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流通“老五股”看“新股改”后的市场效应


从全流通“老五股”看“新股改”后的市场效应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董登新

 

网站:登新投资论坛国际俱乐部

网址:http://www.pension.zj.com

 

表一:全流通“老五股”基本概况表

股票名称

方正科技

ST兴业

飞乐音响

爱使股份

申华控股

股票代码

600601

600603

600601

600652

600653

1994年股本

7200

6400

5200

5600

7020

2004年股本

97045

19464

50900

38951

145532

股本扩张倍数

13.48

3.04

9.79

6.96

20.73

第一大股东%

7.021

2.294

19.177

7.249

13.751

第二大股东%

2.067

0.858

4.462

1.838

0.48

第三大股东%

2.034

0.593

2.266

0.246

0.159

近期最低价

2.96

1.57

3.93

2.84

1.35

收盘价

3.13

1.81

4.37

3.07

1.41

       注:表中前三名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均采用了2005年第一季度末的数据;收盘价为2005年7月20日收市价。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股市开业以来,就有5只另类的“全流通”股票(人们通俗地称之为“三无概念股”)一直在市场上为人们所关注。作为全流通的“老五股”,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一)上市早,初始股本小,但扩张快。

这五只股票均属中国股市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除ST兴业于1992113上市外,其余4只股票均为“老八股”系列,并于199012月上市。其中,方正科技的前身“延中实业”,早在19869月就开始在上海进行柜台交易,它是上海最早的上市公司。

从表一可以看出,这五只股票的IPO规模均较小,但股本扩张快。以2004年底与1994年底的股本口径比较,现在股本规模最大的申华控股,其股本扩张最快,10年间股本扩张超过20倍;此外,股本扩张最慢的是ST兴业,10年间股本扩张仅3倍,现在股本规模在五只股票中也是最小的。

股本扩张主要以“送股”为主,兼有少量的“配股”,这样快速的股本扩张,一方面有利于增持手中绝对“筹码”,增大市场并购成本;另一方面,通过送股除权,有利于“折价”炒作,提高中小投资者参与积极性。

(二)股权极其分散,并购风险大,常易主。

由表一可发现:这五个上市公司不但股权分散,而且第一大股东一般都与第二、三大股东拉开了控股比例差距。其中,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最高的是飞乐音响(为19.177%),但它的第二大股东却只占4.462%的股份;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最低的是ST兴业(为2.294%),它的第二大股东占比仅为0.858%,也就是说股本极度分散。

尽管五家上市公司整体股权结构表现为相当分散,但除ST兴业外,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明显高于第二大股东,这一特征表明:在全流通且股权分散的结构下,公司易于被并购,因此,第一大股东为了保持相对控股地位优势,持股必须达到一定比例,才能防止轻易被第二大股东或其他对手所收购。

(三)业绩增长明显赶不上股票扩张,入主者有投机炒作之嫌。

由于稀缺的“全流通”概念股仅此5只,物以稀为贵,无论牛市或熊市,人们总是拿它们“说事”、炒作,它们的股价总是居高难下,稍有“折价”的机会,便会有报复性的“填权”行动。因此,入主者一般不会“死心塌地”,志在基业长青。在更多的情况下,见风使舵,大股东往往投机重于投资,持股至多三年五载,其间借机大肆“送股”扩张,拚命增持手中筹码,直到市场机会来临,并毫不犹豫地脱手,从而赚取巨额的市场差价利润。

(四)在“股权分置”即将解除的今天,“全流通”概念已成老古董,股价大幅回归。

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号角下,“全流通”将很快普及,老五股不再有“物以稀为贵”的身价,它们的价格开始向其投资价值回归。从表一看,五只股票的近期价格已然应声落下,并均落在了4元之下,ST兴业更是不足2元。当然,它们股价的下跌也并非全因“股权分置”改革进程的加速,而是因为它们的业绩普遍太糟糕,尤其是要死不活的ST兴业,真是让人无可留恋。各公司近五年来的业绩表现见表二至表六。

表二:方正科技(600601)近五年主要财务指标一览

年度

每股收益

每股净资产

每股资本公积金

每股未分配利润

2004

0.165

1.665

0.333

0.162

2003

0.287

3.00

1.365

0.399

2002

0.346

1.92

0.464

0.2388

2001

0.268

1.57

0.464

-0.0057

2000

0.67

2.77

1.928

-0.337

 

表三:ST兴业(600603)近五年主要财务指标一览

年度

每股收益

每股净资产

每股资本公积金

每股未分配利润

2004

0.024

-3.106

0.6303

-5.0555

2003

0.013

-3.187

0.5733

-5.0794

2002

-3.362

-3.221

0.5522

-5.0926

2001

-1.85

0.09

0.4981

-1.7305

2000

0.02

1.94

0.4981

0.1275

 

表四:飞乐音响(600651)近五年主要财务指标一览

年度

每股收益

每股净资产

每股资本公积金

每股未分配利润

2004

0.114

1.76

0.33

0.2892

2003

0.114

1.70

0.33

0.2196

2002

0.097

1.59

0.33

0.1405

2001

0.242

1.50

0.2389

0.0714

2000

0.541

1.67

0.0221

0.4656

 

表五:爱使股份(600652)近五年主要财务指标一览

年度

每股收益

每股净资产

每股资本公积金

每股未分配利润

2004

0.15

2.01

0.4476

0.2087

2003

0.18

1.91

0.4476

0.2095

2002

0.13

2.12

0.8805

0.1697

2001

0.09

2.02

0.8805

0.1182

2000

0.224

1.97

0.8805

0.0505

 

表六:申华控股(600653)近五年主要财务指标一览

年度

每股收益

每股净资产

每股资本公积金

每股未分配利润

2004

0.003

1.169

0.2539

-0.3228

2003

0.071

1.17

0.2533

-0.3139

2002

-0.283

1.104

0.2526

-0.3538

2001

0.168

2.495

1.2528

-0.0773

2000

0.412

1.89

0.1862

0.3137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推进,全部股票全流通将成为现实。比照全流通“老五股”的轨迹,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市场效应:如“一股独大”的大股东如何转移手中全流通的筹码?股权并购是否会因为全流通而“风起云涌”?大股东是否会志在长远,甚至基业长青,而不是拿手中筹码当儿戏,随意投机市场、玩弄中小投资者?在公司入主者频繁换人的情况下,如何稳定公司战略方向与经营业绩?这些都将是未来的上市公司与市场监管者必须慎重考量、有效应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