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再一次无可辩驳地昭示:并购依然是全球银行业永恒不变的主旋律。伴随着巨额财富的耀眼光芒以及银行家眼中的诱人前景,它宛如一个个巨大的漩涡将数以亿万计的金融资源吞吐其间,令每一个沉浸其中的人都兴奋不已。而其中,巨无霸型银行的市场竞争战略被普遍认为是解释近十年来银行业并购浪潮的主要原因。
去年岁末,全球几乎所有财经媒体都播发了一条新闻:日本三菱联合金融控股集团下属的东京三菱银行与日本联合金融控股集团旗下联合银行于今年1月1日正式合并,挂牌成立三菱东京联合银行。这家新银行以190万亿日元(约合1.6万亿美元)的身价超越总资产约1.55万亿美元的美国花旗银行集团,成为世界银行业新“首富”,其账户总数高达4000万个,存款余额100万亿日元,都称得上天文数字。
越来越多的银行倾向于成为全能银行。并购的规模与银行家们的雄心成正比,但政府监管者坚定的反垄断提案却往往构成了实质性的障碍。
全球咨询公司德勤在其2005年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中将“合并:实现战略平衡”列为2005年十大趋势之首:“许多全球性银行正采取合并策略以平衡业务组合或向新市场渗透,而不只是简单地寻求规模发展。”德勤认为,今天的合并说明,银行大都在寻求交易机会以填补其产品组合的不足,拓展目前市场份额或进入新市场。
美国:小规模并购主导。
统计显示,美国2005年已宣布的并购交易额达1.1万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金融并购总量有所下降,金融业以微弱的优势超过能源与电力行业,位居各行业之首。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已宣布的并购总价值约为1260亿美元,比2004年同期的1540亿美元下降了近20%。
从结构上看,小规模并购相对活跃,绝大多数是10亿美元以下的并购。今年1月1日,美国银行(B a n k o f A m e r i c a)宣布已完成了对M B N A 信用卡公司的收购,采用换股加现金方式交易,总金额达到342亿美元。美国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得意神情溢于言表:“今天完成的交易使美国银行在信用卡领域迈入了一个新世纪。”业界普遍认为这是美国银行进军中国乃至全球信用卡市场的庞大计划中的重要一步。美国银行通过这起并购案转瞬就呈现出在一个银行业细分市场上的强悍竞争力,其锋芒无疑会使对手胆寒。
美国银行业并购行为与政府的默许乃至推波助澜密不可分。为了维护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霸主地位,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取向逐步从原先着眼于国内市场转向着眼于国际市场,从而放松了国内的反垄断政策。美国联邦政府将美国国内的并购放在国际环境中考察,不仅放松了控制并购的执法力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鼓励银行业的并购。
欧洲:重重障碍中前行
德勤认为,在许多欧洲国家如英国和西班牙,一些大银行已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在国内拓展的空间不大,向国外扩充有望成为下一步举措,“欧洲银行是否将最终在整个欧洲大陆乃至国外推进期待已久的行业合并进程?”
2005年欧洲银行业的表现给这个疑问以圆满回答:
u 意大利最大的银行联合信贷银行(UniCredito)于
u 德国银行业内更传言下一个被收购的可能是德国第三大银行商业银行(Commerzbank),潜在的买家是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等。
u 意大利的银行家保证,德国境内的分行将至少保留五年,而观察家指出联合信贷银行更看重后者在东欧的业务甚于德国境内业务。
u 荷兰银行(ABNAmro)的控股公司则在2005年5月以溢价7%、63亿欧元现金的代价收购意大利安托威尼塔银行。
u 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国有银行集团(BBVA)则在去年3月提出以价值64.4亿欧元(合82.9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以资产计算的意大利第六大银行国家劳工银行(BNL)。花旗集团(Citigroup)在研究报告中称,收购成功将使BBVA的市值达到660亿美元左右,成为欧洲第六大银行。
欧洲银行业甚至转攻美洲大陆。法国巴黎银行旗下的美国西部银行去年6月宣布以13.6亿美元收购美国联邦商业银行,成为美国西部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在接管了联邦商业公司198个分支机构之后,美西银行将首次进军密苏里州、堪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并在其他4个州设立分支机构。
但与美国相比,欧洲人的步伐依然不够快。欧盟银行业并购的特征被归结为国内多、跨境少;先国内、后跨境;小规模的多、大规模的少;行业内部的纵向并购多、跨行业的横向并购少。2005年,银行业并购的交易笔数和价值总额都延续了1999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其中对外并购(即欧元区内的银行对欧元区外银行的并购)的笔数下降了近一半,而并购总价值下降幅度更大。但欧元区各国的国内银行并购总价值却增加了一倍左右。
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委员查利·麦克里维日前指出,欧洲银行的跨国并购活力仍大大低于其他行业。英国《经济学家》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为确保市场稳定而设置了诸多障碍。德勤在报告中则列举了欧洲金融服务业较为分化、各国税收法规文化之间差异、限制性劳工法、政府对银行控制权旁落的担忧等一些障碍因素。亚洲:并购金额破纪录。
摩根士丹利亚太金融研究所主任MatthewGinsburg表示,去年亚洲的银行业并购金额达到了历史最高,“而这项纪录很可能在今年再次被打破”。去年不包括日本和澳洲,金融机构的购并额达到了841亿美元,比起2004年的444亿美元,增长了近90%。其中和中国有关的购并案有230亿美元。而今年亚洲区域的金融机构并购价值将比去年增长50%。他预计,今年至少会有5个银行合并案,而很多外国投资者将会收购中国台湾省的银行。
Ginsburg表示,伴随着一些为公众所知的大规模资产出售,韩国的金融机构将实现进一步整合。这些交易包括美国私人资本运营公司Lone Star 可能减持韩国外换银行(Korea ExchangeBank,004940.SE)51%股权的交易,价值可能超过60亿美元。另外,债权人可能将韩国信用卡公司L G C ard C o.(0 3 2 7 1 0 .SE)以高达5 0 亿美元的价格售出。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最引人注目的将是中国银行业更多的股权出售。
来源:中国金融记者俱乐部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蔡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