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贸易逆差与美国经济增长并存:美元因素及其隐忧(三)
刘建江 袁冬梅 王国杰
摘要:美元因素是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成因之一。美元的特殊地位,使得美国不但享有“无泪赤字”,获取“铸币税”,转嫁国内风险,而且直接促成美国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维持其巨额贸易逆差之下的经济增长。美国这一经济体系要保持可持续性,需要强势美元做基础。而长期巨额贸易逆差,加之欧元崛起,又造成美元长期的贬值压力,威胁其经济增长。虽然美国为吸引资本流入、维持强势美元做了较多努力,不过美国这种巨额贸易逆差、经济增长与强势美元同时并存的潜在风险不可小视。
关键词:巨额贸易逆差 经济增长 美元化 资本与金融项目 资本流入
四、美元贬值趋势是美国巨额逆差可能酿成危机的隐忧
从宏观经济体系分析,美国由贸易逆差所造成的巨额经常赤字,必须有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巨额顺差来弥补,否则会影响美国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但是,这种态势要得到良性运转,需要一些条件。
首先,美国经济要保持对国际资本的强大的吸引力。没有美国经济的繁荣,美国消费需求不旺,则美国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不足,从而失去第一个弥补经常赤字的渠道。20世纪90年代,美国曾历经了20世纪以来最繁荣的时期,持续稳定的美国经济增长伴随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出现,当然,也伴随持续扩大的贸易逆差而出现。这其中,美国成为世界资金的汇集地,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流入美国的资金多达1万亿美元。但是,自“9.11”事件以来,美国正逐渐失去对全球FDI的吸引力,其吸引的FDI占全球比重不断下降(参见图2),而且,就FDI来看,2002年开始已由一个FDI的净流入国转为净流出国,当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高达1348亿美元,但本国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仅724亿美元,而2003年,美国对外直接投资膨胀至1738亿美元,比自身利用的外国直接投资多出了1135亿美元。2004年,虽然美国接受的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1155亿美元,不过流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则高达2485亿美元,比自身利用的FDI总额还高出1330亿美元。
资料来源: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1999;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1。2001-2003年的美国FDI数据系笔者根据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计算整理,2004年的比重数据系预测数。
其次,没有其他货币挑战美元的地位,美元在国际储备体系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虽仍处于多元化储备体系的中心,但其比重不断下降,由1973年的84.6%下降到1980年的66.8%,1990年仅为49.4%。此后,受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影响,美元地位又开始上升,1999年美元在外汇储备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上升到68.4%。但自1999年欧元正式运行以来,美元霸权地位正日益面临欧元强大的挑战,其在国际储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已呈现下降趋势。例如,IMF成员国官方持有各种主要货币在外汇储备总额中所占比重,1999年欧元仅为12.5%,但到了2003年,美元比重下降到63.8%,而欧元比重则上升到19.7%。
国际清算银行
第三,需要维持强势美元地位。这是美国资本与金融项目盈余与巨额贸易赤字并存的关键。对于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而言,强势美元,不但能使其获取正常的收益率,一定程度上防范外汇风险,而且还能获取由于美元升值而带来的额外收益。但是,若美元趋势疲软,则将形成一种美元贬值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吸引资本流入已成为维持其巨额贸易逆差与经常赤字的首要问题。一旦美元持续疲软,将进一步打击了世界投资者持有美元的信心,使得外资流入美国的速度减慢(见图2),从而难以弥补经常项目的巨额赤字,加重美元危机。如果美元的疲软进一步影响国外债权人持有的约11万亿美元资产的信心,则美元危机将进一步积累,美国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也将进一步减少。
近来,为了维持美元强势,吸引全球资本的流入,美国已为此采取了不少对策。通常,为了吸引投资者,一国面对货币贬值时,中央银行通常是采取提高利率的做法。2004年6月以来,美国已连续十次提高利率,到
不过,在美国政府预算赤字不断膨胀、贸易逆差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欧元的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美元霸权地位面临的冲击将是不可避免的,例如2004年,经常项目赤字依然多于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约520亿美元。从长期来看,若这一趋势不能扭转,则美元贬值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五、结语
长期以来,巨额贸易逆差与美国经济增长并存,一方面是因为巨额贸易逆差是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与社会需求旺盛的共同结果,另一方面,也由于美元的霸权地位和强势美元,使得大量资金流入美国,从而贸易差额得以通过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巨额顺差弥补。在这一过程之中,顺差国花费高昂代价对美出口获得的美元,又以购买美国债券的方式重新回流美国,相当于顺差国对美国的贴息贷款。但是,美国巨额贸易逆差难以大幅度缩减,而且其扩大的趋势日益明显。当前欧元地位不断上升,加之受美国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减税政策以及低储蓄率、高投资率的影响,从长期来看,美元贬值趋势恐怕难以有效逆转。在这一背景下,国际资本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将不断减弱,并强化美元贬值趋势,则美国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越难以弥补经常项目的逆差,巨额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也越来越成为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顺差国,也包括那些巨额美元储备的持有国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与美国一起,努力维持美元的地位,则必须继续购买美元债券,其美元储备也将进一步上升,未来储备风险进一步加大;要么减持美元储备,增加欧元储备,则加速美元贬值,将导致其自身出口萎缩,且已有的美元储备面临直接损失。从一定程度上说,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与美元,已经在要挟世界经济,在选择美元资产方面,各国已经必须在未来与现实之间做出痛苦选择了。对此,我们必须以足够的警惕,要适时防范美国因巨额贸易逆差不能维持给我国出口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因逆差而导致的美元贬值对我们巨额外汇储备所造成的潜在风险。
参考文献:
[1] Trade Deficit Review Commission,“The U.S. Trade Deficit: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Action”,Washington: TDRC,November,14.2000.
[2] [美]保罗.克鲁格曼:预期消退的年代[M],王松奇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109-113.
[3] Robert G. Murphy,“Our Friend, the Trade Deficit”,Washington post,Friday, May 21; 1999,Page A 31.
[4] [美]罗伯茨:抉择——关于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寓言[M],刘琳娜、栾晔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 施建淮:怎样正确分析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J],国际经济评论,2005(7-8):1-6.
[6] 姚枝仲: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M],世界经济,2003(3):12-15.
[7] 郑伟民等:衰退还是复兴 全球经济中的美国[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99-200.
[8] 陈雨露、王芳、杨明: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兼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J],经济研究,2005(2):35-44.
[9] [日]吉川元忠:日本金融战败[M],孙晓燕、袁英华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45.
[10]刘建江:透视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并存的合理性[J].国际贸易问题,2005(7):35-40.
[11]谢国忠:美元贬值是场阴谋 变相掠夺亚洲国家经济成就[N],亚太经济时报,
[12] 美元“特里芬难题”使欧、日成外汇储备新主角[N],http://www.cnfol.com ,
[13] 中国悄悄抛售 美元开始走向穷途末路?[N],http://www.zhicheng.com,
[14] 布什称美国支持美元强势 表态没有遏阻美元看跌[N],http://finance.sina.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