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于1月23日《中国计算机报·要闻版》,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不管浩方是否属于恶意抢注,其最终意图很明显,就是依靠抢注的商标这一砝码和暴雪在合作问题上开展谈判。
美国暴雪公司的《暗黑破坏神》、《星际争霸》、《魔兽争霸》三款游戏的中国对战平台能否花落浩方,要看浩方的抢注砝码是不是足够重了。
《北京青年报》1月6日爆料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的官方网站——中国商标网上以及每周出版的《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申请初审公告》第999期和第1000期上,可以查到,上海浩方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2004年2月5日,申请注册了多达17项商标权利,其中除了浩方自身的公司名号、商标以及图像外,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关于《暗黑破坏神》、《星际争霸》、《魔兽争霸》等数款知名游戏在两个领域内的注册请求。
此消息一经刊登,立刻引起了业界不小的风波。任何一个游戏玩家都知道,《暗黑破坏神》、《星际争霸》、《魔兽争霸》这三款游戏是美国暴雪公司的产品,可以称的上是游戏史上最为成功的经典游戏,但上述游戏软件中国版权的唯一合法拥有者却并不是浩方,而是神州奥美。
1月10日,某网站登出了神州奥美针对此抢注事件的申明,申明称:“《暗黑破坏神》、《星际争霸》、《魔兽争霸》等作品是风靡全国乃至全球的系列游戏,上述游戏软件均由美国维旺迪公司授权神州奥美依法引进发行,并分别经国家版权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政府主管部门审核登记,符合国家对引进出版境外版权的电子出版物的出版要求、规定及申报审批手续,由神州奥美依法独家出版、销售及经营。鉴于浩方严重的侵权行为,神州奥美将依法维权,并依法保留追究浩方公司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的权利。”
由此,浩方这次抢注事件成为媒介关注的焦点。而神州奥美的申明仅仅是个引子,背后更引人瞩目的则是浩方此举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同暴雪之间持续不断的关于知识产权问题的口水官司,以及由此而逆转的谈判局面。
抢注事件缘起 救浩方于危亡?
在网络游戏大行其道的今天,浩方作为国内最知名的游戏对战平台,长期以来一直是在光圈的笼罩之下,从在各个媒体上的曝光度而言,可以说是低调的。但是,因为其运营的是经典单机游戏的网络对战系统,浩方仅就经济效益而言,远比被盗版所折磨的国内单机游戏厂商和代理商要高出许多,甚至可以说浩方基本上垄断了整个中国单机游戏的对战平台市场。但这仅仅是眼前利益。从长远看,浩方的这种垄断地位正在面临挑战,而且很有可能是颠覆性的挑战。这成为他们选择抢注暴雪商标的深层诱因。
从国内市场上看,电子竞技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项独立产业,玩家截至到目前已经达到4000多万,而每年的玩家增长幅度更是达到20%,透露出巨大的潜在商业机会。眼红于对战平台的利润,意欲在对战平台同浩方分一杯羹的游戏厂商大有人在。如1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中称:“香港网络游戏娱乐有限公司将在一个月之内,推出一款与浩方对战平台类似的电子竞技平台,与前者采用付费的盈利模式不同,他们对玩家完全免费,以迅速聚集人气。”而在国内,有类似企图的游戏厂商大有人在。对于浩方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挑战,毕竟在技术上,构建一个对战平台并没有多大的技术瓶颈。而且只要有适当的经费,并能够提供类似浩方的服务且实行免费等吸引力强的促销方式,就有可能在短期内分割浩方独享的对战平台蛋糕。
