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以身试药”谁之过


       武汉市东西湖区一农妇因长期使用各类农药都打不死虫子,为了试试新买的农药是否有效竟然以身试药,不幸中毒身亡(武汉晚报8月10日4版)。

看了这则新闻,我没能有作者文中所含的的那种好笑的心情,只感到这是一个发人深省但绝不孤立的事件。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农药这种东西是随便喝不得的。以身试药者要么存心寻短,要么就是愚昧至极,该报道中的农妇显然是属于后者的。从表面看,为农妇之死负责的只能是死者本人,可事实是否如此呢?

其实,事件的导火索是以往的农药都“杀不死虫子”。农药杀不死害虫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假冒伪劣农药太多;二是害虫在长期经受各种农药的“洗礼”之后早已发生基因变异,产生了抗药性。毫无疑问,后者是一个更加沉重的话题,事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更加的发人深省。而该农妇要“尝”农药的原因显然是属于前者的,这就告诉我们,我们一直以来特别强调保护的“农资市场”还是给农民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困扰。我们那些维护市场秩序的部门、保护农民利益的机关,你们的作为只怕要值得怀疑的。

该农妇是幸运的,因为她买对了农药。但她更是不幸的,因为在历经失望之后虽买对了农药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即使就农妇愚昧行为的本身,我们的社会恐怕也难逃干系。

数年之前笔者曾亲眼所见一个真实的故事,该故事情节雷同。也是一个农妇,在整理自己的抽屉之时收检出不少药物。这些药物都是以前家里人生病时医生开的,没有服完病就痊愈了,所以就丢在了屉子里。农妇收检了这么多药物之后说:这些药可都是花钱买的,丢了怪可惜的。于是她就把这些药都服了下去。

后果可想而知。两个事件相隔多年,但在这许多年里,我们有一个群体的老百姓似乎根本没有任何“长进”,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足可相信,这种事情如今绝不会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村重演。他们早已懂得了埋头去生产一个打火机的零部件或者一个螺丝,并将这些小东西卖到世界各地,然后赚了大钱,奔了小康。而我们中西部的农村呢?近20年来他们的文化素质、科学知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与我们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相符吗?答案是否定的。

愚昧的背后,除了有着深层次的不平等因素之外,还有我们形式主义作风的影子。

这么多年以来的科普投入,都花在哪里去了?如今的农村,只怕20年也难的碰到一次科普的讲座、展览等等活动罢。作为公民,作为最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这个群体,他们得到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足够的关注和关怀了没有?每年红红火火的科普宣传、风风光光的普法检查,走的全是形式主义路线。农妇之死,正死于形式主义的工作作风。这背后,也有着全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影子。

 

高泽金  武汉市中山大道192号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  4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