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连接:http://news.sohu.com/20060222/n241952313.shtml
“本公司出售枪支、迷药、黑车,代办各类证件……”这样的短信,竟发送到武汉市公安局副局长夏志钢的手机上。2月17日,夏志钢收到了这条短信。 他立即责成治安处警员调查。日前,办案警员通过抓获短信发送者朱某,一举捣毁两处制贩假证窝点,将3名涉案人拘留。朱某交待,他们3人结伙,发布售枪、迷药、黑车信息是为了诈骗钱财。目前,3名嫌疑人已被警方拘留,此案在进一步审查中。(《楚天都市报》2月22)
朱某真是倒霉,“卖枪”短信竟然发到了公安局长的手机上;这个夏局长也真“较真”,对一条偶然的不良手机短信动了真格。
试想,如果这条“卖枪”短信不是发到这个较真的公安局长手机上结果会怎样?其实,结果也就这几种情况,无心者会将短信看完后,抱怨一下信手删掉;无聊者或许会觉得好玩,去随便回复一下;有心者恐怕就上钩了,想看看能否满足自己的要求。
其实,我国一些法律对散步不良信息也有相关规定,如即将出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就有对利用通讯工具散布淫秽信息的处罚规定。但是,夏志钢是公安局长,他可以让手下警员对自己收到的“卖枪”短信一查到底;而普通手机用户中,有几个人为了跟几条短信叫板,而去费力又费心地主动报警呢?面对铺天盖地袭来的、对自己并没有实质侵害的垃圾短信、非法短信,大多数人是厌恶痛恨而又心怀无奈。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收到垃圾短信、非法短信的经历,而这些短信的背后,往往都有藏污纳垢、追逐暴利的阴谋。要让这些短信形成“人人喊打”,而又“人人敢打”、“人人愿打”的局面,我们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诚然要做得更多。比如,公安机关为人们提供方便的不良短信举报途径,开设专门的举报电话、举报网页、举报短信等,并对提供举报信息者进行切实奖励,让举报者不觉得举报麻烦;通信网络服务运营商,要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对异常号码加强监控核实,及时停止不良信息制造者的网络服务;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用户,也要主动参与与不良信息做斗争,等等。
净化通信网络,创造一个健康的通信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执法机关、网络服务商、通信用户只要有一方存在妥协,不良短信就难以根除。毕竟,类似“卖枪”短信的不良信息,不能天天撞上这较真的夏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