在国际市场上,浩方更是面对巨大的压力。浩方对战平台上的主打产品就是暴雪公司的《暗黑破坏神》、《星际争霸》、《魔兽争霸》这几款经典游戏,也是浩方玩家人气最集中的所在。而长期以来,浩方和暴雪公司在知识产权上纠葛不断。暴雪公司对中国国内的盗版产品长期都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暴雪公司确实是没有能力也顾不上对中国市场的盗版游戏进行打击。而同时,暴雪也依托盗版产品打开了中国的玩家市场,让这几款游戏在近十年的时间内在中国玩家的心中深深扎根并经久不衰。现在时机成熟了,暴雪已经开始计划收起他们放了十年的大网,准备一网捕获中国游戏市场这条大鱼。对此,暴雪是有充足把握的,因为他们在对付未经过他们许可即运营他们游戏的对战平台是有丰富的法律经验和成功指数的。
据媒体报道,去年9月30日,圣路易市联邦法院宣判Battle.net (战网)模拟软件Bnetd 违反暴雪娱乐公司的著作权协议,包括“最终用户授权协议”和“战网使用协议”,同时,其行为也违反“数码千年版权法案”。暴雪负责人在针对此事评价时表示:“这是打击盗版的一次重大胜利。法院判决所传达的讯息非常清楚,任何未经授权而模仿战网机制的地下服务器,都是完全不合法的。我们花了许多功夫为玩家提供一个免费、安全、值得信赖的对战平台战网,这一宣判重申并证明了我们维护玩家权益的正当性。……任何使用未经授权软件盈利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对于中国一些对战平台使用本公司游戏软件的行为,从另一角度讲是助长了盗版产品的流通,也是对原游戏制作者知识产权的侵犯,致使本公司一贯强调高质量的形象受到损害。”同时,暴雪公司亦对外宣布,对于在世界其他地区所架设的非法服务器,将会通过当地分公司收集相关资料,寻求相同的法律途径,以维护、支持暴雪游戏玩家的权益。特别是暴雪在之后又提出即将在中国推出官方战网平台的消息。这些信息有理由认为是对以浩方为代表的对战平台的一个最后通牒。而浩方似乎早已经预料到这一点,早在暴雪发出通牒之前,便于2月先下手为强,“悄悄”抢注了暴雪知名游戏的商标。
为增添“招安”的砝码而抢注?
权且不管浩方是否属于恶意抢注,其最终意图很明显,就是依靠抢注商标这一砝码和暴雪在合作问题上开展谈判。浩方科技总裁李立钧曾经对媒体表示:“暴雪如果准备在中国做一个类似浩方的平台,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集聚人气;如果直接把国外的战网模式拿进来,则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平衡会出现问题。由于暴雪的官方战网是自己开服务器,而浩方仅仅是平台提供者,没有游戏服务器,因此,同等支出下可支持的人数将是暴雪官方战网的30倍至50倍。”其言下之意很明显,就是在透露出一个信息,暴雪和浩方可以合作,而这样的合作绝对是双赢的,远比暴雪独立架设官网更容易赚钱。
同时,浩方还有一个致胜法宝,即就算是打官司,无论输赢与否,都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反复的上诉和申辩将会影响到暴雪收网赚钱的速度,这绝对不是一个精明的商家所愿意看到的。而同时,依靠浩方对战平台同时在线人数40余万人次的强大人气支撑,浩方完全有可能在漫长的官司纠缠过程中采取各种正当的营销手段将内容完全相同的暴雪登陆中国的官方平台击垮。而如果暴雪耐心等到官司完全胜利之日再进军中国对战平台市场,那么很可能会错失其在中国发展的最佳良机而得不偿失。
而与此同时,浩方通过合法手段抢注了其商标,又在某种程度上为暴雪官方战网进军国内市场增加了新的官司。在没有夺回自己的知名商标之前,暴雪除了眼睁睁看着浩方用着自己知名游戏的商标大赚特赚,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甚至必须要为了能够在中国正常运营自己的战网,不得不忍痛割舍已经在中国玩家中有着根深蒂固影响的品牌名称,而为自己的游戏找一个玩家们相对陌生的新名字。而这些换了新名字的经典游戏要想重新在玩家中建立知名度,也将会让暴雪费一番脑筋。在一定程度上,暴雪的部分无形资产已经因为商标抢注而开始流失。浩方此举无疑为日后可能开展的和暴雪的谈判,添加了一个不轻的砝码。而这一系列对暴雪不利的因素,很可能让暴雪不得不对这个被他们视作打家劫舍的梁山好汉“招安”,并且是条件优越的“招安”。而“招安”后,浩方将能名正言顺地使用暴雪的产品继续稳固他们在国内对战平台霸主的地位,甚至利用暴雪曾经想加诸他们身上的大棒把其他的竞争对手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