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桶理论


1。“尿桶理论”

        在我画像的不远处,大约有200米,很偏的地方有一个厕所,我是男的,当然是男厕所里有三个尿桶,我每次去厕所时都发现,大多数时候是离门最近的尿桶的尿是中间的一倍左右,第三个尿桶里的尿最少,不过和第二个差别不是太多。只有遇到节假日,或人特别多时,三个尿桶才全都是满的,不过总是离门最近的第一个尿先满。假如这三个尿桶是三个商店,谁的收益好,大家很快就能猜到。这令我联想到“一步金,一步银”这个生意经,这句话是说商店的位置,位置差一点,租金差别很大,这一步,租金可和黄金相当,而走一步之外,租金只能想当于白银的价格了。这个厕所里的三个尿桶对这句话做了活生生的注解。因为这个由尿桶引起的思考,我称之为“尿桶理论”。和当今炒得沸沸扬扬的为大众津津乐道的“木桶理论”相比,似乎有点哗众取宠,但我一时找不出比“尿桶理论”更合适的词汇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帮忙出个题目。



2。“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适用范围。

        当今社会,似乎“酒香不怕巷子深”有点过时了,就象每一种药品一样,都有其适应症,这句话也是一样,并不是医治百病的良药。上面的厕所,地处偏辟,但依然是人很多,假如这是一个商场,会出现这种情况吗?我认为是有可能的,只要具备了厕所的吸引人的特征。首先能满足人的基本的必须的需求,这是关键的一点,再者厕所要少。只要具备了这两点特征,就是商场,也照样能成功。我想当时的深巷中的生意兴隆酒坊就具有这种特征。

        现在,很多企业仗着产品“酒香”,在销售上生吞活剥的采取“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市场策略,就是不做广告,结果碰得头破血流,于是就报怨这句话不对。或完全否定这句话,夸大广告的作用,而不注重产品内在品质。我认为是没有分析透“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适应症。可以想象这句话产生的年代,当时信息是多么的闭塞,信息传播大部分是靠人与人相互交流,也许酒刚生产出来,有人一喝,很香,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生意自然兴隆,就象水到渠成一样“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生意经自然形成,并流流传至今。但时过境迁,就应采取动态的眼光看这句话,结合当今形势,“古为今用”才能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