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空子”的感想
有一个词叫“钻空子”,有一句话叫“挖社会主义的墙脚”,很形象,也很现实。发展的意味颇耐人寻味,政府的监管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在许多场合扮演着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的双重角色,所以寻租行为是一种必然。最简单的事例就像我从宿舍骑车去学校,路上有红灯,我原来是很遵守交通规则的,尽管我骑车速度比别人快,但总是和别人同时到学校甚至更晚,为什么?因为我在等绿灯,他们不等,也没有人强迫他们等,规则是制定出来了但没有人去执行,慢慢地我也视红灯为无灯了。习惯使然,社会大环境使然。到学校不是每个地方都允许放置车子的,学生一般都被拦在了外围,老师则允许入内。但是学校并未能在各个路口都排上人去阻拦学生入内,所以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可以轻松入内,大不了绕几十步归去,至少从心理满足感来看,寻租收益远大于成本。
社会上类似挣钱的手段中的一个就是招生,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哄骗一个高中生和家长是很容易的事,所以招生行业很火爆,提成贼高,只要能游说成功一个,少则上百多则上千的报酬令很多人为之心动,也就加入招生队伍,显然这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的,我们没有必要争论是不是有一天招生者会从良,良心发现而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事实上很少会有,追逐利名的人是自私的,损人利己也就是无愧于心的。更进一步,冒名顶替的交易却相对公平,因为双方知情地位对等,但同时受交易损害的是第三方学校,不可能存在一个没有任一方利益不受损的均衡。不过能从根源上影响的是则是可怕的——权力膨胀。而利润是最高的。
说明:本文是笔者在与相关招生人员交谈后对现在挣钱方式和手段的一点感想。看来我只能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是不能走招生挣钱这条路的,尽管我十分需要钱,也只能凭苦力挣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