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会不会向国民党军一样溃败?


国资会不会象国民党军一样溃败?

市场经济是公平的,没有哪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会强迫另一交易国的产品卖低价。也不会有哪个国家热衷于将自己国家的资产廉价出卖。但神话往往在中国产生:“中国有廉价的劳动力”,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中国只要比别的国家穷,工资就会越低,中国就越有竞争力。

其次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国内很多人反对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中国制造要卖更高的价钱,而人民币不升值就意味着,中国制造不能卖更高的价钱。以上这都是一种你穷我比你更穷的思路,而顺着这种思路走下去,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国家甚至会不计成本的“人民”服务,当然是外国的“人民”,崇洋媚外,中国从蒙、清时就有这种传统吧。《焦点访谈》(06921日)曾经报道的中国海运公司之间的负运价就是一经典案例。再联想到,中国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中国用外汇储备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享受5%的回报;美国人再用中国人借给的钱来大规模并购中国资产,享受的是年15%的回报。我们会发现,我们这个国家在经济上是很愚蠢的。

现在经济全球化,以往靠飞机大炮的战争,已经演化成国于国之间的经济争夺(合理经济是一种共赢)。靠经济战争掠夺一个国家的财富,只需要一笔足够大的资金,就足以使一个国家遭遇经济危机,然后掏空一国的财富。所以所加入WTO的中国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和外资展开了一场战争。以往的战争,我们可以从组成部队的每一个人来判断这个队伍的战斗力。既然经济也可以比作战争,那么中国经济已经加入WTO,开始了于狼共舞,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组成中国公有制主体的“公有产权”基础和进入外资的“私有产权”基础,来分析谁能在未来的经济竞争胜会出呢?显然是可以的。在分析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先分析两个战争的事例。

三年解放战争,人数少装备差的解放军为什么会战胜国民党军?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赶走蒋介石,就是因为当时共产党得民心,得民心的结果就是组成他的部队的每个人都是可靠的。打土豪分田地,这足以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穷苦人,为了解放全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这使得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作战时,解放军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可靠的。而反观国民党800万的部队,一战即溃,只用了三年的工夫,就解放军消灭殆尽了。组成解放军部队的每个人是可靠的,而国民党靠抓丁组成的部队的每个人是不可靠,所以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要远比国民党军强。

甲午战争中国军队为什么会败给日本?当时就硬件装备方面来讲,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质量上看,北洋舰队的装备都不比日本联合舰队的差,北洋舰队的装甲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过了日本联合舰队。北洋水师与联合舰队铁甲舰方面的数量比是 61,中国遥遥领先 。就火炮方面 200 毫米以上大口径的火炮,北洋舰队与联合舰队的比例是 2611,我方遥遥领先;小口径火炮方面,北洋舰队与联合舰队的比例是 9250 。清朝政府正是基于这种力量上明显的优势才毅然对日宣战的

但日本却为什么敢于挑衅?因为中国军舰在访问日本时,日本虽然震惊于中国军舰的先进,但从炮台上晾衣服就发现了中国军队的管理极其落后,而一个管理训练落后的军队是不可能有强的战斗力的。由于清政府腐败,使得组成北洋舰队的每个士兵都无心于战斗,其作战素质也可见一斑,这体现在清军在炮台上晾衣服。所以未等开战胜负已分。根本原因是组成北洋舰队的每个人相比日本军队的每个人,清政府军队的个人是不可靠的。

下面我们把话题回到经济问题上。市场经济是国于国之间经济上的争夺,要远比以往武力争夺财富文明的多。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建立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使得财富易手的交易,在交易前都是征得交易双方对规则认可的前提下。而最终一方失败在市场经济遭遇惨痛损,或者遭遇了经济危机,失败者也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因为游戏的规则是公平的,开始交易之前,没有人逼迫另一个国家必须进行交易。也没有哪一个国家逼迫交易另一方必须以低廉的价格成交。唯一例外的是美国人让人民币升值,让中国制造反过来以更高的价格成交。让人民币升值的结果,就是美日等国逼迫中国必须以更高价格卖出产品。人民币升值本来是有益于国民的好事,但遭到了中国大部分人的反对。(中国制造往往因为价格低廉遭遇世界各国的反倾销。甚至中国鞋因为价格低廉而被烧毁。)

组成中国经济的是“公有产权”基础,对此笔者不止一次进行批判。“公有产权”由于不能象“私有产权”那样对应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人,这导致“公有产权”几乎没有赢利欲望,当然对于市场存在、可能存在的风险也丝毫没有畏惧,更不会及时防范。比如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中国有航运公司之间进行的负运价竞争,何谓负运价?就是给外国公司运货,不但不要钱,还要倒找给外国公司钱。我们从这可以看出我们这个国家“公有产权”的优越性,起码这样体制国有企业和中国廉价劳动力一样都有竞争力。 “中国有廉价的劳动力是竞争优势”。一个国家越贫穷,工资越低,那么这个国家就越有竞争力。同理,体现到“公有产权”的国有企业,就意味着不但要白干,而且还要倒找钱给人家,这样的企业最有竞争力!这样的企业只能在“公有产权”体制下才能存在。所以参与上海海运竞争的都是中国公司。“公有产权”还面临贪污腐败,管理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体制之弊,这都决定中国经济体的基础是不可靠的。

