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的贡献!


  

三株的贡献!

          丁树雄

  吴炳新,一个缔造“生物制药帝国”的名字;三株,一个永不言败、始终创造奇迹的符号!

  三株:1992年诞生;1996年辉煌;1997年衰落;1998年反思;1999年复出!

  1999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中国财富50强,吴炳新排行第33位;2003年《新财富》杂志评选出中国内地400富豪,吴炳新位居第18位,彰显三株吴炳新总裁的企业家风范、个人魅力,足见三株在业界的雄厚实力、强劲活力!

  三株公司总裁吴炳新首先是一名爱党、爱国、爱家乡、爱事业的老党员,其次才是一名创新实干的企业家,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家”,他1992年8月8日在济南创办的山东三株(集团)实业有限公司,在国家和地方没有任何投资的情况下,靠自筹资金、向高科技进军,并以裂变的速度占领着市场。在短短的几年内,员工由开始的30多名发展到6000多名,在到后来发展到15万员工;企业年销售收入由第一年的1000多万元猛增到1995年的20亿,1996年高达80。6个亿,创造中国保健品的神话,发展速度让人惊叹!利税由第一年的48万元增加到第三年的近两亿元,企业规模由原来的一个公司发展成遍布全国(除台湾、西藏外)的219家三株口服液子公司,而后又发展了包括吴氏治疗仪、三株赋新康、三株生态美、三株国药等在内的近600多家的超大规模集团公司。形成了规模大、档次高、发展快、效益好的高科技民营企业。1997年“常德事件”,令三株大受挫折,发展开始衰落,全国15万员工下岗!1998年后三株调整、刮骨疗毒,沉寂了一段时间!1999年后三株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但步子不快,不大!较为低调!!这也是血的教训换来的理性和冷静!!!

  中国的民众始终没有淡忘三株,中国的营销永记三株!

  其实,从三株的诞生的那一天起,三株就倍受社会关注!不论成与败、正与反,三株都给中国的营销界贡献了许多许多!外界或业界大多喜欢把三株列入了失败企业名单中,老爱把三株与“飞龙、巨人、秦池、爱多”相提并论!就算想通过剖析三株成功经验让营销界共同分享的也大都带着有色镜、烟雾镜,批判大过评赞,现象多过实质,且捕风捉影,泛泛而谈,不着边际,难免误导!

  贡献一:电影宣传巧妙无比

  《红枫谷》是三株公司自编自演的一部90分钟的优秀电影,故事讲述了一位呕心沥血致力于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由于工作超负荷、饮食无定、患上了久治不愈且又无钱医治的胃病,后来三株公司领导听闻其先进事迹后,委托并特派当地办事处领导员工历进艰难送药进山的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该片有意识地采用新的营销宣传手段,将热爱山区教育、默默奉献的人民教师的先进事迹与三株公司的企业理念(来源于社会、奉献于社会)、领导员工

  “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真情实感、三株口服液产品的功效、药理水乳交融,自然贴切,毫无刀斧雕琢的痕迹,观众看后无不为之动容,有的还把当作一部感人肺腑的情感大片欣赏,能取得电影艺术与广告宣传的“双剑合璧”!实属首创!

  当时,该影片播放后在业界反响挺大的,同行无不慨叹三株宣传创新的独到!最终了引发“随片广告”以及企业短片电视或电影广告的兴起,而这与最近丰田威驰汽车邀请名导张艺谋拍40分钟的“新风、威驰”电影广告相距足足早了7年,7年对市场、对营销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三株创新的营销意识、独妙无双宣传的手法,不是很值得当今“模仿、复制、袭旧”的偏好“营销同质化”的业界人士反思吗?

贡献二:整合传播卓越成效

  当今,有整合传播意识的企业或营销人士“大把”,但能很好实施整合营销传播并获得效益的罕见!科龙2000年专门成立了“整合传播部”实施企业的整合传播,千辛万苦,怨声载道,到头来最终把企业给整跨了!而当时整合传播还未为众多企业接受,无现成模式参照的情况下,三株率先实施整合营销传播并取得卓越成效,实属创举!

