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因本文在我的网站上点击率高,特推荐到这里.

原作者:合肥联合大学 计算机系 解正瑞

电子商务将逐渐取代传统商业模式而成为21世纪经济活动核心,对此,全球已形成共识。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商业模式造成了冲击,它的推广和应用是一项宠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作为一种新的快速增长的商业模式,它给商家带来商机,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和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被称为网络经济的电子商务,不但改变了人们对传统商业模式的认识,同时也在改变和创立全新的经济法律规则和秩序。目前,在电子商务的一些体系、规则、模式、技术、管理、标准、协议、法律还未臻成熟的时候,很多国家都有在积极进行着摸索试点。中国为推动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贯彻的方针是“政府引导、企业动作、环境配套、试点先行”。

  1.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

电子商务的重要角色由客户和商家担当,他们的联系枢纽由网上交易中介完成,而认证中心(CA)则负责交易的安全认证及监管,银行、金融机构负责资金流通。

参与电子商务的主要角色是企业(Business)和消费者(Consumer),因此,在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网上交易构成了B桞,B桟两种主要商业模式。

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平台是电信网络,中国通讯网经过长期建设,已形成了电子网、数据网、移动网、图像网、多媒体网组成的五网格局。技术上实现了人机网到自动网,模拟网到数字网、单一化网到多元化网的发展历程。

目前进入Internet的路径分别通过6个授权网实现,即:

  1. 中国教育部主管的中国教育科研网,即CERNET;
  2. 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国科技网,即CSTNET;
  3. 中国电信主管的ChinaNET,它也是目前拥有最多带宽的网络;
  4. 中国吉通公司主管的ChinaGBN;
  5. 中国联通公司主管的UNINET;
  6. 中国网通公司主管的,正在建设的中网。

授权网输入口分设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某种意义上充当着“信息海关”的作用,对来往信息进行监管、过滤。

目前,Internet已进入多个国家和地区,半个小时便有一个新的网络加入,联网主机有4500多万台,用户有1.5~1.8亿户,据不完全统计,上网的计算机数达350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41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309万台。中国的用户数已超过900万户,并且正以飞快的速度增长。

  1. 中国的电子商务近况

全球提出电子商务概念不到10年时间,有关电子商务的实践、研究却从发达国家到发展国家迅速扩展开来,目前电子商务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如果把EDI也作为电子商务来看待,则起始时间要追溯到九十年代初),就整体而言,中国电子商务仍处于初级阶段,交易手段、范围、交易人数,安全认证等均处于初级探索过程。1998年里人们主要集中于电子商务概念的推广和可行性的探讨。1999年人们已将电子商务落实到了行动上,电子商务进入到实质性的发展阶段。到目前为止,证券公司、金融结算机构、民航订票中心、信用卡发放等领域均已成功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上海、北京等电子商务示范工程已启动。

  1.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作为国家电子商务工程和国家金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边建设、边运营、边发展”的建设方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网络框架、基本技术环境和应用规模已初步形成。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由通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信息平台构架的网络平台。借助于中国电信公用网实现了与联合国全球贸易网等国际商务网络的连接,并在全国56个大中声调开通了网络节点。实现了外经贸部分与各省市外经贸委、办事处、六大进出口商会、以及海关总署等有关部委的联网。

    通过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在Internet上成功地建立外经贸专业站点有:www.moftee-gov.cn(中国外经贸部站点)、www.Cecf-gz.com(在线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站点)www.chinamarket.com.cn(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站点)、www.techfair.com.cn(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站点)www.chinainvest.cn(中国招商)。这些站点已成为Internet上知名站点。

  2. 首都电子商务工程全面启动

    首都电子商务工程由首都电子商城、安全认证中心、现代支付工具、Internet、电子商务法律环境,网上协同工作体系和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等环节构成。首都电子商城是建立在Internet上开展商务活动的虚拟网络空间和保障商务顺利运营的管理环境,也是协调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有序关联流动的重要场所;它主要是由网上购物和网上交易平台、门户站点、支付中介、配送中心、共享资源,公用设施、会员组织、法律环境等构成。通过首都电子商城开展电子商务,一般企业采用租用电子商城的服务器、或向电子商城托管服务器、或将自建的web站点与电子商城相连(利用电子商城的功能和机制)。

  3. 上海电子商务基本框架建设已初见成效

1999年初,上海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加快电子商务的实施步伐。目前,电子商务在上海正处于稳定发展时期,电子商务基本框架建设已初见成效。国家授权试点的电子商务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已完成证书系统的建设任务,安全电子邮件证书已发出2000多张,商户证书已发出了200多张。Internet支付网关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地区性支付网关已于1999年11月24日开始试运行。对传统的EDI进行适应Internet环境的改造,即OPENEDI的建设主要集中在web方式上的EDI报关系统,报关软件已开发完毕,并先期运用在该市的大企业中,正准备扩展运用到Internet上。网上虚拟商务B-C和B-B两种模式相继建立。典型B-C方面应用有:上海书城、热线网上缴费、网上虚拟南京路;B-B方面的化工、物资,医药等待业交易平台正在建设中;网上售票、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交易市场等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电子商务应用正扎扎实实展开。政府部门正在为电子商交易链的形成和未来的通畅运行,加紧制定相关规程政策和法律规范。

  1. 中国电子商务的总体框架

中国电子商务的总体框架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外环境,为本世纪经济发展和参与全球竞争打下基础。中国电子商务总体框架分为四个部分:即序言、电子商务发展原则、开展电子商务应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中国电子商务近期重点工作。

指导思想: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规划指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到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协调统一。因此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即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又要注意同全球的电子商务接轨。

1、电子商务发展原则

    1. 要政府在发展电子商务中起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
    2. 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起主体作用,这一点与国外提到的私有因素和私有企业相区别,我国不强调私有因素作用,而是把企业作为主导力量;
    3. 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从示范工程入手,逐步引导,并要遵守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安全管理规定;
    4. 加强国际间的电子商务合作,借鉴先进的发展经验,以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1. 中国开展电子商务外部环境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 税收和关税;
    2. 电子支付;
    3.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以及域名等知识产权保护;
    4. 个人隐私保护;
    5. 电子商务安全;
    6. 电子商务法律和规则;
    7. 信息内容管理;
    8. 技术标准建立;
    9. 信息反馈基础设施的配合;

    10)认识与观念的转变;

  2. 中国电子商务近期的重点工作

加强政府的示范、引导作用,发展政府级的非支付性电子商务,政府对企业,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等,审议认证体系及认证机构的审批标准和办法,开发安全技术产品,加强金融信息化建设,提供拟定完善网上支付和交易手段,研究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标准、规则和政策,开展示范工程,宣传、普及电子商务知识,提高全民电子商务意识。

关于电子商务的政策制定和立法工作,在世界范围内部都处于一个探索和试验的研究阶段。我们应密切注意发展动向,研究、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法规,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