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修改中)北京市餐饮业中华老字号企业调查报告
“老字号并不评价历史,因为它本身就是历史,而历史是不容许被遗忘的”,今天,老字号的沉沦,老字号的落寞,让这韵味悠长的诗句更显悲怆。伫立在老字号的废墟上,内心升腾的不仅仅是时空交错的失落,更多的是对这曾经灿烂的历史瑰宝的深省和反思。
第一部分、前言
中华老字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是中国商业特有的称谓,通常是指:有多年成功的经营经历,在一定区域内有良好声誉的商号,此商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产品和服务是自己开发的、专属的、消费者认可的,有自己的原创产品,产品和服务多数是手工制品或者予以手工制品为主,过去多为自产自销,甚至前店后厂的优秀民族企业,简言之,就是历史悠久、信誉好、产品质量优秀、有独特工艺或者传人、在当地乃至全国有强大的影响力的优秀民族企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认为,中华老字号是指具有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价值,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拥有世代相承的独特工艺或经营特色,且技术出众,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和良好商业信誉的企业和/或产品品牌。不管其定义为何,中华老字号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在人们心中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然而,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北京城的这首民谣如今只是老字号辉煌历史的写照了。建国初期,我国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大约有16000家,涉及零售、餐饮、医药、食品加工、烟酒加工、照相、书店、丝绸、工艺美术和文物古玩等行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老字号企业经营不善,频频破产,1990年,由原商业部评定的中华老字号只有1600家,只占建国初期的10%。现在,这些中华老字号企业经营也出现危机,据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透漏,我国现有的1600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其中70%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经营十分困难,20%能够维持,只有10%蓬勃发展。老字号的残谈,老字号的沉寂,让我们有了调查中华老字号的冲动。老字号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具有巨大的无形价值。为了充分了解北京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经营情况,中华老字号的商标使用情况和品牌发展中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北京市餐饮业中华老字号企业调查。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
第一,熟悉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经营模式,了解企业内部的商标管理情况。
第二,总结中华老字号企业成功的经验,探寻中华老字号没落的原因,了解企业发展的瓶颈。
第三,调查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价值,了解企业商标的经营和发展。
本次调查的背景:
第一,全面复兴老字号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自2002年7月以来,北京市政府正秘而不宣的进行着全面复兴老字号的计划,这次复兴是有选择的,对于那些发展前景好的,政府会给与政策优惠、资金支持等的扶持。当然,老字号的保护,北京市并非一支独勇,广州、武汉、杭州等也是如火如荼。老字号的保护已经成为北京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二,老字号立法调研向社会招标,中华老字号有望立法保护。
“老字号”不景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缺乏立法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屡遭侵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杭州“老字号”企业协会会长、青春宝集团总裁冯根生认为,“老字号”百年来成功的经营经验和历年造就的“老字号”商号本身,就有着极大的经济价值。但由于当今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法律体制尚不完善,一些“老字号”经常受到其他市场主体的不正当侵害,“老字号”的商标、商号被滥用、盗用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不够“老字号”标准的企业借着“老字号”名义大做广告,对真正的“老字号”的产品信誉和厂商信誉造成不利的影响,严重阻碍了“老字号”企业本身的健康发展。
“《提案》针对的是目前‘老字号’发展普遍面临的困境及相关保护机制的欠缺。”杭州“老字号”企业协会法务部顾问陈麟说。提案着重讨论了“老字号”的商号保护,以及政府与“老字号”企业之间的关系问题。杭州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陆善定认为,应明确“老字号”的保护期限、标准、认证程序,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保护应在三个层面运作:政府、社会中介组织,以及“老字号”主体本身,而这三者之间的权责应该明确划定。杭州的立法是老字号实现立法保护的先声,立法保护中华老字号将为老字号的重新崛起提供机遇。这对北京市通过立法保护中华老字号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第三,中华老字号企业经营面临危机,部分老字号正在消失。中华老字号企业迅速减少,破产、倒闭、兼并、收购的消息麻木了我们的神经,“王麻子”宣布破产、同仁堂入主“狗不理”使得老字号企业面临新的经营改革和管理改革。北京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李士靖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关停并转,北京市百年以上的食品老字号原来近百家,现在仅有20多家了。北京城的那首民谣: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到如今只是老字号辉煌历史的写照了。在国外很有影响力的中华老字号小肠陈、户部街老马家烧羊肉和褡裢火烧经营情况不容乐观,天兴居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老字号凝结着民族精神、历史文化和地理属性,老字号的消失,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消失,保护老字号、拯救老字号已经迫在眉睫。
第四,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成立,中国商业联合会将对中华老字号企业进行重新评定。
北京市作为中华老字号企业的重镇,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有辉煌的历史,重新挖掘中华老字号的文化内涵,加强对中华老字号企业的保护是有重要意义的。
本次调查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进行的。
第二部分、调查数据及分析
1、中华老字号经营基本情况
北京市的大栅栏是中华老字号的汇聚的地方,充分展示了北京老字号的特色,但是遗憾的是,至今已经没有了原来的辉煌,诸多老字号店面已经变脸,总体上,中华老字号的经营状况不是很好,据商务部副部长
在调查的企业中,东来顺集团、全聚德集团和聚德华天有限公司的网站宣传作的比较好,有关负责人介绍集团公司的管理层都比较重视网站建设,而且东来顺集团和全聚德集团域名都是商标的汉语拼音,聚德华天有限公司是汉语拼音的首字母,没有发现域名被抢注的情况,但是聚德华天旗下的40余家老字号还没有网站,甚至连网页也打不开。
商标注册情况和企业发展阶段有关。发展较好的东来顺集团和全聚德集团在许多国家注册了商标,包括日本、美国等马德里协定的所有国家,东来顺集团没有发现“东来顺”在国外被抢注的情况。东来顺现阶段还未在国外开设分店,而全聚德已经在美国等几个国家开设了分店。正在发展的聚德华天有限公司旗下的40余家老字号仅仅在国内注册了商标,还未在其他国家注册,据有关负责人介绍,现阶段,聚德华天的发展区域仅限于北京,还未在全国展开,所以国外发展更是艰难,在国外注册商标也没有必要,而且费用较高。小作坊式经营的个体老字号没有申请商标,这些经营者还没有商标的意识,只明白老字号就是商号、代号、名称而已。
假冒商标的情况。东来顺和全聚德都是驰名商标,被假冒的情况时有发生。假冒东来顺商标的形式主要是假冒是东来顺集团的分店,以东来顺的名义来经营,东来顺集团主要是通过非法律手段来处理的,告知当地工商行政部门取缔假冒东来顺的企业。而全聚德的假冒主要是用和“全聚德”拼写非常相似的商标。聚德华天旗下的老字号被侵权也是以假冒是老字号分店的形式。
老字号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很少,老字号驰名商标占驰名商标总数的10%左右。北京市餐饮业老字号商标中,只有东来顺和全聚德被评为驰名商标。这是值得深思的。
中华老字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冲击,1950年代的公私合营,1970年代的文革以及1990年代的市场经济,很多老字号企业现在依然经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还为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现实环境。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中华老字号具有天然的品牌优势,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辉煌的历史铸就了中华老字号的品牌,但是中华老字号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成为市场经济中的赢家,反而成为了输家,为什么中华老字号会出现大面积的经营不善和亏损,结合北京市餐饮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做一些浅显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