  三株公司注重用“一个声音说话,在宣传上打组合拳、立体攻势,最为人称颂的是”传单+专题+活动+终端;三株公司全国600多家每个月都要印刷自己的宣传单张,单张内容大多源自深入民间收集采访回来的真实病历,报道真实病历,很有说服力。每个月各个“战区”(以省为单位设立的指挥部)都要进行评选优秀传单的活动,传单印出来后,三株公司讲究农村包围城市的地毯式轰炸,凭借全国十多万的宣传员挨家挨户上门投递,只要有人住的地方就要有三株的传单!往往每投一轮传单,销量就有明显上升!直递单张再加上电视专题更具有杀伤力,电视专题的报道对象通常来自于传单上的患者,采用医生介绍三株疗效加患者喝三株治好病的献身说法,宣传效果非常直接、显著!进行过一轮“地”(传单)对“空”(电视专题)的轰炸后,紧接着派出“地面部队”进行终端布置,各药店、商场、超市、士多店,甚至民宅都会见到三株的单张、宣传海报、吊旗、广告礼品等,最让人叫绝的是,三株公司是较早重视美化环境充分利用公路、铁路、马路沿线墙体进行广告的公司,终端布置后接着请出医生进行现场义诊卖药的促销活动,一两个人就可以开展一次象模象样的活动。

  上述三株公司获胜的“法宝”被各保健品同行,如红桃K、美媛春、太阳神、田田珍珠、汇仁肾宝、昂立一号等等竟相仿效,沿用至今。当然其他行业也受益非浅!

  贡献三:学习与研究型组织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一书畅销后,“学习型组织”的观念便为众多企业所接受。而在此书流行前,三株公司早已经创建了学习与研究型组织,三株公司是我国较早建立学习与研究型组织并获得巨大成功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三株公司总裁吴炳新曾倡导“‘人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以及‘有学才能为、有为才有位’!的思想,大家都知道要去做,但不晓得如何去做好!几经纠正最后才做对的事,不如一开始最做对,三株一定要建立各级各类、各个层面的培训,要按社会需要、国际水准培养适合公司、适应时代的干部员工队伍。”

  三株公司由上至下非常重视培训,并分别建立了总部一级、省区二级、地市三级、县乡四级、村镇五级的培训体系,集团在山东济南专门成立了“三株干部培训学校”(被业界称为保健业的黄埔军校),实行军事化管理,各门学科齐全,有“战略规划、企业管理、营销企划、人力资源、客户管理、财务审计、法律事务”等项目,总部明确表示,没参加过总部严格系统训练的员工不能担任领导职务,分公司经理必须取得初级企划员资格,值得一提的是,三株是较早推行岗位资格认证的民营企业,吴炳新总裁非常重视企划工作,把企划视做作公司发展的灵魂,当时便在集团设立了“初级、中级、高级”企划员的资格认证,资格与责、权、利挂钩!此外,培训的方式灵活多样,有“以会代培”(通过各种例会、工作会议进行培训),“以工代培”(在工作中培训以及通过参观先进单位进行观摩、交流、学习),公司还鼓励员工参加社会上的各种培训、资格考试等。

  企业全范围广度泛泛的学习不足为奇!很多企业都能做到!但是深入持续地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就不是任何企业都能做到的!而三株从一开始就做到了!三株成立之初就有意识地建立了“三株企划研究中心”,专门研究企业战略规划、广告、营销、媒体、公关等战术方略等,“传单、专题、活动、终端”等营销法宝就是由这个中心研究出来的!需强调的是,三株内部的资格认证并非形式,就拿企划资格认证为例吧!参加认证的员工必须通过严格的资格审核,然后才能参加总部的企划专业培训,培训结束后,还要带着自拟的相关研究课题进行为期至少一个月的社会调查、市场研究,然后撰写研究论文,论文出来后,还要经过专家委员会的论证方能取得相应的资格!

  另外,令人称道的是,三株的培训“起点高、规格高、要求严、适用性强、含金量高”,我们只要做个有趣的调查,不难发现当今活跃在医药保健行业的老总或执掌各类医药保健品企业关键部门帅印的有将近2/3是接受过三株培训或从三株出来的,当时,业界曾流传这样的“佳话”,在三株派传单的宣传员到了另一个保健企业就变成了办事处主任;而三株的办事处主任换个企业就升任分公司经理;而三株的关键部门(如企划部)干部员工被别的同行挖过去就更不得了!足见三株培养出的人才有多么抢手!

