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中国市场策略变局?
沃顿知识在线:沃尔玛近期宣布将收购台湾的好又多,是否显示着它在今春退出德国和韩国之后,将在中国市场上大有作为?本次收购案对沃尔玛的发展有何意义?
于清教:这是今年连锁业在中国的又一个重磅消息,5月百思买入主五星,10月国美吞下永乐,大中“分手”永乐,今年在家电连锁业并购频繁,说明中国的连锁业态已经到了“诸侯争霸”的高潮期。
来自台湾的好又多超市在中国内地拥有99家门店,居外资卖场门店数量之首,业内很多人认为,参与竞购好又多的各方,一朝报得“金蛋”归,就等于坐拥零售业目前最稀缺的店铺资源。沃尔玛竞购好又多目前仍存在很多变数,原因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好又多售价过高,体量巨大、资产结构混乱,接盘者除需具有相当实力外,还要有较强的整合能力;二是目前参与好又多竞购谈判的包括全球零售业领头羊沃尔玛、家乐福以及一些投资机构,好又多投谁的“怀抱”还难以马上断论;三是包括家乐福在内的参与谈判的各方都没有退出收购好又多的谈判,好又多究竟会使出什么样的商业“撒手锏”,各方都还拿捏不准。
若好又多真的投入沃尔玛“怀抱”,那么沃尔玛逐鹿中国市场无疑拿到了最具战略意义的“武器”,对其未来的战略布局和市场战事增添了强大的竞争力。随着金融市场今年年底的全面放开,包括沃尔玛在内的资本强势跨国外资企业必然来分食中国市场的蛋糕,强大的消费潜力和长远的发展前景,这才是他们看重的根本。应该说沃尔玛在这个时刻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或者采取大的动作来并购国内渠道,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沃尔玛如果一旦成功收购好又多,将彻底打破被家乐福在中国市场“压着打”的僵局,这为沃尔玛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将增添商业战略的浓墨重彩。
沃顿知识在线:沃尔玛同意在中国成立工会将对它的运作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于清教:应该说,随着中国市场环境的法制化轨道逐渐走向成熟,不能解决劳资纠纷等企业管理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下一步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如前期媒体爆出韩国LG某部长说,能到中国工作是很多像我一样的公司中层领导的愿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国工作要比在韩国工作轻松许多。 言外之意就是可以不用处理那些劳资纠纷,可以不建工会,也就无从面对那些“伤透脑筋”的事。我们知道,一个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工会组织,往往是资方的对手,当工会不去维护工人权益而成为一种摆设的时候,工人的权益必然受到侵害。韩国LG管理者为到中国工作而欣喜的背后,实际上是中国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软弱。
沃尔玛要想在中国扎根,不建立工会组织,其后期的发展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员工队伍越庞大,面临的问题就严重,也根本谈不上长期的发展,谈不上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跨国企业。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沃尔玛建立工会组织是一种必然,而不是一种侥幸。在中国市场不遵守游戏规则也是没有发展可言的。而沃尔玛确保工会的独立性,真正将工会与沃尔玛中剥离开来,促使工会固有职责的回归,使工会早日成为有效制衡资方、维护工人权益的强大组织,这将从根本上促使沃尔玛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有利于劳资的和谐,从更长远来看,无论对于资方还是员工一方,都是有利无弊的。
沃顿知识在线: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和竞争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于清教:实际上我们研究分析沃尔玛就会看到其“价格战”能够持续下去,原因不在于低价,“价格战”原本也不是沃尔玛持续赢得顾客的真正原因。沃尔玛能够持续的原因在于其核心竞争力——出色的后勤物流配送能力和吸引顾客忠诚的经营能力,而且沃尔玛把这一能力作为公司竞争战略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沃尔玛在各个方面就很容易培育起了自己独特而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优势,而支撑这一切的是沃尔玛的经营理念:通过向其战略合作伙伴放权、保持技术优势和在合作伙伴、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建立忠诚来战胜竞争对手。
问题也由此产生,既然沃尔玛的优势让国内的竞争对手感到害怕,那么竞争对手必然千方百计来瓦解这种优势。从国内的连锁竞争业态来看,要瓦解其优势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毕竟中国连锁业的发展尚处于初期整合、圈地阶段,自顾不暇,竞争缺乏秩序。我认为,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和竞争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自己,即如何调整从企业的战略、管理、营销等层面来适应中国文化,适应中国顾客的消费习惯和购买潜力,如何打好沃尔玛的中国亲情、本土与策略牌,非常关键。
沃顿知识在线:您对于沃尔玛中国的发展策略和未来有何看法?
于清教:我希望沃尔玛、百思买等外资连锁巨头来中国一定要认清“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这一趋势,中国的改革与开放已到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谁能抓住机遇迎头赶上谁就更容易成功。
我说的这个关键时期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市场消费理性的上升,二是法制化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三是制造商的健康经营的需求,四是中国整体环境的和谐发展需求,五是公众和媒体监督意识的提升。沃尔玛如能在改善供求伙伴关系、支持中国和谐发展、改善外资形象等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那么沃尔玛真正才能在中国扎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