中国 “公有产权”的国企,是国家政策下被迫组合而成的,就好比是靠抓丁组成的国民党部队,其企业领导人也往往是政府任命。而进入中国的外资是自由组合形成的经济体制,其企业的领导人,也多是市场竞争中胜出的侥侥者如比尔盖茨,巴菲特都是市场竞争出来的。这样的经济体好比是自愿参加而成的解放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和国外资本之间竞争的胜负,在真正交锋之前我们就应该知道谁胜谁负了。可惜要在失败了之后,我们才会幽默的中国经济体的确很愚蠢。

目前“公有产权”的经济基础十分不可靠,国有企业证券市场上市,政策市政策配置资源的证券基础也十分可靠。但这样的最终的竞争结果是什么呢?应该是“公有产权”企业最快速度的垮塌!显而易见,目前中国这样的经济繁荣过后将是急速度衰退!支持中国经济泡沫到目前还不破灭的原因是社会的保险资金,银行资金,土地资源已经透支到了经济体里,如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比如政府卖地,卖矿产支持地方国有企业。而消耗这些巨量的国民财富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公有产权”的国资遭遇“私有产权”的外资,就好比800万国民党军遭遇解放军的溃败一样。根本原因是直到现在组成整个中国经济的基础不行。这样靠垄断才能维持生存的企业,要和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争,能不输吗?

中国短短几年就积累了一万亿外汇储备,短短几年时间外资在中国就占领的巨大的版图,这难道不是我们的企业没有战斗力的缘故吗?不但是没有战斗力,根本是我们的“公有产权”企业是根本没有对风险和机遇的感知能力的。当然我们也清楚的知道,为什么中国在和世界的贸易过程中,能够出现中国商品价格卖的越低,而且亏本的买卖做的越热的缘故了吧?根本原因我们这个体制下,自己和自己进行竞争是可以不计成本的,谁都不会否认中国制造的残酷竞争缘自国内自身的竞争。比如政府之间的土地出让;比如政府之间的政策优惠……。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经济上也当然不会例外。但这损失的往往是“公有产权”基础的国民财富(包括外汇储备、矿藏、社保资金、生态环境、国民福利)。在我们国家这个体制下,国民财富损失了没有人会感觉到疼痛的。

看看我们现在的政策吧:政策市大力发展证券市场圈钱功能,国企上市继续壮大国有企业“公有产权”。中国银行、大秦铁路、工商银行、中国国航,哪一个不是在继续扩大中国“公有产权”的比例?这和我们向往的“还富于民”的政策差之千里;证券市场上,继续政策垄断市场,行政配置国民资源;汇率市场上,继续增加“公有产权”性质的外汇储备,同时继续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难道就不害怕通货膨胀,会变相掠夺社保资金国民储的财富吗?要知道积累的外汇储备越多,中国面临的汇率风险就越大。

“私有产权”是自由组合的结果,而“公有产权”是行政配置的结果。自愿参军组成的部队和抓丁组成的部队哪个有战斗力呢?显然是前者。而中国“公有产权”基础的中国经济,比如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其大部分股份是以“公有产权”存在的。是直接以国家资产入股而形成的。这样的企业在组成分过程中不是自由组合的结果。这很类似于国民党以抓丁的方式组成的部队。抓丁组成的部队往往士兵一旦有机会,士兵就会逃跑。而中国以抓丁形式组成的国有股份制企业,一旦有机会,资本也会逃跑。很明显国有垄断企业一旦被打破垄断,就可能面临亏损; 中国的政券市场,一但完全市场化就可能引发股市下跌!中国的汇率市场的,一旦进行汇率市场化,那么资本就会面临人民币大幅升值后的出逃,这和国民党抓的丁性质根本是一样的。

中国经济问题不单单不汇率上,还在于组成中国经济主体的“公有产权”基础上!后者是关键。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经济要在世界上争一席之地,那么组成中国经济的每一个细胞都要健康,要让组成中国经济的基础最为可靠,要让进入竞争的每一个中国经济体,都是最有竞争力的。“公有产权”是不合理的,应该通过改革建立以“私有产权”基础的有生命力的经济体。这就必须在国有企业“产权”上进行变革,否则幽默的中国经济将继续幽默下去。而变革最好方法就是进行“还富于民”的公平私有化,这可以在证券市场上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