  勿庸置疑,三株确实是为中国的营销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管理、营销企划人才!

  更重要的是,三株成功创建学习与研究型组织的经验,不是很值得天天喊、月月喊、年年喊而始终建立不起来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或虽高度重视并也初步搭建起来而流于形式的企业借鉴及反思的吗?

贡献四:企业文化生态多样

  三株是一个有理性、有思想的企业,三株总裁吴炳新非常企业文化的建设,他认为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他认为“三株”的企业文化促进了“三株”事业的飞速发展,而“三株”事业的迅速发展又对“三株”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他经常号召“三株”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提出了三株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即:三株的理念:奉献,三株的宗旨是“来源于社会,奉献于社会”,吴炳新总裁极为重视奉献精神,把奉献看作是“整个企业文化的宗旨”。他说:“无私奉献成为三株企业文化的精髓,三株虽是民营企业,但它却与国有企业具有同样的目标:一切为了社会,一切归于社会,一切为了实现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所以他认为在三株公司建立党委是“增加三株理念的内涵”(三株公司是最早建立党委的民营企业之一)。

  在这种奉献理念的指导下,三株人自觉认识到在三株工作就能“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即为社会和人类干番事业的奉献价值“,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三株的干部员工往往把奉献本身看作是”一种使命、一种享受、一种乐趣”。

  对此,三株公司把企业理念概括为:“站在高科技的前列,促进科技进步与发展,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以此奉献社会,消灭贫穷,振兴中华民族经济,促进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我们已脱离了狭隘的个人主义、民族主义,体现了一种高层次的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这种奉献就是三株公司和三株人的“精神追求”!

  三株信念:必胜;

  三株精神:拼搏(三株的同仁志是“你我共同,迎接挑战;立在潮头,冲向彼岸;”苦痛欢乐,尽在其中);

  三株作风:严谨(三株校训,从严务实、雷厉风行);

  三株道德:诚信;在道德中,三株公司领导特别重视中国传统美德中诚信原则。要求“三株”员工要“忠于三株”、“忠于职守”,“要坦诚、自信、勤奋、互尊互敬、互助互谅”,并强调要“靠信誉做生意”;在开展公关工作时“一定要设法给人一种诚实感,以诚相见,心诚则灵”

  三株纪律:严明;三株公司坚持“四严”:“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锻炼了一支训练有素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队伍!

  三株素质:文化;三株公司领导一贯重视员工素质问题,发出了“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的号召,为此,吴炳新总裁经常亲自作报告,并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建立各种类型的学校,要求各级干部努力学习,提高思想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等,而关键是文化素质的提高。他认为:“只有全体员工的素质都达到一定层次、一定水平,我,们才能适应当今市场残酷的竞争”。

  三株形象:高大;

  此外,三株公司还编写出版《吴炳新文集》,组建了自己的“三株艺术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给各系统送去精神粮食!为倡导勤俭节约的企业文化,三株公司还率先在全国开起了“电话会议”!实属难得!!!

  贡献五:网络为王舍我其谁

  提到营销网络,恐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在中国再也找不到第二家象三株那样拥有最庞大、覆盖面最广营销网络的企业了!三株公司成立之初就有意识地采用了“人海战术”,在济南设立总部负责统一管理,全国各省(除西藏、台湾外)设立“省指挥部”(又名“战区”),然后在各省的地级市建立分公司,在县级市建立子公司(隶属于分公司),在各县设立办事处,在乡镇一级设立工作站,在农村设立工作组,层层相连,环环相扣。各网络做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既是销售基地也是宣传窗口,毫无夸张地说,当时只要一纸传真,全国各地,无论大江南北霎时间皆可看到三株的东西。

  当今,有勇气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网络并取得成功的企业并不多,网络建立后不断增值的更是少有,三株是一个!可惜的是“战线太长”、“网络过密”、“成本极高”、“串货严重”等原因三株的网络经历了“兴盛、增值、萎缩、衰落、消亡”等阶段!创造了中国企业“渠道神话”。效仿三株的TCL硬是撑下来了,它成功了!渠道是其竞争筹码,国内外商家纷纷欲与其合作,无他,看重且想利用的就是其渠道网络。

  可见三株开了网络先河,TCL却演绎得炉火纯青!

  成也网络,败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