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和企业管理


书法和企业管理

陈东升/

书法是以汉字为依托,靠丰富的点划、线条和墨色变化来表现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若以常人思维方式去理解,书法的功能主要是带给人们视觉美感和精神愉悦。但在本人眼里,书法还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相通相融。作为一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本人常年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悟书法之奥妙,又从研习书法过程中寻求企业经营管理之道,感触颇深。

若想创作一件成功的书法作品,首先要用全局的眼光对章法进行统筹安排。书法的章法要蕴含开局、布局、收局的过程,其中每一步都十分讲究。就拿开局为例,其方式选择相当重要,是以先声夺人,重笔浓墨的形式来开,还是以钢柔相济,稳扎稳打的形式来开,还是以其它形式来开……?这一切均需根据欲书内容提前安排。只有按照既定的思路去创作,作品才能气血顺畅,神采飞扬。企业战略是企业为谋求新的发展,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对企业所作的全局性谋划。把二者放在一起思考,没有章法的书法作品是失败的作品,没有战略意识和战略规划的企业同样也不会长久。

上乘的书法作品需要上乘的点划和线条来支撑,所以创作书法时一定要注重点划和线条的经营。纵观古今诸多成名书作,无论是长达丈余的鸿幅巨制,还是精致典雅的尺牍手札,哪怕只有一个字的单幅斗方,均没有忽略一点一划的作用。即使作品中个别点划不尽人意,但其映衬和补充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所以,点划线条间的相互穿插、呼应、衬托是成功书作的最好体现。书作的点划安排应该遵循“该浓则浓,该淡则淡,该长则长,该短则短”的原则,只有浓淡相宜,轻重恰当,主次分明,一幅作品方能通篇协调美观。同样的道理,优秀的企业需要优秀的人才支撑,优秀的人才需要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企业在调配人力资源时也应根据每个人的教育背景、特长及性格来妥当安排,团队成员分工也必须有主有次,该演主角的演好主角,该演配角的演好配角,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只有这样,企业团队才能形成合力,才能所向披麾。

由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书画收藏市场交易日益活跃。让自己的作品受到收藏家和艺术市场的认可是每一位书法家的理想和追求。那么,怎样才能在众多书家中脱颖而出呢?我觉得书法家应该借鉴企业的个性化营销策略。个性化营销不仅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同样也是书法家立足艺术之林的根本,没有明显个性和丰富内涵的书法作品是很难成为人们的壁上珍品的,更不可能流芳百代。成功书家的成功所在就是因其个性明显。他们的个性来自于其深厚的“字”外功夫,来自于其丰富的知识学养。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书家都有明显区别于他人的文化特点。例如毛泽东的草书狂放豪迈,尽显帝王之风,启功先生的行书清秀淡雅秀,书卷气浓,他们均是个人文化底蕴的流露,别人永远无法达到那种境界,充其量只能摹其形而永远无法摹其神。我们可以把书法家这些特点延伸到企业文化层面。企业的运营模式、营销手法等在特定时候可以被竞争对手复制,唯有企业文化永远无法复制,企业遏止竞争对手的最好武器就是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另外,书法家强烈的创新意识也是其书作个性明显的重要原因,这点对企业管理也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研习(确切地讲是‘悟’)书法,除了能加深对“经营”二字的理解之外,更多是对个人的心理调和。因为,书法若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境界,必须以务实为前提。在练习或创作时,均需扎扎实实,稳健行事,笔笔入纸,划划用心,丝毫马虎不得。企业经营管理也要以诚为根,以实为本,诚信缺失的企业必定是短命的企业,不务真求实的企业管理者只能把企业引向灭亡。所以,企业管理者把书法之意趣融会于企业经营管理之中是不无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