏,严老师第二天就不声不响地用报纸包了两本围棋书给我。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忽然出现大字报,说严老师曾经是破坏学生运动的大学贼。
我当时学的是俄文,教我们俄文的李仲坚老师对学生很热心。在我们下乡劳动的时候,和我们睡在一起的他教我们打桥牌,叫我们唱英文歌,教的第一首是《船》。也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有大字报揭发他曾经是蒋介石的四大秘书之一,我们也大吃一惊。我学的俄文只用过一次,那次是前苏联的渔业部长访问上海渔轮厂,我和他的随员讲了简单的话。后来我再自学英语,但是已经没有老师了。离开学校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得到他们的信息了。
下乡劳动是过集体生活的机会,劳动内容是拾稻穗等轻活。
我觉得人与人的关系还是以前的好,所以那些淳朴的人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肯离去。
1964年,毛泽东的春节座谈会谈话是很精彩的。毛泽东说到,历代状元都没有很出色的。李白、杜甫不是进士,也不是翰林,韩愈、柳宗元只是二等进士,王实甫、关汉卿、罗贯中、蒲松林、曹雪芹也都不是进士和翰林。明朝搞得好的只有明太祖、明成祖两个皇帝,一个不识字,一个则识字不多。以后到嘉靖,知识分子当政,反而不成了,国家就管不好。书读多了,就做不好皇帝,刘秀是大学士,而刘邦是个大草包。现在课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材,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孔夫子出身没落奴隶主贵族,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开始的职业是替人办丧事,大约是个吹鼓手。人家死了人,他去吹吹打打。他会弹琴、射箭、驾车子,也了解一些群众情况。开头作过小官,管理粮食和管理牛羊畜牧。后来他在鲁国当了大官,群众的事就听不到了。他后来办私塾,反对学生从事劳动。明朝李时珍长期自己上山采药,才写了《本草纲目》。更早些的,有所发明的祖冲之,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美国的富兰克林是印刷所学徒,也卖过报。他是电的大发明家。英国的瓦特是工人,是蒸汽机的大发明家。高尔基的学问完全是自学的,据说他只上过两年小学。毛泽东确实掌握了许多历史名人情况,他的讲话标志着教育革命的开始。
毛泽东对孔子的批评是比较严厉的。但是孔子在全球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2004年9月28日是中秋节,这天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是孔子诞辰2555年。这天,我国在1949年以后首次进行了政府举办的孔子公祭。这样的活动开始于公元739年,唐玄宗宣布了孔子“文宣王”的封号,从而提高了纪念孔子的规格。在2004年9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设立“孔子奖”,这是首次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高级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次突出一个主题,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联合国大家庭也在重视孔子,我们身历其中,岂可无动于衷。孔子是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世界上有极大影响,就以韩国为例,全国有孔庙226座,许多韩国人每月初一、十五自愿到孔庙祭拜,在韩国电视剧《明成皇后》里,也描写了皇后学习《论语》的情况。中国的台湾、香港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把9月28日定为教师节,美国加州把9月28日定为“孔子日”。像孔子这样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中国人并非由于太多而不稀罕。和世界上所有的思想家一样,孔子及其思想也是有局限的,但是这不能抹杀他的伟大。2005年是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安徒生逝世120周年,德国和丹麦政府已经分别宣布2005年是爱因斯坦年和安徒生年。我们在考虑设立孔子年的同时,可以先把孔子日定下来。孔子是一名伟大的教师,他开创了有教无类。因此,是考虑把教师节从9月10日(这天没有任何纪念价值)推迟18天而改到9月28日的时候了。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一股强烈的闪光之后,巨大火球转为蘑菇云冲天而起,中国自行研究、设计、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4日,苏共中央主席团召集会议,由勃列日涅夫宣布开会,米高扬主持会议,苏斯洛夫作了关于撤销赫鲁晓夫的职务及其原因的报告。原准备保留赫鲁晓夫的中央委员职务,但是后来赫鲁晓夫在主席团会议上态度粗暴,且带有污辱性的发言举动,因而苏共主席团最终决定不保留他的中委职位。由于赫鲁晓夫最终与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能采取合作的态度,才决定中央全会上不对赫鲁晓夫本人展开广泛的讨论或尖锐的公开谴责。
1964年1月27日,巴黎和北京同时发表公告,宣布“法兰西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中国的外交从此开始有了很大的起色。
1964年5月14日,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因长期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在郑州病逝,年仅42岁,这位农村干部的事迹确实非常感人。
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在一个《通知》中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2月10日的《人民日报》专题报导了“大寨之路”,介绍大寨人与穷山恶水作斗争,改变山区面貌的事迹。其代表人物是村支书陈永贵。1964年7月16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大庆油田时,听“铁人”王进喜介绍生产情况。
1964年,希尔顿国际公司在纽约上市。
1964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
(时代录音)1964年的一首歌:“学习大寨、赶大寨,大寨红花遍地开”。这是用民乐伴奏并且有浓厚民歌风格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