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增长以效率为先


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自1980年以来年平均增长率为8.6%,历史上从未有过任何国家在这样长的时间里保持如此快速的增长。同时又是最无效率的。何以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无效率,没有效率的经济有可能实现真实的增长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自然的高储蓄率第二是人为的资本控制。假设公民因为某种原因停止储蓄,银行没有多余资金对企业投放时,增长就会停止。如果允许储蓄流出国境,去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增长也会停止。 如果资本不能自由流动,那么在一个低效率的经济中,资本的真实回报会比一个更高效率经济中资本的真实回报要低。这一点在那些同时在中国国内和海外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价格的持续差距中可以看出来。这些公司境内、外平均的价差是2:1.换言之,具有同样风险的投资在中国的回报率仅是海外的回报率的一半。

中国经济增长的效率,一定要在体现在以下三个要素上:

一个是配置结构效率,第二个是运营效率,第三个是创新效率。结构效率,针对于我国的产业最大问题是散乱差弱,这是导致中国的产业都在低水平,市场没有秩序情况下展开恶性竞争,最后争的结果是行业性亏损和产业失效的概念,我认为中国的经济的效率最重要的来源首先完成是整合概念,在整合的基础上再来讨论产业升级换代的问题。我们可预见的这短期甚至长期范围内,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是高速增长的,因为我们处在市场大爆炸的时代,所以从产业总量上讲,中国的哪个产业实际上都是高速增长的产业,但在总量增长的同时,厂商一年不如一年,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经营越来越困难,大家好象看不到长远的前途,问题出在哪儿,是产业内部结构出了问题,比如说医药产业,中国医药产业目前总量将近七千家厂商,95%是亏损,整个医药产业明显的散乱差,出路一定是结构改良,而不是现有的6000家、7000家运营效率的提高的问题。所以这是我说的一个观点,中国经济的增长新的增长点首先来源于一个效率就是配置结构效率的优化。


第二个是运营效率,中国不管它是管理优良的企业,还是管理不优良的企业,如果你能改进加强它管理,它的改进空间是非常非常大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时间非常短,不像西方企业500年工业革命洗礼沉淀出的很成熟的管理,而中国的管理都处于粗放的状态,这样的情况下,管理很粗放,运营效率一定是不规范的,所以我们加强人力资源、组织结构、流程等等方面进行管理,这样的改进空间非常大,所以我觉得第二个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来源是什么,是运营效率提高。

  第三个是创新效率,创新可以很多,科技创新是一种,也可以是产品服务创新,可以是商业服务创新。大家知道这种创新的效率来源释放的效率是非常非常大的。还有一些如盛大网络、腾讯靠科技和产品创新,所以我觉得创新的东西已经喊了很长时间了,所以创新的效益来源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