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畅销书—托马斯﹒弗里德曼
的《世界是平的》
yunde 2005.12.27
2005年一年来全球最畅销的趋势畅销书是哪一本?答案是《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
《世界是平的》今年4月在美国出版之后,旋即成为话题,在美国半年内就破了百万册大关。不久前,该书并获得由伦敦金融时报和高盛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一届财经书大奖 ,夺得奖金三万英镑。
《世界是平的》繁体中文版2005年11月在台湾出版,译者(杨振富、潘勋)。
《世界是平的》作者为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他在此书出版之前,已被公认为美国最有公认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他曾三次获得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评论界认为,此书的叫好叫座更奠定了他“趋势大师”的地位。
他经常被拿来与曾执舆论五十年牛耳的李普曼相提并论。不过他更胜过李普曼的,是影响力早已不限于美国。他在《纽约时报》每周三、五见报的国际事务专栏,透过纽时供稿系统,固定被全世界七百多种报纸转载。转载之频之广,无人能出其右。
他文体自成一家,速度与噱头兼具,因为易于辨认,网上甚至出现不少搞笑模仿。他很会讲故事,但总是很快讲到重点,绝不浪费读者的时间。他常为自己的观察铸造新词,如本书中的「戴尔冲突防制理论」就已经广为流传。
他经常得奖,如今已是普利策奖的终身评审。他精通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有五所美国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新闻工作之余,他也是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与哈佛校长萨默斯与本书第四章出现的山达尔共同开一门「全球化」的课。
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书的动机是缘于2004年的一次印度之旅,那一次到了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之行之后,他虽然知道自己确实到了印度,但是感觉上却好像还是在美国。
托马斯﹒弗里德曼指出,目前每个国家里的每个人,或每个少数人组成的小团体,都可以透过互联网跟全球市场中强大的对手直接竞争。原先在技术、营销、生活水平都领先的欧美国家,转眼间也可以被中国、印度、俄罗斯、东欧等国家抢去工作。
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90年代末全球发生的一连串科技创新与政治事件,改写了全球化运作的规则,也抹平了全球经济的游戏场,这些事件包括了柏林围墙倒塌、互联网的兴起、视窗作业系统的普及化,以及光纤网络的发明等。
《世界是平的》强调印度与中国的崛起,据说,此书问世之后对美国产生相当大的刺激。书中有一段描述是这样的:“小时候常听爸妈说:‘儿子啊,乖乖把饭吃完,因为中国跟印度的小孩没饭吃。’现在他则说:‘女儿啊,乖乖把书念完,因为中国跟印度的小孩正等着抢你的饭碗。’”
“世界是平的”被认为是"EQ"之后最轰动的趋势话题。托马斯﹒弗里德曼对未来是乐观的,他所要传达的讯息其实很简单:抹平的世界提供世人更多的商机、新的挑战与新的伙伴。只要有雄心,不管在哪里,都不会被边缘化,因为竞争的立足点变平等了。即使是家庭式工作室、个人也可以和大企业抢生意。
但是,托马斯﹒弗里德曼也指出,抹平的世界也有新的危险,尤其是美国,它面对了两大危险,一是过度的保护主义,因为人身安全而锁国;另一个是太怕跟人竞争,为了经济安全而锁国。
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戒慎恐惧之余,不能被恐惧绑住手脚,要当个战略上乐观,“梦想比回忆多的世代”。
在《世界是平的》获奖之后,托马斯﹒弗里德曼指出,管理人士从他书中汲取的重要借鉴,应该是“横向思考”。他认为:“世界正在变化,原来的价值观是由纵向的指挥和控制来确立的,而现在则日益转为横向模式,通过沟通与协作来确立。”
《Business Week》说,所有的MBA 都在读《世界是平的》。《财星》杂志说:全美国的州长、国会议员都在谈《世界是平的》,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建议,进职场前应该先读《世界是平的》,有的商学院甚至要新生报到前就先读《世界是平的》。
近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芝加哥总领馆官员在官方拜会、商务宴请时,不断地听到美国朋友提及由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三度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撰写的新书《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该书以敏锐的视角、前瞻性的眼光、身边的采访故事和深入浅出的语言揭示出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规律。该书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第三次浪潮》之后的又一部未来学巨著。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书中列举印度班加罗尔和我国大连参与国际盛行的服务业外包的迅猛发展的事实,暗批多数美国人对全球化心理准备不足。
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柏林墙的倒塌淡化了冷战留下的政治边界,IT产业和互联网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成本使得全球化配置资源成为可能。他借用IT产品升级的表示方式,将1492年哥仑布发现新大陆到18世纪末定义为全球化1.0、将19、20世纪定义为全球化2.0,21世纪为全球化3.0, 并得出随着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识、工业革命、蒸汽机、铁路、电话跨国公司、个人电脑、卫星、光纤、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地球变得越来越Small。
此外,他在书中还透彻地说明了一件来自中国制造的产品,给中国带来制造业就业,但同时也给美国带来产品设计、货运,进口、零售等环节的就业机会。
该书分析比较了中国、印度和墨西哥的竞争特点。较为客观地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的现实,说服美国人转变观念,跟上形势,正视科技发展给全球化带来的变化。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芝加哥总领馆经商室http://chicago.mofcom.gov.cn
2、水晶天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生论坛 www.csky2000.com
3、时报悦读网 (台湾)www.readingtimes.com.tw